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桂明
【摘 要】在我們這個紛繁陳雜的社會里,孩子更有一種可貴的清澈精神,小學時代的學生更是生命力蓬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他們如茁壯的小苗正在吸取著知識的養(yǎng)分,隨著社會的迅速發(fā)展,對高素質人才的要求讓這些孩子在起跑線上任務加劇,背負沉重的學習包袱,出現(xiàn)了不同表現(xiàn)的心理問題。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把心理健康的教育理念滲透到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來,也成了學校教育發(fā)展里程的新問題。本文對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做出探討。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語文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關于心理健康目前有多個解釋,英格里士認為:“心理健康是指一種持續(xù)的心理情況,當事者在此種狀態(tài)下能作良好適應,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且能充分發(fā)展其身心的潛能;這乃是一種積極的豐富情況,不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麥靈格爾認為:“心理健康是指人們對于環(huán)境及與環(huán)境之間具有最高效率及快樂的適應情況。不僅是要有效率,也不僅是要有滿足之感,或是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規(guī)范,而是需要三者具備。心理健康的人應能保持平靜的情緒,敏銳的智能,適于社會環(huán)境的行為和愉快的氣質”。
一、當前小學高年級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
(一)小學生的學習壓力大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家長都強調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再者獨生子女人數(shù)較多,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也特別大,現(xiàn)在節(jié)假日小學生的各種培訓班讓這些小學生的壓力倍增,早早的就面臨擇校問題和升學問題,在心理形式上屬于過早的告別童年階段,這樣就對小學生的學習、人際交往、情緒和道德素質培養(yǎng)上需要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下轉第51頁)
(上接第50頁)
(二)教學上的高度重視成績
在學校和家長的要求上,教學老師也相應的緊抓小學生的成績,可能就忽視了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在語文教學上往往更加注重書本知識和對對詞句的掌握,同時死讀書的形式讓語文課堂也變的枯燥乏味,這個可能導致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老師就會為了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學習,而采取強硬的命令措施,在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上沒找到有效的手段,小學生的心理健康上就容易產生不良的后果,在營造以學生為中心,創(chuàng)造充滿興趣的小學課堂還需要老師的更加努力。
(三)小學高年級開始進入青春期
小學高年級是一個孩童向青春期轉變的重要階段,也是我們人生發(fā)展的重要根基階段,在這個階段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都會較以前增強,那么關于這個世界的大課題,在這個階段是會開始逐漸對小學生滲透的,他們因為心理的不成熟對這些都顯得困惑和焦躁,學業(yè)的壓力、同學之間的關系、和老師的關系,人際關系的處理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幸福感,這個階段他們的內心世界開始更加的豐富,在自我意識上變得不斷的增強,對老師和家長不在言聽計從,甚至開始產生了逆反心理,這些早熟的現(xiàn)象,讓一些小學生甚至出現(xiàn)了迷戀游戲、明星、和談戀愛的情況,這個不但影響了小學生高年級的學習成績,也影響著他們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四)當今社會的影響
現(xiàn)在的電子設備對小學生的影響也越來越巨大,在家長使用的時候孩子也會跟著看或者使用,這對小學生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他們缺乏辨別信息的能力,外界的信息對他們的價值觀塑造尤其重要,電視等電子設備對兒童生活的滲透,也會讓他們過早的成熟,在教學目的上家長也會讓孩子過早的接受一些學習輔助工具,這個工具的長期使用也會讓孩子在這個渠道獲得大量的外界信息,甚至娛樂信息,對孩子的未來造成一些負面影響。
二、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滲透的心理健康教育還比較少,應該對語文老師進行培訓豐富的心理健康知識,從而應用到教育理念當中,營造和諧的教室氛圍、提高教育質量的觀念。小學高年級語文在小學生心理健康上扮演重要角色,在心理教學方面有其自身的獨特優(yōu)勢,語文獨特的豐富內容知識,可以調動學生積極學習的興趣,對學生的后續(xù)學習有奠定的作用,因此需要借助語文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康的生活觀念,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方面也會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
三、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學的策略
