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磊
摘 要:互動式教學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方法,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增強教學效果。在信息課堂上實現網絡互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計算機的應用能力和水平,而且能夠適時地同步或異步的解答學生在學習上的一些疑問,增強師與生間、生與生間的交流,對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培育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怎樣才能讓學生有效地利用網絡為學習服務,讓他們在網絡中暢游,身心健康發展。充分利用網絡的信息共享和交互優勢,在教學中實現師生互動教學是影響教學質量,制約教育成效的關鍵因素。師生互動行為具有教育性、交互性和連續性,它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成績、促進學生的社會化進程,同時,對提高教學質量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網絡;互動;教學
信息技術課的內容決定了信息技術課教學的絕大部分時間是師生在機房中渡過了,而學生上機實踐則是這一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其中網絡方面的學習,是學生最感興趣也是最喜愛的內容之一。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在我們充分利用網絡所帶來的高效便利的同時,一些不良信息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目前,中學生大多數都能熟地掌握電腦的操作和使用。但是絕大部分中學生只是利用信息網絡上網、聊天、玩游戲。
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有效地利用網絡為學習服務,讓他們在網絡中暢游,身心健康發展呢?充分利用網絡的信息共享和交互優勢,在教學中實現師生互動教學,是擺在我們每一位教師面前值得深思的課題。網絡環境下的學習,主要有三種互動形式,包括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和學生與學習媒體之間的互動。師生之間的互動是影響教學質量、制約教育成效的關鍵因素。創新地運用網絡技術、網站信息更好地為教學服務,是教學的必然途徑。同時,由于學生對網絡的喜歡、愛好與親和感,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正確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利用網絡有效地打破師生之間的時間限制、空間限制,利用信息網絡與學生對話、談心,增進情感交流,利用信息網絡提高學生各方面素質和能力。
1 互動教學
1)互動的概念
“互”的漢字結構好比兩個手握在一起,正如互在漢字字義里也包含著雙方的意義。也就是說,互動必須有兩方,單方不構成互動。其次,互動的概念中還要動,也就是說如果雙方是靜止的則不構成互動:互動必須存在動,而這個動存在于雙方,也就是“互”的范疇之內.。
從形式上看,互動的最基本形式,就是雙方之間,一方向另一方發出信號或行動,另一方對此給出相應反饋的過程。這個反饋可以是信號回應,也可以是行動回應。這是最簡單最基本的一次互動回合。復雜的互動是一方發起后,雙方對對方的信號和行動不斷的給予反饋,產生多個回合的信息或行動的交流回合的過程。
2)互動教學
所謂“互動式”教學模式,就是把教育活動看作是師生進行一種生命與生命的交往、溝通,把教學過程看作是一個動態發展著的教與學統一的交互影響和交互活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優化“教學互動”的方式,即通過調節師生關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諧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習個體與教學中介的互動,強化人與環境的交互影響,以產生教學共振,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結構模式。
3)互動教學方式
互動式教學方法多種多樣,也各有特點,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對象特點靈活運用。
一是精選案例式互動
