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素珍
摘 要:中等職業教育主要的作用是為社會培養初、中級實用人才,學生畢業后會直接進入社會參加工作。學生面臨就業壓力,這就要求中職語文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應用水平。同時中職學校沒有升學壓力,從而為語文教學改革提供良好的條件。本文主要介紹行動導向教學法,同時分析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應用以及優勢。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行動導向教學法;優勢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5)05-0048-02
一、前言
行動導向教學法是在德國的職業教育模式環境下誕生的,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要跟工作過程的實用性相結合,從而培養他們的綜合職業能力,所以中職學校格外重視這一教學法的應用。中職語文課是文化基礎課程,通過將行動導向教學的方法以及理念應用到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從而改善教學的效果并實現語文教學的目標。
二、行動導向教學法概述
行動導向教學法可以說是先進職業教育理念的代表,不僅僅是一種教學方法,更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能力為本位的理念,注重學生同時使用心、腦、手去進行學習。可以說行動導向教學法是為提高學生的行為能力,通過設計教學環境以及不同的活動來引導學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以及熱情,并且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當中去發現并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實現形式多種多樣,例如,角色教學法、案例教學法、頭腦風暴法、項目教學法以及模擬教學法等。行動導向教學法符合中職教學規律以及學生認知的規律,一方面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另一方面也重視學生的管理與解決問題能力。
學生作為學習的中心以及主體,在學習過程當中能夠獨立獲取信息并制定計劃,實現自我檢查與評價,教師則協調組織學生的各項活動,幫助他們構建起知識體系以及學習經驗,也就是說教師角色有了顯著的變化,從傳統教學的主導者轉變成為引導者,在學習活動當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從而確保學生可以在快樂氛圍當中學習知識、提高各種能力并完善自身的品德修養。
三、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1.利用頭腦風暴法,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
頭腦風暴法最明顯的特點是可以充分打開學生思想,讓學生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受束縛,教師通過簡單問題,來激活學生靈感,讓學生可以踴躍發言從而最大程度地自由發揮,教師則負責將學生提出的觀點以及看法加以歸納總結。
頭腦風暴法可以在課堂教學當中,通過最短時間來獲得最多的觀點以及思想。在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能夠借助于頭腦風暴法,讓學生針對需要解決的問題展開討論,同時將討論結果加以整理,并在整理過程當中,引導學生對所提出的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將在討論的過程當中實現學生之間相互鼓勵的效果,以此從中獲得信息,教師在課堂中則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來提高對問題的認識,并具有創造性地去解決問題。
2.利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辨別水平
角色扮演是根據教學內容來營造有用場景,讓學生扮演角色,并且在角色扮演過程當中學會學習,通過學習充分體會角色行為方式以及情感變化,盡可能展現出角色的情感、性格、人際關系還有內心沖突,這樣能夠有效改善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改善他們的人際交流水平還有社會關系。
針對小說類型文章,尤其要嘗試使用角色扮演這一方法,這樣能夠幫助學生迅速進入文章的情境當中,提高學生對于問題的處理水平,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望。處在這一環境當中,學生能夠充分體會文章的情感,感受和體會文章當中的情感以及精神,從而幫助學生正確看待小說人物,同時幫助他們更加深刻地了解社會。通過角色扮演,還能夠加深學生印象,讓他們吸取經驗,從而在現實生活當中遇到類似問題的時候,能夠學以致用。在這樣的設計情景下,課堂教學通過教師的主導,來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實現教學的有機結合,確保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的技能以及知識。
3.學生通過完成任務,提高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
通過使用任務驅動法,以任務為中心,借助于專業技能的訓練以及理論知識的構建來展開教學。這一教學方法的實施過程如下:
首先是教師布置學習任務,給學生講清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同時根據任務難易提供指導,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以及興趣。
其次是讓學生嘗試去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嘗試完成任務之前,教師進行演示,或者輔導某個學生加以演示。
再次是提出問題。這一步要根據學生完成任務的進度來進行設計。如果學生順利完成任務,所提問題需要針對分析任務的完成過程,要是學生未能順利完成任務,那么對所提問題應當圍繞如何解決問題來進行。
最后是理解所學內容,通過學生閱讀教材或者教師演示講解,讓學生獲得相應的語文知識。
四、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學校語文教學中的優勢
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學校語文教學中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強調培養學生能力
行動導向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包括專業能力、社會能力以及方法能力,教學內容主要圍繞學生能力來展開,教師為他們創設合理科學的情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形成職業崗位需要的那些能力。
2.教學過程更加完整
行動導向教學法更加強調教學過程同工作過程之間的一致,可以說是完整的過程,包括制訂計劃、設置目標、選擇方案以及實施的整個過程還有成果評價與信息反饋,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始終保持參與,做到腦、心、手的協調以及知識、情感和能力的兼顧,學生獨立完成工作內容以及工作計劃,從而真正感受工作場景與狀態。
3.重視學生主動參與
同傳統教學模式當中學生被動的接受比較而言,行動導向教學法更加強調創造條件來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從而發揮出自身的特點,并且通過自身探索以及實踐、完成知識學習以及能力的提高,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愉快,以此借助于自身實踐來探索解決問題,可以體會到努力之后的成就感。
論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應用的優勢
4.強調學生團隊精神
團隊精神可以說是行動導向在教學過程當中實現學習目標的一個重要基礎,學生在團隊合作過程當中,面對要求解決的問題,通過參與討論,互相學習探討,從而解決學習過程當中遇到的問題。因此,解決問題的整個過程同樣是學生學習過程,在這一過程當中,學生能夠體會到團隊的力量以及合作的價值,并且在同他人的交流過程當中,學生可以體會到信任以及尊重。
五、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使用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教學,可以顯著改善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的水平,提高學生對于對語文教學重視的程度,從而改進學生的語法能力、寫作能力、閱讀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從而推動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的進一步改革,也可以提高中職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有利于他們畢業后的順利就業。
參考文獻:
[1]韋芳.中職語文教學評價體系改革初探[J].廣西教育,2011(10).
[2]許耘.關于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設計的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6).
[3]姜人慶.基于動導向的項目化課程設計與實施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32).
[4]張勇.行動導向教學法目標群體分析[J].兩部科教論壇,2013(3).
[5]丁軍.打造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定崗實習的教育創新模式[J].職業教育研究,2010(1).
[6]趙麗霞.學習理論流派及其教學設計觀[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0(4).
[7]胡迎春.職業教育教學法[M].上海:華東師范人學出版社,2013.
[8]常光萍,馬增彩.中職學生職業能力評價體系的建構[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10).
責任編輯 何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