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艷
摘要:內部控制是確保公司正常運行的重要保障,公司績效是公司追求的最終目標,研究內部控制質量對公司績效的影響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本文選取迪博公司公布的2014年內部控制綜合排名前30的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通過配對樣本的比較分析和回歸分析,得出內部控制質量與公司績效之間有著顯著的正向線性關系。這一結論將有助于公司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重視程度加大,并進一步提升公司績效的目標實現(xiàn)。
關鍵詞:內部控制 控制質量 公司績效
一、引言
自安然丑聞揭露以來,一系列財務造假或管理決策失誤案例,導致投資者對整個資本市場失去投資信心。美國政府為規(guī)范其資本市場中的上市公司經營行為,于2002年頒布了《公眾公司會計改革和投資者保護法案》,此法案要求所有在美上市的公司提交經民間審計機構審核其合規(guī)性和真實性的內部控制報告。自此,公司內部控制一直被實務界和理論界所關注和研究。就理論而言,內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基石,高質量的內部控制能使公司順利運營發(fā)展從而提升公司績效。但我國尚處于內部控制的起步階段,內部控制建設并不成熟,很多企業(yè)對內部控制制度還持觀望態(tài)度。本文選取上市公司樣本及其配對樣本,通過實證比較分析說明內部控制質量與公司績效的關系,為公司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二、理論分析與假設提出
對于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活動而言,內部控制是實現(xiàn)形式和手段,對于股東而言,內部控制發(fā)揮著監(jiān)督和控制的作用。因此內部控制質量的高低對公司績效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
在公司運營中,公司高層為確保其計劃的有效執(zhí)行,首先必須能及時準確地掌握企業(yè)真正的運行狀況,而公司內部控制質量高就能相對保證公司對于其所需信息的及時性和可靠性要求。其次,高質量的內部控制可以確保公司的日常事項都能按照一定的流程來進行,既節(jié)省了時間、經濟成本又降低了錯誤的概率,從長遠來看對公司的經濟效益起了極大地促進作用。再次,企業(yè)可以通過內部考核制度來保證企業(yè)方針和政策的施行,高質量的內部控制制度能幫助企業(yè)有效的制定內部考核監(jiān)督方案,這樣在監(jiān)督和激勵雙重保證下,最終實現(xiàn)公司績效的最大化。
綜合上述分析,本文預期非周期性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質量與公司績效呈正相關。因此提出本文研究假設: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質量越高,公司績效越好。
三、研究變量、樣本選取與數據來源
(一)研究變量
1、內部控制質量的度量
根據我國財政部門頒發(fā)的《企業(yè)內部控制基本規(guī)范》和《企業(yè)內部控制配套指引》,內部控制包括風險評估、控制環(huán)境、信息與溝通、控制活動和對控制的監(jiān)督五個要素。迪博公司基于這五大要素的一級指標以及其下設的65個二級指標建立了內部控制評分體系。如果公司披露與二級指標相關的內控信息為1,否則為0,滿分為65分。并將我國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質量分成了5個等級,如表1所示。
根據以上評級標準,迪博公司對國內的上市公司進行內部控制綜合性排名并且發(fā)布了《迪博·中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指數綜合排名100強(2014)》,本文為內部控制綜合排名前30名的非周期上市公司尋找配對樣本。將內部控制綜合排名前30的上市公司作為高質量,記錄為1;配對樣本公司作為低質量,記錄為0。
2、公司績效的度量
本文使用總資產報酬率(ROA)、凈資產報酬率(ROE)和基本每股收益(EPS)衡量公司的績效。
(1)總資產報酬率(ROA)
總資產報酬率=凈利潤÷平均資產總額×100%
該指標反映公司運用總資產的效益水平,指標值越高,公司績效越好。
(2)凈資產報酬率(ROE)
凈資產報酬率=凈利潤/股東權益
該指標反映運用股東資金獲得的回報情況,指標值越高,公司績效越好。
(3)基本每股收益(EPS)
基本每股收益=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當期發(fā)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
該比率反映了每股創(chuàng)造的稅后利潤,指標值越高,表明所創(chuàng)造地利潤越多,公司績效越好。
3、控制變量
根據前人的研究發(fā)現(xiàn),公司績效與股權集中程度、股權制衡度、財務杠桿水平、公司成長性、償債能力等因素息息相關。為了分析內部控制質量對公司績效的影響,,必須對上述因素進行控制。這些變量的定義如表2。
表2 控制變量選取及定義