(一)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學氛圍
在教師的教學中,注意學生的認知能力、在情緒樂觀、意志健全、價值觀念,人際和諧、適應能力等問題上進行重點探究,比如老師的親切程度,學生在遇到困難時,老師是否激勵學生增強自信心,而不是敷衍了事。在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生是能學的更輕松和愉快的,只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會更加主動學習主動思考。現(xiàn)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涵蓋的內容更加的廣泛,有語言訓練也有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還有許多心理因素的信息,教師的充分挖掘有利于對小學生心理健康塑造潛移默化的功能,只有以教材為載體,把心理健康融入其中,才能讓孩子明白怎么客觀的去評價別人和自己,把孩子心靈的保護保持下去,讓每個小學生都能勇敢自信的展現(xiàn)自我,能充分恰當?shù)谋憩F(xiàn)自己。
(二)充分利用小學生語文素材
小學生的高年級語文教材在多個方面有具體的廣泛涉及,比如自然、科學、情感等,人物形象的塑造都十分的豐富,有利于陶冶學生的文化情操,在積極正面的品德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教材作為知識和意識的載體,是小學生了解這個世界的重要窗口之一,教材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對學生起到直接的引導,比如高年級小學語文課本講述的偉大人物的生平事跡,都是正面形象的榜樣作用。這些可以潛移默化的對學生人格塑造形成深刻的印象。在發(fā)展促進積極健康教學中,用積極樂觀的方式引導學生解讀生活中的各類現(xiàn)象,及時糾正學生學習上的障礙和自信心的問題,讓學生在學習中理解文章中的思想感情,也是形成健康心理的有效途徑。課堂作為傳播文化的有效陣地,在傳統(tǒng)的授課中,怎么來把握心理健康授課的傳播,課堂的教學時間有限,就需要教師結合教材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機。
(三)豐富語文學習活動
對于小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認識的困惑,這些困惑也會帶有心理上的困惑,在小學高年級里,需要面對升學擇校的問題,讓很多學生產生了自卑的心理,表現(xiàn)為焦躁不安等,這個時候心理健康的發(fā)展尤為關鍵,老師可以通過語文活動帶動學生的樂觀情緒,讓孩子的發(fā)展能夠更加的積極向上,教師可以充分的利用現(xiàn)實情況,來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也可以實行情境再現(xiàn),開展語文活動,把課本中的內容在實際中情境再現(xiàn),讓小學生能更好的理解課本所要表達的知識和情感,積極的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我國傳統(tǒng)的優(yōu)良美德。擴展學生的學習層面,做到積極的調整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問題,把學生的個性優(yōu)化,通過課堂活動的開展,盡量張揚學生的性格,通過實踐消除學生情緒的不利因素,老師也要把握住機會,在語文教學中,見縫插針的進行教育滲透,爭取讓心理素質教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確立學生品格塑造
許多學生可能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中,有一些畏懼心理、還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問題,比如在課堂上不敢積極踴躍的發(fā)言,應在日常教學中多多的鼓勵學生,給與學生信心,在批評上也爭取做到善意的批評,維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尊。在學生的創(chuàng)新問題上,鼓勵學生發(fā)展個性,在課本上樹立學習的榜樣,在文章上縱深拓展,得出一些有益的研究,把小學生的心理發(fā)育問題分為類別,做到具體問題具體解決,可以結合時代和經濟的發(fā)展找到有效的心理干預手段,讓心理健康的教學功能越來越凸顯。作文也是小學生宣泄情感的一種方式,在這種師生互動上多聽取學生的心理想法,準許和鼓勵學生發(fā)表不同的意見,加強學生培養(yǎng)和品格塑造,為孩子未來的發(fā)展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結束語
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正是社會發(fā)展深化素質教育的新要求,希望通過本文能夠對讓小學生的教育更加的“以人為本”,學校更關心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總之是讓學生學會得正確看待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夠越走越開闊。
【參考文獻】
[1]許文珍.滲透培養(yǎng).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劑良方——淺議小學語文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J].新課程導學.2011.(17):9-10
[2]周曉夏.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揚州大學.2014
[3]王麗.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16):355-355
[4]吳琛.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思考[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4.(9):405-405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紅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