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浩
摘 要:在政府預算績效制度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如何進一步深入地推進政府預算績效管理,是我國各級政府相關部門遇到的新問題。主要從我國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的基本情況入手,對其中存在的一些情況進行深入的分析,針對存在的問題,結合我國各級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的真實情況,提出具有建設性的建議,希望這些建議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國政府預算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政府;預算;績效管理
中圖分類號:F81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5)16-0067-02
前言
最初,績效管理來源于企業,一些企業想要對企業中的相關事宜進行考核來達到提供工作效率的目的。在1949年的時候,美國政府的相關人員將績效管理的概念引入到政府的相關工作中,希望能不斷地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其實,通過查閱資料發現,績效管理被充分運用在政府工作中是在20世紀80年代左右,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就是政府預算支出這一方面。政府的相關部門制定預算支出的合理目標,通過評價預算支出的效果,從而達到充分利用政府資金,降低成本,以及不斷提高政府威信力的目標。在2013年的時候,我國領導人就指出政府要不斷地推進預算績效管理,這也是社會以及老百姓的心聲。因此,對我國預算支出績效管理進行研究,具有一定的意義。
一、如今我國政府預算支出績效管理的相關問題
在2000年左右,我國政府部門就開始預算績效管理方面的工作,經過這十幾年的發展,我國的預算績效管理也是取得了一些不錯的成績,無論是在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的相關理論,還是實踐經驗方面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是,從我國政府實際應用預算績效管理的實際情況來看,還是有很多不可忽視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我國政府預算的績效管理的發展,尤其是近幾年,我國政府的預算績效管理水平達到一定程度以后,存在著發展的瓶頸,尤其是相關工作開展的不協調,存在的矛盾還是十分突出的,主要的問題如下:
1.意識不到位。我國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的實際應用僅僅有十幾年的時間,大部分的政府人員并沒從以往傳統的政府財務管理的方式中清醒,他們十分不適應預算績效管理的方式,尤其是較為基層的政府,這些政府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時間更短,因此,有相當一部分的地方政府工作人員并沒有轉變“重視分配、不問管理、重視相關支出、輕視績效”的傳統思想,他們并沒有意識到這一傳統的思想已經完全無法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所以,部分的地方政府在預算績效管理方面十分重視相關的投入,而忽視在投入過后支出所產生的效果,這就導致部分地方政府的財務管理部門形同虛設。從這一角度就可以看出,在我國一些較低層次的政府中的工作人員以及相關的項目的管理人員并沒有充分意識到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性,政府各級工作人員并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這是我國政府預算績效管理中較為突出的問題。
2.“財政悖論”情況較為嚴重。當政府的財政收入不斷升高的同時,政府的財務收支矛盾卻越來越嚴重,這就是人們所說的財政悖論。就我國政府的財務給管理現狀而言,由于我國政府在財政管理方面還是采用“基數法預算”,就是政府的支出與項目的支出相分開的方法,雖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人員經費的過分支出,但是,這一預算計算方法卻無法管理項目支出的不斷增長,這主要是政府在財政撥款后續效果方面不重視造成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政府的相關部門在項目審批較為盲目,一些地方政府認為只有多進行一些項目的建設,才能不斷地促進地方的發展,因此在項目審批方面就不甚重視,導致項目支出在不斷的增長;二是相關項目負責人報大項目。相關項目負責人認為項目支出不要白不要導致將一些五花八門的項目進行申報,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致使項目支出不斷地增加。雖然,一些地方政府也在采取一些方法來解決這一問題,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其效果并不是很好。
3.預算績效管理評價體系不合理。在我國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的實際工作中存在著預算績效管理評價體系不合理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一是我國并沒有統一的績效評價體系。眾所周知,各個地方由于實際情況的不同,因此,我國中央對統一的績效管理評價體系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因此,導致我國并沒有相應的預算績效評價的相關標準,各個地方都有自己的評價標準,所以導致評級體系較為混亂。二是各個地方的績效評價體系并不完善,可以發現在各個地方的績效評價體系的一些指標并不是十分的完善。主要體現在相關的評價指標并不具體,相關的評價指標沒有進行細化以及相關的評價指標制定得十分的籠統,并不能用具體的數值進行衡量。三是缺乏相應的權威的評級機構。從我國整固的預算績效管理的現狀來看,管理的主體還是各級的政府人員。因此,我國相關評價機構并沒有生存的主要環境,這就使評價結果的公信力受到極大的威脅,導致人們對政府機構的信心下降。