運用多媒體等手法呈現精選個案,請學生利用已有知識嘗試提出解決方案,勘校正誤,設置懸念,然后抓住重點、熱點作深入分析,最后上升為理論知識。一般程序為案例解說——嘗試解決——設置懸念——理論學習——剖析方案。這種方法直觀具體,生動形象,環環相扣,對錯分明,印象深刻,氣氛活躍。缺點是理論性學習不夠系統深刻,典型個案選擇難度較大,課堂知識容量較小。
二是主題探討式互動
主題是互動教學的“導火線”,圍繞主題展開教學雙方互動,有利于達成教學目的。其方法一般為拋出主題——提出主題中的問題——思考討論問題——尋找答案——歸納總結。這種方法主題明確,條理清楚,探討深入,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但缺點是組織難度大,學生所提問題的深度和廣度具有不可控制性,往往會影響教學進程。
三是多維思辨式互動
把現有定論和解決問題的經驗方法提供給學生,讓學生指出優劣加以完善,還可以有意設置正反兩方,在爭論中尋找最優答案。一般方法為解說原理——分析優劣——發展理論。這種方法課堂氣氛熱烈,分析問題深刻,自由度較大,但要求教師必須充分掌握學生基礎知識和理論水平,并對新情況、新問題、新思路具有較高的分析把握能力。
四是歸納問題式互動
就是課前針對教學目的、教學重難點問題,歸納互動問題。教學開始,教師向學生拋出,學生廣泛思辨、爭論,最后達到了解熟悉所學內容的目的,同時開闊思路。這種方法,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但要求教師必須充分備課。
4)互動教學的利弊分析
“問題”是教學互動得以開展的條件和基礎。確保互動式教學的實施,教師課前必須依據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立足教學內容精心設計互動問題。一是“動”在教學熱點上。選擇大部分學生熟悉,最好是熱點、關注度比較高的問題進行互動,有利于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觀點。如果問題生僻、學生不熟悉,互動就可能開展不起來。一些較大或持續時間較長的課程,熱點互動問題還可以提前告訴學生,讓學生預有準備。二是“動”在教學重點上。教學重難點關乎學生素質能力的生成。教師必須吃透大綱和教材,把握重點、難點,使選擇的互動問題具有重點價值,同時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不同層次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思維的碰撞中生成知識,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動”在教學疑點上。“疑是思之始,學之端。”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愛因斯坦指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所以,教學中應抓住學生容易生疑的知識點設計互動問題。對于疑點,學生往往比較敏感,圍繞疑點問題開展互動,可以激發學生探索欲望,換來學生心態的開放和創造力的激活。
2 網絡環境下互動教學分析
2.1 構建網絡環境下師生互動教學的設施和技術基礎
由于計算機制造和生產成本的大幅度降低,特別是在城市生活中,大部分家庭都購買了家用計算機。家庭上互聯網的方式可有電話撥號、ADSL、光纖、有線電視等多種方式可供選擇。據調查,近年來家庭擁有計算機且連入互聯網的就已達到90%以上。而且大部分學生都能很輕松熟練地使用計算機在網上瀏覽信息。在學生家長中,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具有較高的文化程度,經常使用計算機辦公和處理一些事務。正是電腦網絡在家庭和學校的普及,電腦操作和使用技術在學生和教師中廣泛應用,才為下一步深入開展網絡條件下互動教學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和技術基礎。師生互動具有十分明確的教育性特點,其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師生雙方,特別是學生的學習、認知和社會性的發展 。
2.2 網絡環境下師生互動教學的特點
在網絡環境下的互動教學,教學媒體這一要素已演變為獨特的、豐富的網絡環境,這對互動教學系統的運行起著重要的影響和制約。網絡環境下的師生互動教學為實現教學模式的變革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要真正做到:從“知識接受型”轉變為“主動探究型”,從單純“理解型”轉變為“實踐活動型”。網絡教學環境下學習方式,主要表現出自主、探究、合作等幾個特點。
3 網絡互動的幾種形式及實施分析
