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濤
摘 要:本文以中職學生為研究對象,根據筆者自身多年從事體育教學和學生管理的經歷,通過文獻資料法和專家訪談法,分析了目前中職生的特點及中職體育教學的特點,闡明了在中職體育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以及中職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原則,洞悉了體育教學與德育教育的關系,強調了中職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從而為中職體育教學和中職生的思想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關鍵詞:中職;體育教學;德育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5)05-0038-03
一、中職生的特點及其在體育教學中突顯的問題
目前,職業教育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我國中職學生的數量也成倍增長,所以中職學生的管理也成了學校的一大挑戰,尤其面臨著如何教育管理好中職學生的考驗,受中職生心理和生理特點的影響,他們存在各種心理矛盾,普遍缺乏自信,無心學習,行動散漫,自控能力差,逆反心理強等問題,這些問題都需要中職教師的關心、幫助和引導,所以中職教師的教育管理壓力特別大。中職學校的體育課也不例外,學生上課時懶懶散散,整隊集合時橫不成行,豎不成列是中職體育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那么如何上好中職體育課?順利完成體育教學任務,達到體育教學目的,是我們每個中職體育教師教學的難點,也是每個中職體育教師急需思考解決的重要問題。在中職體育課堂教學中如何引入德育教育,提高教育教學的效果,是中職體育教師必須面對的難題,筆者多年從事體育教學和學生管理工作,為此,談談如何在中職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二、體育教學具有明顯的特點
中職學生受校園文化的影響很深,他們的思想品德主要是社會影響和學校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經常存在腦力活動與體力活動的結合,知與行的結合,意識與行為的結合,體育教學在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和培養能力的同時也影響學生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和性格特征,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因此它為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和行為習慣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市場。
1.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對任何一項運動技術的掌握,都要經過一個復雜的實踐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付出大量的體力和積極的思維。同時在練習中也會產生很多的生理反應,如疲勞、疼痛、酸脹感等等,因而引起一系列的心理情感,如怕苦、怕累、怕疼、怕傷等等。這種情況下學生需要堅強的意志去克服一系列的心理障礙,教師要有意識地去培養學生不怕困難,百折不撓的思想品質。
2.中職學生正處在長身體的重要時期,所以體育教學需要達到一定的運動量和運動強度,教師應采取不同的組織形式和措施,要求學生按計劃完成規定的運動量和運動強度,如規定跑的距離、練習的次數、動作的幅度等等,以保證體育教學任務的完成。學生通過長期參加規范、嚴格、有組織的體育活動,在教師的培養指導下增強組織紀律觀念,形成服從指揮的習慣。
3.體育教學從內容到形式,從方法到要求,都具有集體性和統一性。所以,無論參加哪項體育活動的評比和比賽,都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因此在體育活動中要宣傳提倡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團結合作,樂于助人,大公無私的優良品質。
4.體育教學具有很強的競爭性。體育教學常以對抗性練習和教學比賽的形式出現。通過比賽不但能了解學生的體能狀況、身體素質、技術水平、配合意識,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勇敢、頑強、堅毅、果斷、自信的品質,以及勝不驕、敗不餒、服從裁判、遵守紀律,與同伴團結合作的優良品德。所以,運動比賽不光是技術、戰術、智慧和身體素質的較量,同時也是意志品質和心理素質的競爭。
三、在體育教學中如何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1.結合課堂常規進行紀律教育
課堂常規是保證教學順利進行,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徑,課堂常規是體育教學過程中每個學生都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通過課堂常規的貫徹落實,如考勤、考核,加強組織紀律性,可使學生養成服從指揮的良好習慣。尤其是在各項體育比賽中,通過教師嚴格裁決執法,讓學生明白犯規就會失去得分的機會,多次犯規甚至會被罰下場,失去比賽的機會,一個不守紀律違紀違法的人將會得到社會的排斥和懲罰,從而讓學生明白紀律的重要性。
中職體育教學與德育教育
2.結合體育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
體育教學具有內容多、范圍廣、思想強、腦力與體力相結合的特點,這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由于每個運動項目內容不同,所達到的教育效果也不相同,教師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內涵,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有些球類、田徑、游戲等教材,蘊涵著豐富的集體主義教育內容,教師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應不失時機地進行集體主義思想教育,使學生熱愛集體,明白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通過組織各種比賽,如拔河、足球、排球、籃球、接力賽等,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滿足他們的榮譽感,從而使他們的自信心得到提高,培養他們的團隊認同感、集體榮譽感;障礙跑可以增強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跳馬、雙杠可以培養學生勇敢、果斷和克服困難的優良品質。中職體育教師應該將教材內容和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有機地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同時,中職學校的學生每學期應該在教室上一兩次體育理論課,使學生明白健康的身體是人生的第一財富,是人們生活和學習的基本條件。明白體育對身體、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影響,明白生命在于運動的道理,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提高參與程度。使學生真正了解體育、認識體育、喜歡體育、參與體育、享受體育,從而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教師在介紹各個運動項目時,要結合該項目的發展現狀及我國體育健兒在比賽中克服困難、為國爭光的感人事跡,來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3.耐力性練習有利于培養學生克服困難、吃苦耐勞的精神