4.預算績效評價的結果公開不徹底。雖然我國相關政策規定政府的相關工作信息要向社會進行公開,從而提高人民對政府事務的了解程度,但是就我國政府預算績效評級結果的公開情況而言,政府的預算績效評價結果公開的并不是十分的徹底,這就會導致人民對政府相關部門的不信任以及人民的不滿。長此以往,社會的各界人士就會失去對政府預算評價效果的監督權力,從而不斷地降低人民對于政府的信任。
二、推進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的有效建議
筆者針對我國政府預算績效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我國各級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的真實情況,從而提出具有建設性的建議,希望這些建議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國政府預算績效管理存在的相關問題,具體內容如下。
1.各級政府要加大對預算績效管理的宣傳。針對政府預算績效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各級政府要加大對預算績效管理的宣傳,主要做法如下:一是政府要利用好媒體技術,例如,政府的相關部門可以通過利用新聞報紙、網絡以及電視等途徑從而大力地宣傳相關內容,從而加深人民對我國政府的預算績效管理理念。二是組織相應的活動。各級的政府要組織相應的人員進行相關內容的學習,例如,政府進行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性以及進行預算績效管理的方法以及相關的知識。三是組織相應的競賽。筆者認為,各級政府要積極開展預算績效管理知識競賽,這樣就可以不斷地帶動各級政府人員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將預算績效管理化作自覺地行為。endprint
2.強化預算績效管理效果。從現在我國政府的預算績效管理的現狀來說,預算績效管理并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因此,必須要不斷地強化預算績效管理的效果。首先要做的就是將績效考核的結果充分利用起來。我國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加大對績效管理結果的應用,從而將考核的結果轉化為實現各級政府戰略目標的促進手段,從而不斷強化預算績效管理的效果。其次,各級政府要將預算績效管理的結果與實際工作相互融合,這樣就可以有效地防止預算績效管理的效果與實際工作脫節的現象,從而進一步強化預算績效管理的效果。
3.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建立相應的問責制度。為了更好地進行預算績效管理,各級政府要積極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建立相應的問責制度。首先,我國中央部門就要根據相關的各級政府在進行預算績效管理的實際情況,從而制定處統一的管理標準,從而規范我國各級政府的預算績效管理過程,從而不斷地提高我國各級政府的預算利用水平。其次,由于我國中央部門在進行相關政策制定時間較長,所以,各級政府在相應的政策未出臺之前要積極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建立相應的問責制度。各級政府可以將預算績效管理的評價結果作為問責制度的主要依據,這就可以充分地利用資金。同時,要對問責制度進行嚴格的實行,如果一旦發現沒有達到績效目標的項目就要對其負責人進行談話,發現負責人有過失,就要進行嚴肅的處理,這樣才能較好地進行預算績效管理。
4.完善相應的評價體系及評價機構。為了更好地進行預算績效管理以及不斷地提高人們對預算績效管理的信心,各級政府必須要制定十分完善的預算績效評價體系,要對每一個評價指標進行細化以及具體,從而可以讓每一個評價指標都能用數值來進行衡量;同時,各級政府所制定的預算績效評價指標要有較高的實操性,這樣有利于相應評價工作的順利進行。除此之外,還要積極對相應的評價機構進行建設,這樣,通過第三方的評價機構對政府預算的績效進行評價,可以不斷地提高評價結果的公信力,從而提高公眾對政府的信任度。
5.將預算績效相關信息進行公開,充分利用社會公眾的監督職能。社會的各級人士對政府的工作都有監督的職能,老百姓更是關心政府將錢用到何處。因此,各級政府一定要對將預算績效相關信息進行公開,例如,政府的相關部門可以通過電視、報紙等媒體對相關信息進行公開。這樣,各級政府就可以充分利用社會公眾的監督職能,從而不斷地提高公眾對政府相關工作的信任度,從而更有利于政府相關工作的開展。
總結
通過以上對我國政府預算績效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可以發現我國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性,也暴露出我國在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因此,筆者通過結合我國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的實際情況,提出以上的建議。筆者認為,各級政府尤其是地方的政府一定要積極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從而將其作為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手段,從而提高公眾對政府的信任度。
參考文獻:
[1] 徐建中,夏杰,呂希琛,鄒浩.基于“4E”原則的我國政府預算績效評價框架構建[J].社會科學輯刊,2013,(3):132-137.
[2] 孫克競.我國政府預算績效管理改革的經驗借鑒與現實定位[J].財會研究,2009,(3):11-15.
[責任編輯 陳麗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