邵華
摘 要:傳統的音樂教學方法是教會學生學習,以教師為中心,而忽略學生主體作用,教師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知識,缺少對音樂課的創新。在音樂教學的各項活動中創新方法新在靈活多變、新在傳承文化、新在以演代考。
關鍵詞:創新;靈活;傳承;興趣
傳統的音樂教學方法是教會學生學習,以教師為中心,而忽略學生主體作用,教師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知識,缺少對音樂課的創新。從而學生的個性、特長得不到發揮,喪失了對音樂課的學習興趣。目前改變傳統教學方法成為重中之重。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造是當今新課改的理念。
一、創新教學,新在靈活多變
組織教學方面,教師以往采用律動教學,看上去整齊和諧,但久而久之,學生失去了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阻礙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我在設計小學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小貓釣魚》這一課時,我先讓學生聽音樂、看動畫片、感受這節課的藝術情境。然后再讓小學生分角色表演歌詞內容,教師伴奏邊唱邊表演。開始不要對學生過多指導,讓他們盡情發揮,愉快地學習,感受過程的快樂。學生的天真會使他們的思維拓寬,全身心的參與能增加學生的形象記憶,這時教師要趁熱打鐵,教音樂的樂理知識,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玩。學得扎實,玩得有趣。最后引導學生畫出這節課的情境,讓美術課與音樂課很好地整合在一起。這樣利用簡短的教學時間,創設活潑、輕松、和諧的氣氛,給予學生一定的表演音樂和創新音樂的空間,提高學生應變、記憶、表演、創造等方面的能力。
二、創新教學,新在傳承文化
人類文明跨入一個全新的時空,我們需要既立足于本土、傳統、民族,又面向世界、現代、未來的文化,只有進行了本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才能創新。
在教授四年級下冊欣賞課《唱臉譜》時,我采用讓學生欣賞京劇的起源發展、壯大的過程。讓學生從直觀視覺感覺到京劇的博大精深。引起學生對京劇的興趣,再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將制作的京劇臉譜戴在臉上,自己介紹其京劇角色的人物性格分析與臉譜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充分體驗歌詞的意境,感受傳統文化的精髓。音樂與游戲、律動、歌表演、集體舞、節奏樂等綜合性音樂藝術手段相結合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教師只要引導得法,教會學生自主學習,在學習音樂教程中一定會有創新。并且在課堂上大顯身手,課堂氣氛也變得非常活躍。從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展示了自己的特長,同時還發現了別人的長處,學習熱情被調動起來了,這樣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也就快了。
三、創新教學,新在以演代考
多年來評定一個學生音樂成績的好壞,就像評價一個歌唱家一樣,看他們的歌是否走調、節奏是否穩。現階段的考評雖然增加了表演、卷面考核、樂器的演奏等內容,但從根本上還是學生考什么、老師教什么,在評價時看重的是學生的技巧技能,而忽略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我在考核時采用多種方法。平時成績記在一張表格中,表現好的及時給予記載,作為期末綜合評定的依據,同時對選拔人才、對排練節目安排人選也有極大的方便。期末測評的類型為匯報型考核,通過學生喜愛的音樂會形式來完成。內容可以用吹、拉、彈、唱、舞的形式表示,可以單人的、雙人的、小組的,要求人人參與,以演代考,發揮特長。此外,還應有創造類的匯報,如,在音樂的伴奏下進行節奏接龍,聽音樂編舞蹈,為兒歌即興伴奏等,采用多種方法進行評價,最終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更好地學習音樂,促進音樂素質的提高。
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式下,作為一名音樂教師,要突出音樂學科的教學特點,不斷創新,這樣才有利于提高音樂課的教學質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
參考文獻:
黃婷.對小學音樂創新教育的研究[J].青年文學家,2009(15).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