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飛躍
[摘 要]伴隨著高校高等院校的迅速崛起,高校的職業(yè)教育發(fā)展得越來越快速。與此同時,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越來越多的多媒體技術被應用到了高校的教學中。這些新的因素無疑都為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注入了新的血液。但是,機遇都是伴隨者挑戰(zhàn)的。我國的高職高專英語教育在課程目標、教學的基本要求、人才素質的培養(yǎng)模式等相關方面都相繼提出了不同的改革方案。如此大環(huán)境之下,高職高專英語課程如何順應時代和社會的需求,高職院校非英語專業(yè)的畢業(yè)生的英語技能如何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是目前高職高專英語課程必須面對的、亟待解決的問題。針對當前的改革形勢,通過對高等職業(yè)教育培養(yǎng)目標的學習,通過閱讀、搜集文獻資料,實地調查、比較分析等方法,從實際情況出發(fā),本文主要從分析影響高職英語教學質量的主要原因和影響高職英語人才培養(yǎng)規(guī)格的障礙入手,從課程體系來論述高職高專英語教育在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應對方案。
[關鍵詞]高職高專英語教學;課程改革;改革中遇到的問題;解決的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 5918( 2015) 08- 0152 - 02
doi:10. 3969/j.issn.1671- 5918. 2015. 08- 072
[本刊網(wǎng)址]http://www.hbxb.net
一、引言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對于高等技術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大。正是基于這樣的社會大環(huán)境,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也逐漸發(fā)展的如火如荼。日漸成為了我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伴隨著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日漸凸顯了出來。正面臨著巨大的轉型。日前改革的重點是由“重點擴大規(guī)模”進入“全面提高質量”的改革變化。以期可以通過這樣的改革,逐漸擺脫英語教學在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下的弊端和限制,逐漸培養(yǎng)出自己的優(yōu)勢和特色。本文筆者基于這樣的社會大環(huán)境,以期可以通過這樣的文章調查對當前的高職高專院校的英語教學的改革提出自己的相關經(jīng)驗。
二、高職高專英語在傳統(tǒng)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根據(jù)筆者的最新調查發(fā)現(xiàn),在傳統(tǒng)的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在教學實踐之中主要存在以下的一些弊端:
(一)陳舊的學科本位的教學模式
在絕大多數(shù)的高職高專院校之中,英語教學仍然傳承著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仍然沿用著傳統(tǒng)的學科本位的課程模式。主要的問題主要有教學目標錯位、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的特點并沒有充分體現(xiàn)出來。這種陳舊的學科本位的教學模式導致多年來高職高專院校的英語成績一直提高不上去,這也是目前高職院校在改革的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教學過程缺乏對教學實踐的重視
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過分注重于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對英語基本知識的理解,卻在這個過程中忽視了對高職院校中大學英語教學實踐的培養(yǎng)。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雖說英語基礎掌握的比較牢靠,但是這樣獲得的知識很難支撐起他們在日后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但是綜合目前的高職高專院校的英語教學現(xiàn)狀以及教指委的相關文件來看,在大多數(shù)的高職院校之中,多半是過分注重于對學生基礎知識環(huán)節(jié)的重視,卻往往忽略了對學生行為階段的培養(yǎng)。
(三)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以及科研水平亟待提高
根據(jù)筆者的調查走訪發(fā)現(xiàn),高職高專院校的英語老師自身的綜合教學素質以及科研調查水平都相對比較低下,教師團隊缺乏職業(yè)工作的經(jīng)驗、對待科研更是存在著很大的認識誤區(qū)。對于國家最新頒布的教育政策或者改革的方案,教師團隊并不是很敏感。并不能很好的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來更充分的理解國家的教育理念。在教學理論與教學活動中之間很難做好充分的調和作用。面對高職高專院校的英語教師在這些方面存在的問題,要相從根本上更好地提高高職高專院校的英語教學,急需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以及科研調查的水平。
三、高職高專院校英語教學模式的信息化改革
(一)英語教學模式的信息化改革
為了更好的滿足人才培養(yǎng)的模式,高職高專院校亟需進行必要的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革。但是在改革的過程中。考慮到英語教學的課程時間比較短,課時上又有很大的限制,上課人數(shù)上又是大班上課,根據(jù)教學的內容,為了更好的實現(xiàn)自身的培養(yǎng)目標,在英語教學的改革的過程中可以考慮將英語的教學組織模式更改為一加一的模式。即在改革的過程之中將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互結合的模式。所謂的英語第二課堂實際是指在英語常規(guī)的課程教學活動之外,學生在英語教師的引導之下引導學生開展比較豐富的的英語教學活動和課外活動。英語教學的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輔相成。二者既是相互獨立的部分,又是相互配合的。英語課內的教學系統(tǒng)對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進行必要的扎實訓練,在第二課堂上又可以將學生的英語知識應用到各種虛擬的英語訓練環(huán)境之中。通過這二者的結合可以有效的鍛煉好學生的能力。第二課堂是第一課堂的延伸、補充和發(fā)展。在第一課堂上受時間的限制得不到鍛煉的英語常識可以在第二課堂上得到有效訓練。通過這樣課程的不同搭配,可以大幅度有效扎實的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
(二)注重對高校英語教學素質的培養(yǎng)
基于上述的研究我們還知道,除了進行上述的改革之外,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素質的培養(yǎng)也是改革的重點。英語教師不同于其他學科,其時代性更強。所以英語教師需要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領悟學科改革的重點和宗旨,結合自己學生的特點,定期進行學科培訓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科研研究的水平,以便更好的為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服務。
(三)提高高職院校的信息化硬件設施
高職院校需要擴大自己的教育教學資金,引進更多的多媒體教學設備。豐富本學校的多媒體教學硬件設施,結合新的網(wǎng)絡設備,促進高職院校的信息化改革。
如何有效地提高高職高專學習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一直以來受到各界人士的普遍關注。但是在改革的過程中仍然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但是以往的人們都普遍認為,造成高職高專院校英語成績比較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筆者認為造成這些問題的直接原因是我們沒有把英語教學看成一個體系,很少把課程目標定位、課程設置、教材內容的編排和考試形式等方面與教學質量聯(lián)系起來,尤其是對于教材中練習的編排和高職高專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對教學質量的影響也少有人提出異議。作者主要從這四個方面來剖析高職高專英語教學質量難以提高的原因,并提出了自己對于解決這些問題相關的觀點和建議,以進一步提高高職英語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
通過以上的研究發(fā)現(xiàn),筆者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在高職高專院校之中,英語教學活動的課程設置是比較有特色的。在人才的培養(yǎng)方面,需要突出英語教學的實際能力。在改革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協(xié)調好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專業(yè)英語與其他文化課之間的配合,協(xié)調好第一課程與第二課程之間的關系。與此同時,也需要制定出比較完善的教學內容和相關的評估體系。需要采用比較先進的教學評估體系,采用比較先進的信息技術和教學模式,促進高職高專院校英語課程真正實現(xiàn)“服務于專業(yè),以就業(yè)為導向。以職業(yè)為核心能力的培養(yǎng)模式。
參考文獻:
[1]郭寶仙.英語課程內容的選擇與組織[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2]巨瑛梅,劉旭東.當代國外教學理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3]教育部《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大綱》制訂組.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大綱和樣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劉潤清.劉潤清論大學英語教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