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雪嬌+于天紅
[摘要]21世紀,科學技術快速發展,人民的生活質量也提高了,而青少年犯罪率也呈現了上升趨勢,犯罪規模也在不斷擴大,這些違法行為不僅有害青少年健康,也阻礙了國家的發展。因此,了解青少年犯罪現狀,剖析青少年犯罪原因,采用正確的法制教育方法來幫助青少年成長,是當前的重要任務。
[關鍵詞]青少年犯罪;現狀;法制教育
[中圖分類號] D920.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9-049
[文章編號] 1671-5918(2015)09-0104-02
[本刊網址] http://www.hbxb.net
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寫到:“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中國在不斷的成長,正處在發展的好時機,我們的祖國仍然堅信明天掌握在青少年的手中。應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為青少年營造陽光的成長環境。
一、青少年犯罪的現狀
(一)低齡化
青少年時期,對知識有強烈的渴求心理,對外界事物的好奇心也很強烈。我國的青少年們被保護在象牙塔中,更加強了他們對新鮮事物的強烈好奇心。在好奇心和渴求心的帶動下,就很容易受到有心人士的蠱惑,致使越來越多的青少年走人人生的錯誤岔道,無法回頭。數據顯示,青少年犯罪的高峰年齡主要集中在16歲至18歲。但是近些年,青少年犯罪的平均年齡下降到了13到15歲之間,在青少年犯中,有部分是不滿14歲的少年。
(二)團伙化
在青少年犯罪時,為了抵抗恐懼心理,增加安全感,就會借助同年齡孩子的好奇心,會有拉幫結伙的意識。青少年向往古惑仔式的江湖義氣、兄弟情義,他們為了尋求刺激走到一起,群聚一方,危害社會。2007年7月15日,安徽省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一性犯罪團伙進行審判。這一犯罪團伙強奸、輪奸婦女,受害者多為中學生和未成年少女,而令人驚訝的是此團伙成員中有41人是青少年,有些還是在校學生,犯罪時年齡最小的僅有13歲。
(三)反復性
違法犯罪的青少年在被教育后,都會受到感化,表示會改掉壞習慣,用積極向上的陽光心態面對生活,然而青少年的心智未定,容易受到誘惑。出獄后,為了所謂的兄弟,被拉攏,很容易繼續犯罪。據資料顯示,青少年重新犯罪率達到15%-20%,個別地區甚至達到30%以上。
二、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
(一)學校原因
學校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長軌道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學校不僅是他們學習知識的地方,也是他們學習做人的地方。學校教育可以引導青少年建立正確的法制觀,學會遵紀守法,保護自己。但是,目前很多學校在對學生的法制教育上都存在缺陷,主要表現為兩點:第一,法制教育教師不夠專業。現在學校中的法制教育課程沒有專門的課本,教課的教師也不是法制專業的。第二,學校對法制教育不重視。法制教育的相關內容是升學考試的一部分,學校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只是單純的講授,并沒有深度的教授青少年如何運用所學。
(二)家庭原因
青少年的啟蒙老師是父母,家庭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長中處于重要的地位。家庭教育的缺失對青少年的影響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第一,家庭不完整。家庭的不完整使孩子缺少了父母的關愛和家庭的溫暖,青少年就會通過別的方法來補足自己缺失的情感,這也為青少年的成長埋下了危險的種子。第二,不正確的教育方法。沈陽市心理研究所開展了“暴力語言會變成兇器”的公益宣傳活動,展示了家長平時的侮辱性語言變成兇器的動畫,比如“豬腦子”變成了手槍;“怎么不去死”變成了匕首等等。在活動中有這樣一個案例,馬俊(化名)因從小被父親罵“豬腦子”,留有痛苦的記憶,長大后,其因為欠下賭債,而被債主罵“豬腦子”,兒時的記憶被喚醒,痛苦的他用手槍將債主殺害。事實告訴我們,家庭的教育環境對于青少年來說是很重要的。
三、加強法制教育對青少年法制觀的引導
(一)更新法制教育理念
1.變更法制教育講課方式。目前,由于升學考試和結業考試的需要,青少年法制教育課堂的講授方式大多是滿堂灌的填鴨式教育,枯燥的教學方法不利于青少年對課堂知識的吸收和消化。教師應該把學生放在課堂的主導地位上,教師作為引導者,要在教學中適當的引用實例或是小故事,也可以為學生播放有關法制的電影或紀錄片,引發學生對知識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學習,不在被動接受知識。
