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霞
摘 要:對于小學生的英語學習來說,聽說習慣的培養十分重要。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如果能夠很好地掌握聽說,那么會讓英語學習變得得心應手,而學生也能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英語聽說的練習,讓英語的知識點和日常進行交流溝通的詞匯變得更加牢固。因此,必須重視小學生英語聽說習慣的培養,針對這個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希望對小學英語學習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小學英語;聽說;習慣
英語作為一門世界性語言,它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而我國對小學生的英語學習也是十分重視的。為了促進小學生的英語學習,加強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是很有必要的。作為一門語言學習,它最終作用就是進行溝通和交流,因此必須以溝通和交流的目的進行英語學習,不能只是單單停留在對英語語法和詞匯的掌握,必須在老師的幫助下,進行引導和訓練,為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性地學習英語
在小學學習階段,良好的學習興趣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特別是小學英語,作為小學學習階段的第二門語言課程,只有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機,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才能更好地讓學生去學習這門課程。而語言學習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溝通和交流,因此必須重視對于英語聽說習慣的培養和重視,讓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去主動進行聽說英語能力的鍛煉,將聽說練習培養成一種習慣。同時,要注重學生對英語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能力的培養,不能依據以往傳統的應試教育思路,應該更多地發揮“以人為本”的教學思路,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去做學習的主人,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和鍛煉聽說技巧和能力。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該靈活多變地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來烘托和提升課堂氛圍,采用一些比較幽默詼諧的語言,去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在一種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中更好地去投入英語學習中來。例如,在課堂上多去鼓勵學生進行一些英語會話,注意英語會話中的社交禮儀和問候,多去加強這些方面的鍛煉,讓學生喜歡去做這些鍛煉,愿意主動展現自我,這樣才能更好地去調動和活躍課堂的積極性。
二、針對性引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根據心理學的有關說法,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較小的心理障礙存在,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努力表達自己的想法,這種敢說敢做的心態是培養學生良好聽說習慣的一個極佳時期,針對這些特點,小學的英語教材也針對性地安排了聽說練習內容和相關素材,這些良好的教學素材很多來源于生活和學習,學生便于掌握和理解,所以,在課堂上,老師要善于利用這些優質素材,去強化培養學生的聽說習慣,讓學生大膽地說出來,大膽地利用英語去進行必要的交流和溝通,正確地去模仿老師的正確讀音和發音,并且可以利用一些先進的多媒體技術,更好地去鍛煉和培養聽說習慣,促進學生對于英語語言環境的正確理解,更好地體驗學習的樂趣。例如,可以組織多種形式的英語詞匯比賽和單詞游戲、成立英語角等方法,或者排練英語小短劇,這些都能夠對英語的學習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同時,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要合理地運用英語場景的布置,利用良好的課堂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大膽地將英語說出來,這樣的結果也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由于學生的能力有效,老師在旁耐心指導并給予適當的提示,將會事半功倍。
三、加強聽說能力的運用及模仿
小學英語的聽說能力以及習慣培養是需要小學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多注意運用和模仿的,在平時的英語聽說訓練中,為了得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就必須多運用和模仿,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學習的效果,這需要長期的積累和練習,不僅是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注重積累,平時的生活中多接觸一些生活的素材、生活化的英語素材和模仿素材,可以很好地提升學生運用英語的技巧和能力。同時,老師在運用模仿英語發音和閱讀的學習方法時,要注重學生的接受能力,由于部分學生的能力偏弱,需要在訓練時注意觀察,悉心指導,在經過多次的訓練后,就能夠很好地將所需要的課堂知識潛移默化地傳授給學生,特別是在進行新課的預習階段,需要老師重復進行新字母、新單詞的耐心解釋和發音,這些都對低年級的小學生尤為重要,只有持之以恒地保持長期的運用模仿訓練,才能夠在聽說訓練中取得好的成果。
綜上所述,針對小學英語的聽說習慣培養需要老師根據學生的自身發展特點和興趣愛好,進行引導式的訓練和培養,不斷地加強基礎英語交流,細化每個細節,讓學生通過自身的思維和理解方式進行良性循環。同時,要兼顧學生的看法和認識,要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自身的學習中,更好地去鍛煉自我的英語聽說習慣,只有這樣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陳彥革,張國英.小學英語教學要從培養習慣開始[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4(5):45-46.
[2]王小寧.談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習傾聽習慣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2):247.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