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春月
摘 要:新課程的教育理念是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材為主線。要通過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重視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課堂教學改革;問題;策略
小學數學課堂中,低效、重復、應答式的提問以及以問代講等現象較為常見,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學生的發展。那么,如何促進學生發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呢?提問是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是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整個教學過程推進和發展的主要動力。我國教育家陶行知說:“智者問得好,愚者問得笨。”
一、教師會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精心設問。善于提問是教師組織課堂教學的基本手段之一,其目的在于開拓學生的智慧,是促進學生思維,推動學生實現預期目標的基本手段,是溝通教師、教材及學生三方面的橋梁,教師所提的問題應以學生為本,兼顧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機會,又有針對性,根據每節課的教學要求,針對教材的重點、難點,而不是離開教學目標提一些不著邊際的問題。
例如,在教學《20以內口算加法》時,有位教師在課件中呈現“美麗的森林”圖景,并提問導入:“同學們,美麗的大森林里有些什么呀?”學生熱情高漲,紛紛發言:“有高大的樹、鮮艷的花朵、小烏龜、小白兔……”教師趁機追問:“看到小烏龜和小白兔,你想到哪個故事?”并在學生說到“龜兔賽跑”的故事后指出:“今天,他們又將進行一次打靶比賽!大家猜猜誰會贏,并給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加油。”結果,課堂上加油聲一片,而口算加法只在臨近下課時稍有涉及。教師沒有把握教材,提出的問題沒有價值,課堂是熱鬧的,但效果卻是微小的。
2.預留質疑的時間。如今的課堂中,教師雖然不像過去那樣把結論、答案直接告訴學生,而往往是以啟發式的方式提出問題,但教師往往缺少等待,提出問題后很快就會以暗示性的語言迅速指向標準答案,一個教學過程就完成了。這對知識的傳授也許是高效的,卻使學生失去發展獨立思考的能力及實際解決問題的空間和權利。教師的提問能力會直接影響問題情境的創設,預留較多的時間鼓勵和啟發學生的有效性,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注意問題情境的創設,預留較多的時間鼓勵和啟發學生去思考,允許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出現錯誤,也允許學生改正錯誤或保留自己的意見。如,教學長(正)方體的體積后設計這樣一道題:呈現一塊石頭,要求學生求出這塊石頭的體積是多少?教師沒有問能否轉換成學過的知識,而是讓學生討論,有的說將石塊碾碎堆成長方體(或)正方體,有的說有沒有求石塊的體積公式……這樣留給學生充足的質疑時間,這時有學生悟出將石塊放入一個裝有水的長方體容器里(水必須能浸過石塊),只要量出水面上升的高度,再利用長方體的體積公式就可以算出石塊的體積。
沒有思考就沒有有效的教學。思考,是人類智慧的源泉;思考,是一種深刻的體驗;思考,是推進有效學習的內部動力。如,教學《比例尺》,當學生說出“籃球場太大,紙這么小,畫不下……”時,說明思維矛盾已經產生了,這時我們要相信學生有能力借助思考予以解決。如果教師耐不住性子,做出講解或提示,都會錯過這一學生學習的有效時機而演變為“灌輸”,而與精彩擦肩而過。
二、培養學生會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著名科學家李政道博士說:“什么是學問?是要學怎么問,就是學會思考問題。”愛因斯坦也說:“我并沒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不過是喜歡尋根問底罷了。我認為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質疑是思維的導火索,是學生的內部動力,是探索和創新的源頭。在教學中鼓勵學生質疑,大膽提出自己感到疑難的問題,教師要保護學生勇于提問的勇氣,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引導學生課前預習后的質疑,課中深入性的質疑,課后延伸性的質疑,并滲透質疑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敢問走向“善問”,從質疑探索中培養創新精神。
首先,教師要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敢想、敢說、敢問,要設置門檻、懸念,多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尤其是學困生,只要提出問題都要大聲表揚,以保護他們提問的熱情。如在教學“三角形面積”時,引導學生提出:三角形的面積怎么算?為什么可以轉化成平行四邊形來計算?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動手操作,通過拼一拼、想一想,許多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理解了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巡視時我發現個別學生皺眉頭,因此我問:“你們還有不理解的地方嗎?”話音剛落,一個學生問:“老師,為什么要除以2?”我立刻鼓勵他,這個問題提得好,同學們再討論一下。經過學生的討論、分析,學困生解決了問題,臉上露出了笑容,其他學生也明白了這個知識點。
其次,教給質疑的方法,讓學生會問。課前預習時質疑,預習時教師應引導學生特別留意教材中加括號、空白處、彩色字等,不理解就多問幾個為什么;看到課題想問題,針對課題進行思考,提出問題。如,課題含義是什么?看到課題聯想到什么?如,學習“圓柱的體積”,學生提出如下問題:“圓柱的體積怎么求?”“和學過的哪些圖形有關?”“能不能轉化成學過的圖形,再推導出它的公式?”“圓柱的體積公式和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公式有沒有異同點?”“學了圓柱的體積可以解決生活中哪些實際問題?”等等。
教師提高提問的技巧,提高學生質疑問題的能力,是造就人才的關鍵之一。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增強問題意識,把學習中遇到不懂的問題和見解提出來,促使學生越學越愛學,越學越主動,做到會問、善問,才能真正的提高課堂效率。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