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君西安美術學院美術教育系
以人為本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體系新機制探究
李孟君
西安美術學院美術教育系
摘要:高校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希望,重視和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對于提升大學生提升思想政治修養,提高綜合能力有很大幫助。本文在分析創建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工作體系新機制的必要性的基礎之上,探討了創新思想政治管理工作體系的具體措施,以期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參考性意見。
關鍵詞:以人為本;大學生思想教育;思政教育工作;新機制
人類社會的發展,一個國家的興旺發達離不開人的作用,以人為本,尊重人的需求的發展策略是長期以來歷史經驗的總結。大學生作為國家發展未來的棟梁,更應該在教育的過程中注重人文關懷,提倡“以人為本”的新型教育理念。尤其是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建立以人為本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體系新機制有助于提高政治思想教育質量,利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長期有效進行。
(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客觀要求
科學發展觀核心是以人為本,在高校校園中,大學生是學校的主體,在開展政治思想教育過程中更應該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大學生的需要為根本指導。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工作時不僅要掌握正確的引導教育方法,還應充分尊重學生的需求,關心學生的身心發展。切身的維護好學生在校利益和權利,對于有困難的學生給予人文關懷和心理輔助教育。學生的發展應該是可持續的,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階段,應該培養學生專業文化素養和思想道德修養,做到兩者協調發展,培養新世紀的大學生成為“四有”新人。
(二)高等教育本質的需要
西方近代教育理論的奠基者夸美紐斯主張教育要遵循自然適應原則,即依照人的自然本性進行教育,也就是說教育的核心是“以人為本”,重視人的自由發展。教育的本質是育人,即對學習者通過教育活動影響其能力的發展。我國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教育的責任是幫助受教育之人,幫助他們完善人格、增長發展能力,而不能僅僅將教育看做一種實現某種目的的工具。這句話意在強調教育的實質是培養人的品質,作為教育的高級階段,大學教育對于人的品格的養成尤為重要。因此,在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擔負著的是陶冶大學生性情、完善人格修養的責任,而要想真正實現教會學生做人的任務首先就要尊重“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學生的發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需要
思想政治的教育對象是人,在這一教育過程中人的修養具有雙重身份,即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目的。可以說,人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發點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腳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尊重學生發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尊重大學生的個性發展,調動起大學生的積極性,培養有自主意識、個性修養良好發展的個體應該是每一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應該追求的教育目的。
(一)以學生為教育主體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時刻秉承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發展。這就要求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自由和權利,給予每一位學生同等的機會,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很好的管理自己,并且能夠積極的激勵自己、完善自己,從而能夠成長為一個對國家、社會有用的人才。首先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通過組織辯論賽、討論會、演講等活動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新聞,組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在社區實施志愿者服務工作。其次,還應該尊重學生在校的知情權、選擇權和參與權等權利。
(二)注重教育中的人文關懷
給予學生人文關懷的主要目的是愛護和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困難,為學生的發展營造有利的條件。學生只有在受到愛護和尊重的環境下,主體性才能有效發揮,積極地參與到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去。學校中的人文關懷可以從多角度實施,根據學校教育經驗其中就業指導和心理健康教育尤為關鍵。隨著大學生數量的不斷增長,大學生的就業面臨著激烈的競爭,面對目前相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學校需要完善就業指導服務,提高大學生的就業和擇業能力。其次,隨著大學生接觸面的不斷拓展,面臨的問題和挫折也逐漸增多,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面臨著威脅,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人的內在修養的教育也面臨著重任,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健全課內和課外心理教育有效連接,給予學生心理咨詢與指導也是目前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機制之一。
(三)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強化思想政治教育
隨著現代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也在發生著變化,這就為我們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網絡傳播的特點是信息量大、傳播速度迅速、沒有時空限制,有利于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利用這一特點我們可以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通過依托網絡提供大量的教育資源,開展互動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可以開設網絡課程、交流論壇、名人訪談等網絡教育活動實現即使學生分散在各個地方仍可以上網學習的目的;還可以開展網絡競賽活動,豐富網上的活動。
(四)建立專業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
要想真正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體系機制的創新,還應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隊伍中教育者的專業素養,這是實施以人為本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實現人性化教育管理的保障。教育工作者的隊伍的加強應該首先解決輔導員和專職班主任數量配備嚴重不足的問題,師生比例的協調是教學質量的保證。另外還應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專業化水平,嚴格規范教育管理隊伍紀律,強化責任。
總而言之,在高校構建和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體系過程中應該秉承以人為本的原則,在尊重學生主體性的基礎上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這對于學生的身心發展、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戴樹根.論以人為本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構建[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6:122-125.
[2]陳燕,荀關玉.以人為本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J].社科縱橫(新理論版),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