[控制變量\&指標\&變量定義\&股權集中度\&FH\&第1大股東持股比例\&股權制衡度\&RH\&第2-10股東份額之比\&財務杠桿水平\&Lev\&資產負債率\&公司成長性\&GA\&總資產增長率\&GI\&主營業(yè)務收入增長率\&償債能力\&CFD\&經營活動現(xiàn)金流量債務比\&]
(二)樣本選取
本文根據《迪博·中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指數綜合排名100強(2014)》,選取排名前30的上市公司,剔除3家周期性金融行業(yè)公司,最終確定27家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并按行業(yè)相同、規(guī)模相近的原則通過配比抽樣的方法尋找其配對樣本進行研究。
(三)數據來源
本文的數據來源于《迪博·中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指數綜合排名100強(2014)》和巨潮資訊網、上海證券交易所。
四、實證檢驗及其結果分析
(一)配對樣本T檢驗
本文利用巨潮資訊網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公布的上市公司年報和其他公告信息,收集整理了樣本公司的各項績效指標值和控制變量指標值。將內部控制綜合評分較高的27家上市公司分為一組,配對公司分為一組,分別計算樣本組和配對組的績效指標均值和標準差,再運用SPSS20.0軟件進行成對樣本績效指標均值的T檢驗,T檢驗的結果如下表所示。
由表3 可以看出,T檢驗統(tǒng)計量觀測值對應的雙尾概率P值,均接近于0,遠小于顯著性水平0.05。因此應該拒絕原假設,即認為兩組樣本之間存在顯著差異。由此得出,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充分與否,會對反映公司績效的指標總資產報酬率(ROA)、凈資產報酬率(ROE)、和每股收益(EPS)產生影響。
(二)多元回歸分析
本文建立以下多元回歸模型:
CP=α+β1Ctrl+β2FH+β3RH+β4Lev+β5GA+β6GI+β7CFD+ε
該模型中因變量CP為公司績效,分別采用總資產報酬率(ROA)、凈資產報酬率(ROE)、每股收益(EPS)來度量,自變量Ctrl為公司內部控制質量,其他為控制變量。
首先運用Pearson檢驗來考察變量間相關系數和顯著性水平,結果顯示資產報酬率、凈資產報酬率和基本每股收益與其他各控制變量之間雖然有一定的相關性,但是其系數都較小,多重共線性的值并不顯著。因此,本文有理由認為多重共線性不會影響回歸結果。隨后回歸的結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以看出,自變量內部控制質量與公司績效指標中的總資產報酬率和基本每股收益之間的回歸系數顯著性水平小于0.05,因此,本文有理由認為它們的是存在顯著地線性相關關系的,而內部控制質量與凈資產報酬率之間的線性關系不顯著。
五、結論、局限性及展望
綜合上述分析,內部控制質量與公司績效指標中的總資產報酬率和基本每股收益之間存在顯著的線性關系,這說明本文所提出的假設得到驗證,即:內部控制質量越高,公司績效越好。可以解釋為隨著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水平不斷提高,增強了公司股東、債權人、監(jiān)管機構、供應商、購買商等利益相關者對公司情況的了解,減少了信息的不協(xié)調,降低了公司的資本成本,提升公司形象,對提高公司的治理效率和完善公司的治理結構都起了促進作用,最終使公司績效的提升。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根據迪博公司的排名,將排名前30名的公司內部控制質量變量值全部定義為1,配對樣本的內部控制質量變量值全部定義為0,而沒有注意區(qū)分排名前30的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質量的高低。后續(xù)研究將進一步對內部控制質量高低予以量化,以得到更科學合理的結論。
參考文獻:
[1]張繼德.內部控制配套指引實施與操作[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 105-132
[2]肖倩.內部控制實施情況對公司業(yè)績影響的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2
[3]于賽淵.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效率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2
[4]李豫湘,李陽陽.內部控制水平與公司績效實證研究[J].商業(yè)會計,2013,15:45-47
[5]Lawrence D.Brown,Arianna Spina Pinello, Hollis A. Skaife.Internal Control and Firms Propensity to Achieve Earnings Targets,2009:56-78
[6]Ashbaugh. H. D. Collins, W. Kinney, R.La Fond,The effect of internal control deficicncics on firm risk and cost of equity capital, working paper,2006b:9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