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苗
【摘 要】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個體在學習過程一種主動地、自發的探索過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廣大教育工作者教學工作的重點。下面結合自己在工作中的實際情況,簡單談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自主學習;目的;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個體在學習過程是一種積極的自我意識的研究行為和在教育活動過程中學生強烈的求知欲,積極參與和積極思考的精神。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本能和學習興趣,使學生獲得學習的體驗過程。自主性學習可以給學生足夠的發揮空間自主學習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極大地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提高。數學課程教學必須反映數學學習的特點,適應學生的身心發展,根據學生的個性適應學生的學習方式在數學課程改革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發現、探索、猜測和質疑體現認知活動,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是學生最重要學習方式。在數學課中,初中學生的參與和學習應該是自主性和自發的,而不應該是強迫的,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全身心的投入數學學習,只用這樣才能學習成果的最大化。
數學來自于社會實踐,但又具有純理論性。規范化是數學的固有特點,也是理性思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自主性學習的過程體現一個學生的數學素質。我們應該讓學生體驗富有個人特點的數學學習過程。比如初中的學生在學習化簡、應用題等數學題時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思維,我們應該鼓勵學生的差異化思維,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又不至于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
一、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傳統的數學教學,老師在學術上相對于學生處于優勢地位,學生只能只能作為跟從者,被動接受老師的知識傳輸,這顯然是不平等的師生關系。新課程標準提出了學生應該是學習的主人和主體,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起引導的作用。所以我們每一位老師對學生的答案不應該責怪,而是引導啟發。學生的思考,不能被忽略,應給予靈感;學生“創造性”的答案,應該給予表揚和鼓勵,等等,使教學變成探索真理的過程,數學與感情溝通的過程。
二、明確學習目標,強化學習動機
學生在進行自主性學習時應該是系統性、嚴謹完備的學習,所以知道自己的學習目標就很重要了。并且應該知道數學知識掌握到什么深度和怎么達到這個深度。一般情況下,學生在進行自主性學習前應該先寫下學習目標,明白學習的對象和方法。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發揮引導作用,檢查學生的目標是否合適以及方法是否得當;同時,教師應該提出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勾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這就要求這些題目必須和現實關系要很密切,這樣學生才能感興趣的投入到學習之中。我們在教學之中應該著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時,我們也應該鼓勵和表揚學生在自主性學習中的表現,不可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探究
在學生自主性學習過程中,除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外,學生的學習方法也很重要。比如,在學習概率問題時,學生可能就不能很好理解試驗次數越多概率越趨于穩定這個知識,教師這時候就應該主動設問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思考,教師可以這樣提問:拋一次硬幣,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二次呢?二十次呢?通過正確的引導,學生才能在明白這個知識,在思維上建立完備嚴謹的概率知識。
四、完備而嚴謹的自學提綱
首先學生應該具有完整的自學提綱,再根據自學提綱的指導開始自主學習,但自主性學習不是讓學生泛泛閱讀,而是系統性的學習課本上的知識結構,她是學生自己在自主性學習時重要的助手。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學生予以富有個性化的指導,因人而異,發揮不同學習能力學生學習方法上的優點,使學生思維開闊、視野寬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五、鼓勵學生的主動學習精神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中我們應該反映出以學生為主導思想,學生可以自主獨立完成,可以獨立學習一切新知識的學習。比如學生掌握了整數加法和減法的原理和規律,在十進制加法和減法的教學原則和規律的啟發下,可以讓學生嘗試,類比,總結十六進制加法和減法的法則。讓學生在自主性學習大綱的引導下,積極探索問題。從而推動學生站在探索新知識的“第一線”,并在探索矛盾和差異的過程中感知對新知識的理解。通過教師的激勵,學生討論并糾正錯誤,發現真理,實現從感性到理性轉換,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
六、在課后復習方面,指導學生學會歸納、反思
在學習了新課之后我們需要對學習的知識進行歸納和反思,學生在學習方面普遍缺乏信心,絕對化課本和教師的權威,對自己缺乏自信心。所以,我們在課后總結和反思方面應該鼓勵學生自己用自己的語言總結知識點,這樣才能將課本上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在反思的時候,我們應該指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研討,還有哪些可以改進的地方,以及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只有這樣才能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主性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教師應該做學生的引路人,學生應該做一個探索者。總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應該從激發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探究入手,充分調動學生興趣、情感和思維的積極性,由他主學習逐步走向自主學習。我們應該以學生為本,改變過去傳統的一言堂教學模式,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同時,鼓勵學生,欣賞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和自我價值,從而自覺地投入到數學課程的學習之中。
【參考文獻】
[1]杜利民.怎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年11期:13-14
[2]王蓉.初中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07,97-98
[3]李改云.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讓學生自主參與和自主學習,《成才之路》,2012年21期:13-15
(作者單位:山東省鄒平縣黃山實驗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