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蕪萍?唐孝義?曾蓉蓉
摘 要:英語寫作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環節,也是薄弱環節,而高職學生的英語寫作的能力較為薄弱。本文試通過分析高職高專學生(計算機類專業)在英語寫作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了學生寫作能力提高的一些應對策略。
關鍵詞:高職高專;英語寫作;應對策略
中國的高等教育已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教育”。隨著國家計劃招生計劃的不斷增加和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而學生報考高考的人數逐年在下降,高職高專院校的生源質量呈下降趨勢。大多數學生進入高職高專院校的成績偏低,尤其是英語成績偏低。通過與學生各種形式的交流和溝通,發現很多學生在中學期間就對英語學習產生了厭學情緒,甚至有少量學生早已主動放棄學習英語了。
中學的應試教育使得老師和學生更注重語法、詞匯、聽力方面的題海戰術,對英語寫作的練習基本上不給予重視。另外,高職高專畢業生在畢業后的實際工作中也很少有人能接觸到與英語寫作相關的內容,甚至“不用不學論”在學生和學生家長中較為普遍。即使在實際外貿工作中,因為在交流中只講求交際性(communicative)和實用性(practical),用到的詞匯多為商貿英語專業詞匯,所以學生對寫作的積極性也不高。
怎么樣在教學中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方面的能力是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值得去思考和探究的問題。
1 學生英語寫作存在的問題
1.1 詞匯量不足
由于高職高專學生入大學的門檻放低了,學生英語成績普遍較差。我曾經在我教的軟件班里調查過:全班共有54人,高考英語總分為150,超過及格線90分的學生人數不足5人,英語分數在20.--30分的有6人,大多數學生英語成績都在30--60分之間。學生在寫作時,學生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在寫作過程中有學生利用智能手機等工具粗略查找單詞,造成在寫作時使用大詞或者生僻詞。因為亂用,使本可以簡單化的反而變復雜化了。
1.2 時態錯誤
在中文中沒有明確的時態變化,只是通過時間的修飾語來達到區分過去和現在,更沒有現在完成時和過去完成時的說法和表達了。而在英文中這些時態被嚴格區分開來,這給高職學生的英語寫作帶來了不少困難。不少學生在寫作文時,沒有細心斟酌,造成現在時、過去時、現在完成時等時態的錯用。
1.3 母語負遷移的影響
中國學生在接受教育過程中,大多數情況下接觸的都是母語(mother tongue),接受的是母語文化的影響,因此,在第二語言習得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影響。語言學家把這種現象稱之為“母語遷移”(mother tongue transfer)。對第二語言學習習得有促進作用的被稱為“正遷移”(positive transfer );對第二語言習得產生阻礙作用的被稱為“負遷移”(negative transfer).。這種母語的負遷移在學生寫作英語中比比皆是。
1.4 中外文化的差異
在中國,逢年過節追求的是團圓和祥和。一大家人,只要祖父或祖母還在世,平時離家出外工作或已在外定居的子女,只要過年過節,大都會想方設法聚集在老人面前團團圓圓地過年過節。要是遇兒孫輩哪個剛好不能回來團聚,老人總會嘮叨許久。而在外國,獨立一直是外國人追求的價值所在,祖輩的人要么獨居,要么在老人院養老,年輕人大多是同朋友一塊度過,少有國人一大家人過年過節的那種情況發生。但學生早習習慣了國內人們思考問題的模式,只要一寫聚會有關話題的短文,中外文化的差異立即顯現出來。
1.5 句法錯誤
高職高專學生相對來說,英語底子薄,因此母語的習慣性思維的影響在英語表達中非常普遍。學生在寫作時,第一反應往往就是先用中文交將文章的內容想一遍,再通過翻譯的方式把英文作文翻譯出來;甚至在平時練習當中,有大量學生將英文作文詞對詞的逐詞逐句翻譯,“中國式的英語”非常普遍。
2 應對的策略
2.1 要求學生大聲誦讀、單詞和范文背誦等基本功
高職高專院校有許多教師和學生都不怎么要求誦讀和背誦單詞和范文,我本人仍然強調這些基本功不能廢棄。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適時地穿插其中,教會學生怎樣拓展詞匯量和傳授識記單詞、詞匯、句型的方法。盡量通過多種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2.2 模仿性寫作練習
首先,閱讀一篇長度適中的英語文章,體裁不限,邊讀邊將文章要點做提綱式記錄,摘錄一些關鍵詞、人名、地名、年代等細節。中外文化差異遇到了,更要詳講并舉例說明,推薦學生主動閱讀中外文化禮儀等方面的書籍。閱讀完后,把文章放一邊,根據摘錄的內容,用自己的話語將文章重新寫一遍,體裁和格式盡量和原文一樣。寫完以后,拿出原文來對照、修改自己寫的文章。這樣的練習就把閱讀和寫作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有利于學生找出自己的差距,進步相對就比較快和顯著。
2.3 定期進行寫作練習
提高寫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它需要日積月累。相對來說,容易操作的方法就是在每個單元完成基本的教學后,立即安排一次寫作機會,最好是限時作文,可以以日記(Dairy)、書信(Letter)或以海報(Poster)、通知(Notice)、名片(Name Card)、便條(Note)等各種體裁形式。在寫之前,盡量安排一篇短小的樣式短文,稍講解一下格式要求,樣文內容最好幫助學生清除閱讀障礙。寫作的內容盡量與閱讀、聽力、口語的學習內容相結合起來。例如:可以以學生學過的精講短文,讓學生寫讀后感。
2.4 借助多種手段,提高作文評改的有效性
學生的寫作完成后,可以采取學生自批自改、學生互評、小組點評、共同的錯誤精講精評。另外,教師在評閱學生作文時,還應該注意評閱的時效性、評閱的主要方面和評語的使用方式,多鼓勵學生主動學,主動問,主動查找和組成興趣小組一塊學習,一塊討論。
總之,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只有通過學生的不斷學習和修改,才能達到目標。高職高專的寫作教學,教師應借鑒比較成功的外語教學理論和教學技巧,結合所教學生的實際具體情況,設計合理的教學思路,采取切合實際的教學措施,傳授學習策略和寫作技巧。在教學的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只能扮演讀者和教練的角色,及時反饋信息,指出錯誤,盡可能地幫助學生排除一些干擾寫作的因素,讓他們在不斷練習、不斷修改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高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方法與途徑》,黃漢升主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英語教學方法論》,肖禮全主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3]《教育心理學考試大綱》(適用于高校教師資格申請者),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