2.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學校中大部分法制課是由思想政治課的老師講授,但他們的專業知識有限。在青少年犯罪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加強青少年法制意識,提高青少年法律知識就追在眉睫,對學校的法制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聘用專業的法律教師。專業的法律教師不僅了解法律的知識結構,更清楚如何分析法律實例,以便于更直接的帶領青少年進入法律思維的世界。其次,為教師開設法制講堂。開設法制講堂的目的是提高教師對法制內容的了解,加強教師隊伍對法制的重視。
3.創辦法制教科書。學??梢葬槍Σ煌昙墝W生的需要創辦適用于不同年級的法制教育專業書籍,書中的內容要新穎,也要具有使用價值,這樣不僅可以提高青少年和家長的重視程度,也可以吸引他們對新課本的興趣,加強學習。
(二)運用新媒體提高青少年對法制教育的興趣
1.在教學中運用新媒體。新媒體主要指QQ、微博、微信等網絡傳播交流媒介。新媒體在青少年中的使用比較普遍,而且網絡中的信息量巨大,更新時速快,教師應利用網絡的傳播速度,使法制教育在青少年的生活中進行無形的傳播。例如,班主任可以使用OO建立班級群,或是微信群,在群中發布青少年感興趣的、積極向上的、陽光的,正面的新聞,或者案例,為青少年建立正面學習的榜樣人物,鼓勵他們學習榜樣積極面對生活的態度。教育者運用新媒體,為青少年營造陽光,充滿正能量的生活環境,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法制觀。endprint
2.將“幕課”理念運用于法制教育。“幕課”是MOOC在中國的簡稱,它的全稱是大型開放式網絡教育,是一種全新的網絡課程學習方式。為了增加青少年對法制教育學習的興趣,法制授課老師可以讓同學們提前通過網絡對所學內容進行學習,并為同學們介紹相關的視頻內容進行觀看,這樣就使學生在上課之前就對所學內容產生了興趣,也會發現自己不懂的地方,增加了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環節。學生通過這種方法,對法制知識的了解和吸收會更深入,記憶的也會更深刻。
(三)法制教育外延
1.法制教育向社會外延。2009年,全國掃黃打非辦發出通知,要求地方執法部門全力收繳違法印刷品和有害玩具,其中包括兒童版人民幣。因為在中小學中出現使用兒童幣進行賭博的情況,賭博性質的游戲會使青少年產生不良后果。首先,打造干凈的學習環境。法制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學校中,學校可以與執法部門、社區合作,對學校周邊的賣店、音像店等進行不定期的檢查,以確保可以為青少年營造適合法制教育的環境。其次,走出學校,親身感受。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但不能永遠養在溫室中,教育者應該將他們帶人社會,接觸公益事業。例如,學校與社區合作,為青少年提供進入社區學習的機會,或是組織青少年在執法部門做一天小小工作人員,帶領青少年走進少管所、養老院和孤兒院,使學生親生體會遵紀守法的重要性,從小培養他們具有尊老愛幼的良好品德。
2.法制教育向家庭外延。家庭教育與學校法制教育結合,對青少年進行法制教育就會事半功倍。首先,建立家長法制學習班。家長在成為教育者之前,要先成為學習者,要先于學生了解法制內容,才能將正確的法制觀傳遞給青少年。家長要以朋友的心態關心愛護青少年,減少他們的叛逆心理。其次,建立家長負責制。對問題學生的家長建立責任制,家長要定期與學校教師聯系,隨時了解學生的情況,家長不能有“教育孩子都是老師的責任”這種想法,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學習場所,家長要為青少年樹立遵紀守法、進步向上的學習榜樣,更好的引導青少年的人生方向。
(四)加強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青少年是接受法制教育的主體,進行法制教育要內外因相結合,不能只依靠外在因素的推動,青少年也要通過書籍、電視節目和網絡對法制內容進行自我學習、自我教育,這樣才能對學習內容更好的理解和接受,不會產生排斥作用。學校要建立一些規章制度,對犯錯的學生要有懲罰,對優秀的學生要有獎勵,懲罰教育與激勵教育共同使用,幫助青少年加強自我管理。這種獎懲制度會使青少年產生一定的競爭心里,希望得到獎勵的心情會很迫切,這種心情會使他們更好的學會自控和自律,自控和自律意識的加強,可以使青少年成長為遵紀守法的良好公民。
祖國建設的好壞是以青少年的自身素質為基礎的,青少年是祖國的明天,祖國未來的發展要依靠青少年們。“少年強,則國強”,做好青少年法制教育,走出了建設祖國的第一步,只有地基穩固,才能建出高樓大廈。
參考文獻:
[1]梁啟超.少年中國說[M].中國畫報出版社,2014(2).
[2]張翼鵬.中國青少年犯罪特點及法制教育建設[J].法制博覽,2013(8):3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