初中生進行網上交互是學生、多媒體課件、網站、教師通過計算機網絡及網絡教學平臺實現的多邊互動;學生通過多媒體課件及網絡平臺提供的“情景、協作、會話”條件完成知識建構,實現學生個體的學習;教師主要通過網絡教學平臺發揮主導作用,設計和構建學習環境。目前初中生能夠掌握的并且師生間易于進行交互的網絡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3.1 利用電子郵件互動交流
電子郵件是基于計算機網絡的郵件信息系統。它是一種異步互動工具,它可以用來傳遞文本、圖片和文件等信息。雖然它是一種異步互動工具,但從時間和速度上,它的速度遠無大于郵政通信。一封信件可以在幾秒種或幾分鐘之內到達對方的信箱。電子郵件的信息是通過計算機鍵盤輸入的,避免了用筆手寫,便于修改和保存。電子郵件系統可以支持同一封郵件同時發送給許多人,因此,它是一種點對多點的交互系統。只要你知道對方的電子郵箱地址,就可以將郵件發送到他的信箱。只要在有網絡的地方,教師與學生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就可以利用這種方式進行交互。例如,學生利用電子郵件向教師提問,教師利用郵件進行解答。學生可以利用郵件將作業傳給老師,老師可以用郵件傳給某個學生或某些學生。過去,電子郵件是師生間一種常用的交互方式,但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現在用在網絡間進行師生交互已越來越少了。
3.2 利用聊天室進行互動交流
聊天室常用在網絡課程中進行實時交互,因為聊天室是基于計算機網絡環境下的交互系統。它支持文本、圖形、聲音和視頻信息,在文本和簡單圖形的交互中可以實現在互聯網上的準實時互動,因此,聊天室是準實時互動系統。聊天室支持一點對一點的交互和公開的信息交流,即多點對多點的交互。從長期教學中發現,聊天室是學生間個人交往的重要系統,聊天室內的交互內容,主要是與學生生活和態度相關的信息,不是非常專業的學習上的內容。聊天室內交互對學生的情感、態度以及人際關系具有重要的意義,但很少有學生在聊天室討論較深層次的學習上的問題。盡管部分聊天室經過設置可以將交互的信息存儲在計算機內,但是,聊天室通常作為即時信息交互系統被使用,在網絡課程中使用聊天室互動,主要體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和群體互動,對于學生交流產生重要的作用。
3.3 利用QQ、NSN等即時通信工具進行互動交流
即時信息交互系統現在越來越被廣泛應用,例如早期的QQ、MSN、UC等,到目前形形色色的即時信息交互系統,在網絡課程中,可作為同步的實時交互工具,實現實時的多媒體交互,更接近面對面的交互,拉近學生、教師之間的距離,有時時刻刻在一起的心理感受。
3.4 利用論壇系統進行互動交流
論壇主要是指BBS系統,BBS討論區也是基于計算機網絡的系統。以BBS為核心技術的討論區有各種各樣的界面和形式,但對交互的本質意義基本是相同的。BBS討論區支持文本、圖形和多媒體的交流,可以實現在互聯網上的準同步交互的異步交互,討論區可以作為準同步交互系統和異步交互系統使用。在網絡課程中通常作為異步交互系統使用。與聊天室不同,討論區不支持一點對一點的交互,如果需要一點對一點的交互,討論區可引進電子郵件實現一點對一點的交互,討論區只支持多點對多點的交互。與聊天室一樣,討論區是完全開放的系統,對所有有權進入討論區的人完全開放,每個人都可以自由發言,基于BBS的討論區是無控制系統的。討論區上發布的內容可以長期保留在討論區,學生和教師可以反復閱讀討論區的內容,討論區屬于永久性信息交互系統。
3.5 利用留言本進行互動交流
留言本系統在網絡課程中經常使用,學生將疑難問題通過留言本留言,教師通過留言本將疑難解答。一般在網絡課程中作為異步互動系統使用。留言本上發布的內容可以長期保留,學生和教師可以反復閱讀留言內容,屬于永久性信息互動系統。
3.6 利用協同工作系統進行互動交流
計算機協同工作系統也是基于計算機網絡的交互系統。它支持在不同地方的人可以用同一軟件對同一文件進行編輯修改,每個用戶都可以看到文件被實時編輯的過程。網上協同機制使不同地方的學生可以像現在的同班同學一樣合作完成某個作業或某項任務。在網絡課程中常見有作業管理系統、在線測試系統等。
網絡課程建設是為教學和學習提供資源和環境(教學環境是教學設計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互動是教學設計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策略或者說方法)。我們可以說互動是環境建設中的靈魂,足見互動功能的實現對一個網絡教學環境來說是多么重要。
4 總結
總體來說,網絡互動主要有以上幾種形式,但我也發現,在網絡課程當中,網絡交互的存在交互質量不高,交互缺乏生氣的現象。我想隨著研究的深入,在課堂上加強師生間交互的設計,優化交互策略的使用,交互將會越用越好,越來越符合建構主義為指導的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