體育教學比賽以競爭的魅力吸引著學生,通過體育比賽,使學生增強自信,爭取不斷地超越他人,超越自我,獲得積極向上的情感體驗。體育運動比賽永遠伴隨著成功與失敗,它可以提高學生承受挫折與失敗的能力。體育比賽有嚴格的紀律和規則要求,學生必須按照相應規則進行比賽,違反比賽規則會被罰,這不但有利于培養學生遵守紀律的習慣,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自控能力。體育教學經常在室外進行,風吹日曬,尤其是炎熱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人們要經受大自然的考驗。運動技術技能的學習,要經過反復練習才能掌握,學生要承受機體的疲勞和身體的酸痛,這對培養學生克服困難、吃苦耐勞的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為學生以后走向工作崗位盡快適應企業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4.結合體育教學中突發事件的處理進行教育
體育教學中,經常會發生突發事件,作為體育教師應及時、充分地利用偶發事件,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例如:在籃球比賽中,有個別學生摔倒后,立即爬起來繼續參加比賽,對于這種學生我們要及時給予鼓勵與表揚,這對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拼搏進取,為集體爭光的精神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對突發的不良事件則要指出要害,要給予適當的批評,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對是非的判別能力。
5.結合教師以身作則,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俗話說,“身教重于言教”,教師本身就是教育內容的體現者和表現者。體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思想品德、言談舉止都會對學生產生深刻的印象,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比如體育教師強壯的身體優美的動作激發了同學們鍛煉的熱情和欲望,課堂教學中,體育教師勇于吃苦耐勞,不怕苦累,不怕太陽曬,不怕風吹和寒冷,工作認真負責,準備活動和同學們一起做,示范認真規范,盡量滿足同學們的要求,練習時積極為同學們當陪練,耐心幫助后進的同學等4。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先做到,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激勵同學,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總之,體育教學中的思想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要靠教師常年累月的辛勤勞動才能完成。教師除了必須具有敬業精神外,要根據學生的生理特點、心理特點和教學內容,獨運匠心,使學生在快樂中學到知識,得到鍛煉,受到教育。這也是體育教學中思想教育的目的所在。
四、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應堅持以下原則
1.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要想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教師的主導作用是不可忽視的,但內因畢竟起決定性作用。教育教學只有符合學生的內在需求,通過學生的積極參與才能起到效果。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要特別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的主體意識,吸引學生參與思想教育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把外在的教育要求轉化為自身內在的思想需求,從而提高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2.全面性原則
要想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必須面向全體學生,把所有學生作為一個整體,不能關注小部分而忽視大部分。同時應特別注意將德育所包涵的各項素質有機地結合起來,促進全體學生的德育素質全面和諧發展。
3.因材施教原則
中職學生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時期,他們在生理、心理、認知能力、受教育程度、行為習慣、個性特點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別,所以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按照自身條件得到最佳發展,在基本素質得到全面發展的同時努力發展學生的個性。
4.長期性原則
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而是一個持之以恒的長期的系統工程,所以,體育教師不光是在每堂課上要滲透德育教育,而且在每個學期、每個學年都應該滲透德育教育,教師要有長遠系統計劃,將德育教育滲透在整個體育教學的全過程,只有這樣才能寓教于體,達到預期的效果。
總之,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不僅是學校體育改革的需要,也是體育教育觀念更新的需要。作為中職學校的體育教師,在重視體育教學的同時,更要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要將學生的德育教育同體育教學的特點、內容和形式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德育教育融合到體育教學的整個過程,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溝通,如何人適應社會,將學生真正培養成為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具備良好社會適應能力的健康有用之才,這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時代的呼喚,社會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陸永寬.淺析職業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新思路[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27).
[2]謝德清.體育教學中的合作學習[J].體育教學與研究,2010(11).
[3]淺談師德在教學中的重要性[J].現代教育報,2002(3).
[4]石錦華.體育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J].體育博覽,2011(10).
[5]岳暉.體育教學中如何處理師生關系[J].新課程研究,2010(9).
責任編輯 賴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