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職業技術學院 張研
溫州高校商務英語專業就業形式發展研究①
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張研
摘要:近年來,曾經炙手可熱的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本文采用調查分析法,探討了溫州高校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商務英語 就業 對策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經濟形勢的持續變化,在如今的社會大環境下,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和就業質量問題,正成為整個社會和越來越多人關注的焦點。作為曾經的熱門專業,外語尤其是商務英語專業,也正面臨著社會大環境轉型下的新挑戰和新機遇。近年來,因為諸多因素的影響,曾經讓眾多大學生趨之若鶩的英語專業,正面臨著就業形勢急劇下滑,專業和就業不對口的諸多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出現和加劇,也導致英語專業的招生情況日益下滑。
本文是從多個方面出發,在多年英語教學工作的基礎上,走訪溫州相關用人單位,結合大學畢業生數據采集,進行詳細的數據分析和內外因探討,試著找出商務英語專業就業形勢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解決對策。
2.1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文獻查詢、數據采集和問卷調查三種研究方式。
2.1.1 文獻查詢法
收集整理了溫州人才市場和高校、企業用人單位對畢業生質量要求等方面的大量文獻資料。
2.1.2 數據采集
數據資料為溫州職業技術學院、溫州科技學院、浙江工貿學院和東方學院就業中心有關商務英語專業近3年畢業生就業相關資料。
2.1.3 問卷調查
問卷由兩部分組成:(1)30個項目組成的選項表。(2)兩個開放式問題:第一,企業對英語專業畢業生的需求及看重的因素;第二,在專業的課程中,哪些課程在你現在的實際工作中有一定幫助,哪些課程對工作有幫助卻并沒有學習?
2.2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分為兩類,第一類為溫州國有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及英語培訓機構等領域。這些企業都具有相同的特點,即企業規模較大并且對英語人才的需求較為迫切。第二類為商務英語專業的畢業生,共計200名,分別來自溫州職業技術學院、溫州科技學院、浙江工貿學院和東方學院2013屆畢業班的學生。
2.3 數據分析與討論

表1 企業招聘看重的因素
從表1上看,企業極為看重英語專業員工的獨立工作能力、事務組織能力、專業技能、應變能力和個人交際能力。現在多數大學畢業生獨立思考、獨立工作的能力較差,進而導致工作效率不夠高。

表2 200名溫州高校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問卷調查表
從表2上看,目前,溫州高校商務英語專業的畢業生在畢業后,從事的工作領域和范圍相對比較寬廣,包括英語教師、翻譯、外貿業務員、導游、銷售和管理等,但在調查中也可以看到,48%的畢業生對工作現狀并不滿意,認為英語專業所學內容并不足夠,使得他們在工作中缺乏一定的競爭力,另外65%的畢業生認為大學所學知識對自己從事的工作沒有幫助。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目前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難的現狀,也有著諸多的內外原因,并隨著時間的積累逐漸形成,而深入分析探討之下,可以清晰看到這種弊端原因的形成,來自于三個方面,分別是社會就業環境的總體狀況、商務英語專業教育的本身弊端和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自我認知。
3.1 從目前社會整體就業大環境分析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產業結構的調整,企業對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需求發生了一系列變化,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水平的普遍提高,國際人才的涌入,學校培養模式的欠缺,商務英語專業炙手可熱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另一方面,國際化和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也使得復合型人才逐漸成為企業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原本只將英語能力作為主要學習內容的英語專業學生,在職場競爭上逐漸落后,就業越來越難。
3.2 從學校角度分析
十幾年來,隨著高校擴張的形勢一浪高過一浪,像英語這類曾經的熱門專業,無疑成了擴招最多的專業之一,根據調查顯示,20世紀90年代末,我國具有英語學士學位授權的院校是200多所,2004年變成了598所,到2013年底增加到959所。然而在這種看似欣欣向榮的專業發展中,卻隱藏著諸多當時被人所忽視的弊端。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每年大幅度增加,導致每年大量的畢業生涌入就業市場,而在此同時,就業市場對商務英語專業的需求,卻并沒有大幅度地增長,這使得大量商務英語畢業生在涌入就業市場后,突然發現自己面對的是一個飽和的環境,可以說,盲目進行擴招,對商務英語專業的認知不足,以及對商務英語專業就業形勢的樂觀估計,是導致商務英語專業就業難問題的外在原因。
另一方面,近年來,隨著經濟形勢的快速發展,隨著市場結構的不斷調整變化,用人單位對于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的職業技能要求,也在不斷地進行變化和革新。然而,在這樣的就業環境下,許多院校的商務英語專業仍然停留在原有的教育模式下,固步自封處于僵化狀態,既沒有考慮市場化的需求,也沒有考慮到用人單位的實際需要,課程設計和課堂內容與十幾年前相比,并沒有取得大的變革和進步,這種遠遠落后的教育模式,使得商務英語畢業生在進入就業市場后,根本無法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
3.3 從學生角度分析
根據我們進行的調查問卷分析,發現商務英語專業的部分學生,對于自我的認知出現了偏差,對于畢業后的就業形勢和就業狀況認知不足,這也導致他們在進入就業市場后,會出現茫然無措的狀態。學生對于自我認知和就業狀況認知的不足,導致他們在大學的學習期間,并沒有根據社會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提高素質,培養專業應用技能。大部分學生對自己以后的就業前景有一定的幻想。而當真正就業時會產生許多抱怨,如:待遇不高、工作任務繁多、專業不對口等等。表3是大學生所期望的工資水平調查。

