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磊?羅琴
摘 要:入館教育也叫館前教育,是新生利用圖書館之前接受的有關圖書館功能布局、使用方法等方面培訓的一系列活動。有效開展入館教育,有利于新用戶掌握圖書借閱辦法,減少館員的工作負擔,提高館內的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網絡環境下的新生入館教育,必須把講座培訓與實地參觀、網絡自學與線上答疑結合起來,滿足90后讀者的使用習慣和特點。
關鍵詞:大學新生;高校圖書館;網絡環境;入館教育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在高校圖書館工作中的不斷應用,網絡化環境下用戶的信息需求發生了明顯變化,如何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信息資源和更優質的服務質量已成為圖書館工作的要點。入館教育作為新用戶接觸圖書館的第一步,它的有效開展,有利于新用戶第一時間掌握圖書借閱辦法和所需信息資源的館藏情況,減少新用戶初入館期間館員的工作負擔,提高館內工作效率和水平。目前高校圖書館新用戶以90后大學生為主,他們是伴隨著計算機、網絡和通訊技術的發展而成長起來的一代,有著不同于以往用戶的信息期望、使用態度、交流方式以及信息素養,更依賴于通過網絡搜索引擎查找資料,對電子資源使用率要高于紙質資源。網絡環境下,高校入館教育應結合90后用戶特點,制定相宜得當的方案,確保入館教育有實用有成效。
1 開展新生入館教育的重要性
作為大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重要學習場所,圖書館是大學生用戶成長成才的第二課堂,學會利用圖書館對大學生自身的發展而言至關重要。1相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習,大學是實施高等教育的學校,更側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科學研究素質。大一新生剛從高中步入大學,不知道利用圖書館資源主動做研究,在完成教師布置小論文形式的作業時,很多學生都是直接從網上下載再略微修改一下,導致論文學術價值普遍偏低,養成了很不好的學術素養習慣。因此,有必要對新用戶進行教育,培養他們利用圖書館進行自主和探究式學習的能力。
入館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方便學生了解圖書館資源結構。由于圖書館房間設計各異和各學科書籍購買量不均的情況,高校圖書館書庫呈現出藏書種類不一的情況,一個書庫中藏有二三個或者四五個種類圖書的情況很多,給用戶查找圖書帶來了很多不便。目前很多高校都配備有圖書檢索機,一次成功的入館教育可以幫助新生盡快掌握所需資源的館藏地點和查找辦法,讓新用戶盡快了解本專業圖書的館藏情況,更便捷地去使用圖書館資源,為今后學習打下良好基礎。二是方便館員了解用戶需求。入館教育為館員與用戶提供了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培訓期間館員能將工作中經常碰到的問題及時反饋給學生,為他們答疑解惑,并可即時搜集用戶的反饋意見,加快改善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和水平。
2 進行入館教育的方式
鑒于入館教育的重要性,各高校圖書館應該委派耐心細致、專業知識過硬的館員負責,確保培訓的質量和水平,最好在新生軍訓結束后最遲不超過一周時間內全部完成,滿足新用戶對圖書館的好奇和向往。傳統入館教育多以開設專題講座、發送讀者手冊、在學院網站上設置新生入館專欄、館員講解結合實地參觀、試卷考核等方式為主。由于場地限制和時間緊湊的緣故,每次都要一次性培訓幾百甚至上千名學生,造成了培訓效果不理想、場面混亂的現象。
網絡環境下,培訓教師作為“引渡人”,進行培訓時要注重調動用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2.1 由學科館員分院系進行培訓
相對于一些重點大學來說,很多普通高校并未在二級學院中設立專門的資料庫,很多新用戶初期查找信息資源就顯得很盲目。高校圖書館在進行入館教育期間,應委派資深學科館員結合各學科特點,分門別類的向用戶介紹所學專業的藏書情況和特色資源,方便用戶盡快掌握最前沿和權威的信息資源。
