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義勝
【摘要】高中生學習英語的態度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其學習英語的成敗。本文試以加涅的態度習得理論為基礎,分析高中生英語學習心度的變化原因并提出了使高中生從一般英語學習心態和消極英語學習心態向積極英語學習心態培養的策略及具體實施。
【關鍵詞】英語學習 積極態度 培養策略
一、引言
人們常說,態度決定一切。這說明了態度的重要性。在高中英語學習中,學生的英語學習態度往往決定了其英語學習的成敗。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加涅的態度習得理論認為,學習是人的能力和傾向的變化,這種變化不是成熟決定的,而是學習獲得的。英語學習態度是在整個學習態度體系中較具體、較狹窄的一種次一級的學習態度。它是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認識、情緒、情感、行為在英語學習上的傾向。一方面,學生的這種傾向學習英語(積極英語學習態度)可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習英語的動機,使其充滿興趣、激情,不斷克服困難的學好英語。另一方面,學生不傾向學習英語(消極英語學習)會使其逐漸喪失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熱情而最終淪為英語學習困難者。事實上,許多研究表明,學習英語的態度與學習成績之間的相關程度高于學習其他學科的態度與成績之間的相關程度。保持積極的英語學習態度是英語學習成功的關鍵。
二、高中生英語學習態度成因分析
高中生的英語學習態度主要有三種情況:積極心態,消極心態和一般心態。這可能是三類不同英語學習態度的學生,也可能是某個學生具有的三種學習態度。作為高中英語教師,應該設法將學生的消極英語學習態度和一般英語學習態度向積極英語學習態度轉變(如圖一示)。在圖中,縱坐標表示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橫坐標表示學生的學習態度發展轉變的三個階段。從圖中可以看出,學生的積極英語學習態度越強,他的英語學習效果越好。反之,則越差。
一般說來,初學英語者對于剛開始學習英語這個新生事物的時候是充滿好奇、驚異和期待的。經過小學、初中的英語學習,上了高中后,由于英語學習難度的增大,學習者的英語基礎等原因使英語學習興趣下降而導致了英語學習者態度的變化,甚至出現怕學、厭學、逃學的現象。這一變化直接導致了惡性循環,使這些英語學習者的英語學習快速退步。同時,他們的英語學習態度也變得冷漠、麻木,加劇了他們對英語學習的敵視,形成惡性循環。相反,有些學生從小學、初中以來打下了扎實的英語基礎,形成了較好的英語學習策略,到了高中后仍保持了較好的英語學習成績,從而具有樂觀、上進的積極英語學習態度,獲得了良性循環,有利于英語學習。當然,也有的學生,對英語學習態度不積極也不消極,整天隨波逐流。他們對英語學習態度不明確,不主動,學習只靠感覺,憑一時的熱情。所以,作為高中英語教師,應該采取有效的策略、措施促使學生從一般英語學習態度,甚至消極英語學習態度逐漸向積極英語學習態度轉變。
三、積極英語學習態度的培養策略及實施
1.英語教師的外觀形態對英語學習者的重要影響。英語教師在上課時所穿的服裝、佩戴的飾品,個人的臉部表情及所外露的氣質等能迅速抓住英語學習者的眼球,激發其興趣。如在教學人教版Module2 The Olympic Games時,我穿著印有奧運五環及Olympic Games,sports,keep healthy等字眼的運動服,笑容可掬的出現在教室的時候,一下子引起了學生的關注,并自然引出了有關Olympic Games的內容,使整節課大部分學生表現處積極配合的活躍狀態。
2.英語教師的教學語言。羅杰斯認為:教學中的人際交往和關系,既是教學本身,也是教學的條件。然而,這種交往必然體現為以語言為媒介的師生溝通與合作。作為英語教師,能夠使用幽默、風趣的語言進行適度的組織課堂教學當然是好的,但不能過濫、過泛,導致整節課哄哄哈哈無法正常教學。但也不能板著一張臉,我行我素的滿堂灌。所以,對英語教師的教學語言有必要進行認真研究總結。巴特爾認為教師的語言就是藝術中的藝術。教學語言的藝術,就是教師創造性地運用語言手段去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培養社會主義建設人才的技能技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堅持認為:教學語言藝術修養是教師的素質之一,是教學獲得成功的保證。
河南馮蘭蘭認為,教學語言分為講授語言,板書語言和態勢語言,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這三種語言是共同存在的,互為補充。講授語言要有科學性、感染力和啟發性。板書要做到:英文書寫要清楚、端正,符號使用要層次分明,各大標題、小標題要清楚明了,用語要準確規范,強調重點。態勢語言是口語交際的重要輔助手段,甚至可以部分代替有聲語言或表達有聲語言難以表達的感情。教師在講課中,雖然“講”是主要的,但是如果毫無表情,直挺挺地站在講臺上,就不成為講課了。教師用微笑的表情和恰當的手勢、眼神、姿態向學生傳遞信息、表情達意,在教學中能收到激勵、強化、交流、暗示等效果。所以,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運用教學語言激發學生內心學好英語的強烈愿望,使其一般心態甚至消極學習英語的心態向積極要求學好英語的心態轉變。