表3 大學生期望的薪資水平
從表3上看,數據顯示有60%的畢業生期望的月工資為2000~4000元,25%的畢業生為4000以上,10%的畢業生為2000以內。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畢業生在擇業時,對自我的認識往往過高,對自己工作能力的評價高于企業的預期,也因此對單位提供的待遇表示不滿意,這是他們擇業和就業往往遇到困難的主要原因。
為了解決目前英語專業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不能憑借單一的方法,不能只由學校和專業來設法解決,而應該多管齊下同心協力,讓政府、社會、企業、學校和學生都參與進來,共同解決這個問題。
4.1 從政府、企業角度
眾所周知,大學生的就業率,往往建立在經濟穩定、經濟快速增長的良好基礎上。作為政府部門,應該從宏觀上進行有效調控,出臺一系列的政策進行合理引導,在注重經濟全面發展的同時,向英語專業傾斜政策和資源,努力開拓新的就業渠道,為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提供一系列的幫助。同時,各地政府應當結合本地產業特點,出臺一系列創業優惠政策,在為社會提供更多就業機會的同時,也鼓勵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參與到自我創業中。商務英語專業就業難的形勢,是大學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的一個縮影,在這個大前提下國家應該出臺一系列的政策,改善大學生的就業環境,幫助大學生更快更好地就業,更好地融入到社會中來。
4.2 從學校角度
4.2.1 完善課程,明確目標
各大院校的英語專業,要根據當地的就業環境,進行詳細的就業調查,真正了解社會所想企業所需求。在平常的課程設置中,首先要進行詳細的就業調查,真正了解企業和社會的需求,并在這個前提的基礎上,加強職業素質培養,注重實用英語技能培養,強調商務理論課常規教學和應用性技能課程之間的平衡,引入實踐課程。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同時,實踐課程在整體課程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偏低,應該在考慮具體情況的基礎上,逐步提升實踐課程所占的比例,鼓勵學生進行實踐和真實項目的訓練。
4.2.2 校企結合,增強實訓
為了更好地適合社會企業需求,英語專業教學應該改變傳統的課堂模式,改變老師講學生聽的固有教學方法,應該加大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鼓勵學生在模擬環境下進行模擬工作環境,多建立一些校內語言實訓室和校內商務中心實訓室。通過這種教學模式的改變,可以讓學生在模擬實際工作的過程中,提升專業技能能力,提高口語和聽力以及表達能力,使學生能夠學得有興趣,學得有價值,把日常所學真正運用到工作中。此外,學校和系部應該加強對外聯系,和企業合作,建立一些校外實訓基地,讓學生用自己的所學知識,真正為企業發展服務,為學生今后的就業提供良好平臺。
4.2.3 發展教師,校企聯系
商務英語專業的教師不應該將自己關在象牙塔里,而應該真正的和企業聯系起來,下企業進行鍛煉,與企業合作,進行真實項目的工作,并在這個基礎上了解企業的具體運轉情況,了解企業的真正需求,只有教師首先了解企業的真正需求,才能夠有針對性地備課,將這種技能傳授給學生。
4.3 從學生自身角度
4.3.1 了解自身、了解專業,轉變傳統的就業觀念
學校和專業在注重學生知識能力培養的同時,應該對學生進行一些輔導,告知學生如何準確定位自己的職業生涯,不要眼高手低,要給學生灌輸良好的就業觀念,引導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很好地認識自己,了解企業需求,并且以理智的方式進行擇業。
4.3.2 接觸社會,加強實踐
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在大學學習期間,除了課堂上的學習之外,也應該盡量接觸社會,了解企業的真實工作狀態,改善自我認知以及對工作的真正理解。應該在學校的鼓勵和支持下,多進行一些暑期實踐,多在老師的輔導下參加技能考核,多在老師的帶動下參加企業實踐工作,只有提早了解企業的需求,才能夠進行自我調整,在今后真正進入就業市場時很好地適合企業。
目前,由于社會整體經濟形勢的不良,由于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仍在擴散,大學畢業生在就業方面面臨著諸多挑戰和困難,作為畢業生大軍中的一員,曾經輝煌的英語專業畢業生,也面臨著就業壓力和擇業困難的沖擊。在這種情況下,各個部門都應該協力合作,為英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保駕護航,學校和專業方面應該調整原來的教學體系,讓專業課程更加適應社會需求,同時鼓勵學生放開思路,培養正確的擇業就業觀念,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在高校方面,也要加強課堂之外的就業培訓指導,為商業英語專業學生的就業搭建良好的平臺;政府要從全方面的角度上,制定相關的就業制度和就業政策,為企業提供幫助,增加就業崗位,同時鼓勵學生到基層就業和自主創業。綜上,只有各個層面共同努力,從多個方面進行改進,才能幫助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更好地就業,讓曾經興盛的商業英語專業重新煥發生機。
參考文獻
[1] 李軼佳,鄭平坪.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就業的就業形勢及對策分析[J].才智,2014(15).
[2] 丁金珠.蘇州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崗位調研與分析[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2009(4).
[3] 梁悅,胡愛清,楊耀輝.廣東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就業跟蹤調查分析——以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3).
[4] 陳準民.第五屆全國國際商務英語研討會論文集[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金靜嫻,鄭丹丹,陳廣平.破解英語專業就業難題的對策研究[J].科教文匯,2014(4月下旬刊).
中圖分類號:F7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5)07(b)-161-03
基金項目:①溫州市科技局課題研究成果(R20130012)。
作者簡介:張妍(1980-),女,浙江溫州人,碩士,溫州職業技術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