2.2 活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
網絡環境下,90后用戶更樂于接受音視頻資料豐富、幽默生動的培訓,這就要求培訓館員具有較高的水平,能活用多種現代化信息技術和手段。多媒體技術在入館教育上的運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制作PPT等課件上。很多高校入館教育PPT由大段文字堆疊而成、形式單一,館員在制作PPT上應堅持簡單明了、重點突出、力求全面的原則,著重介紹圖書館館藏,購買的數據庫以及圖書館特色紙質、數據庫資源,全面展示圖書館的作用、資源及服務特點。二是在制作網絡宣傳片等視頻宣傳片上。要組織專人通過有效組織、精心拍攝,完成質量優良的圖書館視頻宣傳片,并上傳到土豆、優酷等平臺上進行傳播,擴大圖書館在用戶中的影響力。2三是在建立入館教育平臺等網絡平臺上。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構建一個基于互聯網的圖書館新生入館教育平臺是順應時代發展的重大舉措,符合大學生的學習和認知特點。通過在學院、圖書館網站構建新生讀者了解和認識圖書館的網絡平臺,能夠讓新用戶快速掌握圖書館使用方面的知識與技能。
2.3 設立服務咨詢臺,定時定點解決設立答疑平臺
很多高校都規定必須持有借閱證才能入館進行各種活動,但由于人數眾多、信息采集困難等原因導致新生借閱證辦理不能在開學初就完成,筆者從事流通工作期間,經常遇到大一新生詢問借閱證和圖書借閱方法等問題,為應對這種情況,可在大二、大三學生中征集一日志愿館員,通過業務知識培訓后,為新用戶提供幫助,定時定點答疑解惑,并親自示范借還書過程,讓新生得到直觀體驗。除此之外,大一用戶多為90后,平時都會使用多種社交客戶端,圖書館可委派專人在新用戶入館期間通過博客、微博等平臺與新生互動,解答他們使用圖書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增加了他們對圖書館員的親切感和信任度。
2.4 穿插多種趣味活動
高校圖書館是學校的信息資源中心,是讀者獲取知識和自主學習的重要場所。新用戶是圖書館的活力源泉,入館教育是一次全方位展示圖書館、吸引優秀讀者的機會,培訓期間穿插多種趣味活動,會對新用戶形成較為長遠的影響。高校圖書館要重視入館教育的機會,在培訓期間穿插多種趣味活動,讓圖書館在課堂外也生動起來。如可在培訓期間開展學院名師推薦書目導讀、評選“一院一書”活動,向新生展示本專業權威、前沿性的必讀書目,確保資源服務的科學性、專業性。
3 結語
每年9月,各高校都會有大批新生入校,規范有序的入館教育,是連接新生與圖書館之間的橋梁。成功的入館教育可直觀展示圖書館的資源與服務方式,激發新生利用圖書館的熱情,培養他們利用圖書館的能力和主動配合圖書館管理的良好意識和行為,降低新生在初使用初期出現錯誤的頻率。規范新生入館時期圖書館的日常管理,減少館員的工作負擔,提高圖書館的整體工作效率和水平。
參考文獻
[1]付立宏.信息資源網絡化與圖書館服務創新[J].圖書情報知識,2000(03).
[2]陳成鑫.網絡原生代信息查詢行為個人影響因素分析[J].圖書館學研究,2011(13).
[3]陳成鑫.未來用戶信息需求的行為特點與圖書館的應對策略[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9(09).
[4]張歡,趙媛.也論高校圖書館新生入館教育——以四川大學新生入館教育為例[J].圖書館界,2011(4).
[5]郭利偉,陳泉.近十年我國高校圖書館新生入館教育研究綜述[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3(05).
[6]李晉瑞. 打造圖書館視頻名片 擴大圖書館宣傳力度——談圖書館視頻宣傳片的策劃與制作[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0,11
[7]王倩,劉翔,黃志強. 圖書館新生入館教育平臺的研究和建設[J].圖書館學研究,2010(04).
[8]王寶英.高校圖書館網站“新生入館教育平臺”構建情況分析——以26所“211工程”院校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學研究,2013,06
[9]羅瑩.新生入館教育應設為公共必修課[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