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偉
[摘要]為了更好的適應新課改需求,需要采取措施在高等數學教學中注重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其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信息化時代的迫切需求。因此,要求高校數學教師要對批判性思維的本質特征給予正確的認識,并采取措施對學生進行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從而幫助學生學會如何學習,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關鍵詞]高等數學教學;批判性思維;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5)10-0116-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0-055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一、數學批判性思維的特點
(一)反省的懷疑
在很大程度上,高等數學教學批判性思維過程實際上是對現有數學知識、解題方法、表述及策略的否定與質疑,并不是所謂的完全認同。同時也是對自己的思維過程、思維程序、思維能力以及主體思維的理論體系、邏輯建構、凝結知識進行反復思考,并非停滯不前。所以,質疑、否定、批判以及反思才是批判性思維發展歷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同時,高等數學教學批判性思維屬于一類比較特殊的反思式思維活動,并且所有的質疑活動都是建立在該基礎上進行的。
(二)包含有創造性的元素
批判的過程就是不斷發展和創新的過程,而在高等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并非是對所有數學結構、數學概念、數學關系的認同,而是對其進行揚棄和創新。批判性思維中的創新主要是以否定、反思、反抗、質疑為基礎的創新。如果要借助手段和目的對其進行分析的話,那么否定、反思、反抗、質疑只能是批判的方法和手段,而后期的創新才是它的目的。例如羅巴切夫斯基、高斯、鮑耶對“物理空間與歐氏幾何的性質一致性”的觀點提出了質疑,隨后經過反復的推敲,創立了非歐幾何。從而說明批判反思是基礎和前提,而最終的落腳點是創立非歐幾何。
(三)有根據地進行判斷
批判與敵意、徹底的否定和單純的拋棄存在一定的差異,因為批判性思維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并借助一定的事實或理論為依據,進行充分的思考、客觀的判斷,然后做出相應的決策。例如華羅庚所說:“在對前人經驗進行學習時,不能一味的拘泥于前人的經驗,而應該對前人的成果進行適當的批評與懷疑,但是所有的批評與懷疑都必須從實際出發。”這是因為我們倡導的批判性思維有別于批判主義,其最終的目的是區分現象和本質,考察思維對象的基礎,從而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從而說明高等數學教學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實際上是為了解決數學問題、獲取數學知識而進行的正確的思維活動,并且為改進思維過程提供了借鑒意義。
(四)強調思維的整合性
高等數學教學批判性思維更多的強調于發揮人類下意識的活動能力和人腦的整體工作,并且是多種思維傾向和方法組合在一起的整體思維。當我們確定某個思維活動是否為批判性思維時,要與思維活動的整體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因為獨立的談論批判性思維是缺乏依據的,沒有真正的現實意義。例如保爾曾經說過:“憑借一個基本要素就進行批判性思維是比較少見的,實際情況下我們應該整合多樣的批判性思維方法。”
二、高等數學教學中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的意義
(一)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可以提高大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如今,科技已經儼然成為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的動力,而創新又是科技的生命。唯有不斷發展和創新,才能更好地解決一些非常規問題,與常規問題的解決方法一樣,其也大概包括四個環節:即呈現問題情境命題、明確已知條件和問題目標、填補空隙以及最終解答后的檢驗。對于一般性的認知策略,在創新的各個環節批判性思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在第二階段中,需要對已知條件、目標問題進行理解和分析,主要依靠解釋技能和分析技能來完成。又如,第三階段是創新的核心環節,填補已知條件和問題目標之間的差距需要進行反復的嘗試,必須借助歸納推理、演繹推理或類比推理等方法,而推理技能是其中最關鍵的方法。在最后一個階段,需要對解答結果進行有效的驗證,此過程同樣離不開對問題的評估、分析和自我調控等技能。總之高等數學教學中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提高大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二)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推動了學生個性化的發展
高等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內化過程,此過程要求學生對社會文化進行不斷地加工,并從中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同時還要求學生在此基礎上不斷地創新,以更好的發揮批判新思維的作用。高等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真正學到了什么,完全取決于學生自身所具有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進行教育的最終目的并非生產出沒有思想的機器人,而需要培養出一批具有主體人格和多元化個性的創新型人才,推動了學生個性化的發展。
(三)批判性思維的培養能推動學生的心理發展
高等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價值引導與個體自主建構的對立統一,而批判性思維起到了無法取代的作用。個體內化并不完全是對社會文化的翻版,而是對社會文化的揚棄。個體內化對外界呈現的所有信息并非完全接受,而是批判的吸收、理解這些信息。在原有經驗的基礎上,個體選擇什么、注意什么完全取決于自身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高等數學教學要想發展學生的多元個性與主體人格,就需要為學生提供一個可能空間,讓每一位學生獨立選擇、判斷,而不要強制灌輸。高等數學教學中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不僅要求個體創造文化而且還能繼承現有的文化,從而更好地推動學生心理的發展。
三、推動高等數學教學中批判性思維培養的主要措施
(一)轉變教學方法,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技能
在高等數學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求教師揭示數學知識的本質,讓學生打內心里愿意接受批判性思維。如今的高等數學教材屬于一項比較完美的教學體系,相關數學知識點有著嚴謹的理論推導和定義。如果教師一味的照本宣科,不僅達不到預想的教學效果,而且還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采用對話式教學方式。在高等數學教學課堂上,大部分教師習慣于“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導致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比較少,無法真正了解知識的重點。因此要求教師不斷地轉變教學方法,鼓勵學生獨立的思考分析問題,以更好的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技能。endprint
(二)借助研究性學習來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在進行高等數學教學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時,可以借助研究性學習來推動其發展。在進行研究性學習查閱文章、查找資料時,教師要耐心指導學生如何去批判性分析,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問題,標新立異,不要人云亦云。例如極負聲望的《科學》期刊提及了一篇關于昆蟲侵害植物的“一英畝等于43560平方英尺,那么每平方英尺大約能夠生產17只瓜,如果將其疊加在一起,一只占地一平方英尺,那么一共有17層。”讀者將這件事情反應給了編輯,結果編輯非常不好意思地回答說:“實際上每英畝大約產11000只瓜。”所以,研究性學習可以通過查閱資料來不斷培養自己的分析、判斷信息能力,更好的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技能。
(三)在高等數學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強化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品質
高等數學教學批判性思維的品質主要包括了開放性思維方式、好奇心質疑能力、全面系統的分析能力以及敏銳的洞察力。因此在強化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品質時,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教師應該加強自身對批判性思維品質相關內容的理解和認識,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準確的認識高等數學教學中批判性思維品質的相關概念,而且還能提高對批判性思維品質的認識。(2)不斷創新數學情景,并且盡可能把現學的知識和自身已有的知識結合在一起,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意識到以前所掌握的知識并不能很好地滿足日后的需求,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3)要不斷優化批判性思維品質的概念,并且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要能夠與學生的認知程度相聯系,從而提高學生對高等數學教學批判性思維品質的掌握。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等數學教學過程中涵蓋了各式各樣的數學理論和思想,而數學教師又肩負著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所以要求教師不斷地轉變已有的、落后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課堂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燚.論高等數學教學中批判性思維的培養[J].價值工程,2011(21):94-95。
[2]陸潔清.用反思教學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數學教學研究,2012(2):105-106。
[3]劉秋生.數學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思維的批判性[J].讀與寫,2014(7):55-56。
[4]徐斌艷.數學課程與數學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2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