3.英語教師自身對英語的濃厚興趣。俗話說,好學者不如樂學者。作為英語教師,你首先要讓自己愛說英語,樂學英語和樂用英語。要讓你的學生看見你就是和其他老師不同:你,“洋氣”,滿口英語,滿身洋文(有印英文的衣服)。此外,要利用各種和學生在一起的機會讓學生像你一樣喜歡英語,熱愛英語。如,在課內外閑暇時和學生一起唱英文歌,朗誦英文詩,觀賞英文電影,表演英文短劇等等。在學生可能來的辦公桌上或包里放一些英文名著,讓學生看到、感受到老師對英語的喜愛。如,Jane Eyre,Vanity Fair,Gone with the wind,War and peace等。在與學生的交談中偶爾引用一兩句英文成語、詩歌、諺語等;在和學生一起體育活動時,也可以用一些日常英語如,come on,wonderful,cheer up,Lets do it等。總之,英語教師在各種場合恰當的使用英語,表現出對英語的濃厚興趣,這種興趣也許會在不經意間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
4.對學生實行客觀、有效的評價。《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就英語教育評價的準則提出了八點要求。認為應通過評價使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調整學習策略,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全面發展。杜軼姿也認為,在高中英語教育評價中,還要注意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和發展的關注。要從多角度,多形式,長短時間結合對學生的高中英語學習進行評價,促進其向積極英語學習態度的轉變。
不能只盯著終結性評價而不重視形成性評價。對學生平常的課堂表現要多表揚,不吝嗇Good,Well done,wonderful,not bad等贊揚語的使用,即使學生課堂表現不好,也應該微笑的鼓勵、安慰他們Dont worry!I believe you will do it better next time!Cheer up!等。在學生的作業本或平時練習、測試中可在其作業、測試卷上寫上贊揚語或鼓勵性的語言如,come on!Dont lose your heart!You will succeed next time 或者畫一張笑臉,一面小紅旗等等。也可設計一張如圖二那樣的自我評價表,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自我反思,從而促使自己向積極學習英語心態轉變。
5.開展適當、有效的高中英語學習比賽。適當有效的英語比賽能喚起學生的自尊心、優越感,激發學生的的內驅力和克服困難學好英語的毅力的增強。如適時開展英語書法比賽、演講比賽、講英文故事比賽、英文短劇比賽、英語朗讀比賽、英文歌曲演唱比賽等。但是過多的比賽也許會失去激勵作用,還會造成緊張氣氛,加重學生的學業負擔,有損學生的身心健康。所以在用開展比賽來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時必須要慎重、適當,做好必要的思想教育工作,盡可能防止消極作用的產生。筆者認為在高中各個學期開展1-2次比賽為宜。
6.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對學生英語學習的促進作用。學校是學生學習、生活的最主要場地,也是對學生進行文化陶冶,促進學生學好英語的主陣地。除了常見的教室、校園黑板報等可以進行英語學習外,校園的一花一草,一樹一木,一磚一瓦都可加以利用。如,對全校的重要花草樹木、教學樓、圖書館、實驗樓、教室、宿舍、餐廳和衛生間、醫務室等可以用中英文命名。對禁止踩踏的草坪可豎牌子keep off grass! 對禁止停車區可寫 No parking! 對禁止吸煙的公共場所可寫 No smoking!這樣,學生在充滿英語氛圍的校園中生活學習,日久天長的陶冶,學生學習英語的心態就會漸漸形成,這比光靠老師蒼白無力的說教顯然有效的多。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孩子在他周圍經常看到的一切,對于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郭成.加涅的教學目標分類理論[J].課堂教學設計.2011(2).
[2]金嫻.態度習得理論與積極英語學習態度的習得[J].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
[3]馮蘭蘭.英語課堂教學語言的藝術性[D].河南平頂山郟縣第二高級中學.2011.
[4]陳琳,王薔,程曉堂.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試驗)解讀[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