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利 楊瑩
[摘要]近年來,互聯網金融迅猛發展,催生了大量以“余額寶和支付寶”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互聯網理財對于金融業具有擴大貨幣基金規模、推動金融市場化、提高金融監管水平和培育新型金融業態等積極影響,同時也具有金融風險增大、貨幣基金流動性過快、金融監管空白、抬高了傳統金融的貸款利率等消極影響。從傳統金融業、互聯網金融和金融監管三個方面提出了互聯網理財對金融發展的啟示。
[關鍵詞]余額寶;支付寶;互聯網理財;互聯網金融;傳統金融
[中圖分類號]F830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283(2015)02-0092-03
[作者簡介]王景利(1978-),男,內蒙古突泉人,講師,經濟學碩士,研究方向:計量經濟學;楊瑩(1993-),女,黑龍江牡丹江人,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理論與實踐。
[基金項目]2014年教育部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基于余額寶和支付寶分析互聯網理財對金融發展的影響”(項目編號:201410245012)及哈爾濱金融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資助的階段性成果之一。該項目成員:楊瑩,林洋,王立偉和張健。一、引言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互聯網與金融經濟的相互碰撞,產生了新興且便捷的支付產品,它們改善了人們的消費和生活方式,例如余額寶和支付寶。余額寶是支付寶和天弘基金合作的產物,它的吸金規模之大與速度之快,給傳統金融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貨幣基金。然而,自2014年3月以來,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文件叫停二維碼、虛擬信用卡等各種網絡支付業務,《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草案在網絡上的廣泛傳播,以及國有四大商業銀行均下調了支付寶的快捷支付業務的額度且還規定每月最高限額等,這一系列的政策與措施都將矛頭指向了余額寶和支付寶,于是在金融甚至經濟領域關于是否應該取締余額寶和支付寶展開了激烈的爭論,而且正朝著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之間的辯論演進。
二、互聯網理財對金融業的影響
(一)積極影響
1有利于擴大貨幣基金規模
余額寶號稱網上的“儲蓄罐”,主要原因是它的門檻低(以一元起),利息日結算,收益率高達676%,是銀行活期存款利率的193倍,這樣滿足了社會大量散戶周期短、收益高的需求。因此,自從2013年7月開始至2014年2月截止,余額寶貨幣基金規模達4000億元,在短短的8個月內,貨幣基金規模從3038億元增加到約10000億元,大約占中國貨幣基金總額的34%,可見,互聯網理財產品有利于提升貨幣基金的規模和速度,解決了貨幣基金企業融資“時間長、利率高且難度大”的難題。
2有利于推動金融市場化進程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明確提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意味著貨幣市場也不例外,在貨幣基金市場上,貨幣基金通過利率的市場化使資金能夠得到合理的配置和充分的利用,有利于提高貨幣基金的使用效率。由于余額寶相對于傳統金融業具有融資成本低、收益率高、流動性和靈活性較強等優勢,使得大量用戶將自己的銀行活期存款提取出并轉移到自己的支付寶旗下的余額寶中,提高了貨幣基金的流動性,緩解了貨幣基金過多的滯存于金融機構而造成的資金浪費,同時也打破了金融機構獨家壟斷全社會大部分資金的格局,以余額寶為代表的互聯網理財產品的出現使得傳統金融機構面臨著競爭風險,由于競爭促進了利率市場化,因此以“余額寶”為代表的互聯網理財產品的出現推動了我國金融市場化進程。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利率的市場化真正實現,最終的結果是余額寶的套利空間會消失即金融機構與余額寶的利率相等,但是這種消失只是暫時性的,兩者為了搶占貨幣基金的市場份額,必然展開新一輪的利率之戰,如此循環下去,最終會促進貨幣基金得到優化配置和充分利用。
3有利于提高金融監管水平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借助于互聯網而產生的各種新型理財產品不斷出現,以“余額寶”為代表的互聯網理財產品便是典型例證之一,在當今這個創新的年代,各行各業都在盡最大努力進行研發和創新,當然金融業也不例外,金融在發展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這種互聯網理財金融的發展對金融監管也提出了更高標準和要求,傳統的金融監管法規原則及條例有些空白或不完善,需要金融監管機構重新思考和審視目前互聯網理財給金融發展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找到傳統金融的優勢和劣勢以及互聯網金融的優勢和劣勢,保證二者求同存異,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這是金融監管機構的職能,要充分發揮金融監管的重要作用,達到其為金融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的神圣使命。
4有利于培育新型金融業態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余額寶”為代表的互聯網理財產品的出現不是偶然現象而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互聯網理財產品不是洪水猛獸,而是新的技術平臺和新的理念和策略,互聯網理財不可能顛覆根深蒂固的傳統金融業,但是會倒逼傳統金融業進行改造、優化和升級,培育新的金融經營業態。傳統金融業應吸收和借鑒互聯網金融的優勢與自身特有的優勢相結合,形成更優的金融發展業態,促進現代金融業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邁進,保證金融業快速、健康和穩定發展。
(二)消極影響
1互聯網金融風險越來越大
(1)余額寶作為貨幣基金,自身就存在系統性風險。余額寶的本質是幫助用戶進行基金支付的第三方平臺,它與金融機構發售的基金產品一樣,高收益必然伴隨高風險,并不是大多數用戶認為的只賺不賠的最佳理財產品,因此提醒用戶一定要警惕貨幣基金的收益風險。
(2)余額寶存在潛在的金融監管上的政策性風險。由于證監會監管方面的限制,余額寶作為第三方支付公司不能代銷基金,作為支付寶旗下的余額寶在整個貨幣基金鏈條上只能充當支付的角色,而真正的貨幣基金直銷者是天弘基金,可見,余額寶在貨幣基金銷售方面實際上是在打擦邊球,從監管法規來看,余額寶既不違法也不合法,屬于監管的灰色地帶,一旦金融監管部門的監管范圍輻射到灰色地帶,余額寶必然面臨著被叫停的風險。endprint
(3)余額寶搶占了銀行的貨幣基金市場份額,面臨著銀行的競爭性風險。由于支付寶的支付體系構建于各大銀行體系之上,當余額寶的吸金規模和能力對銀行構成威脅時,銀行必然聯合起來一起攻擊余額寶,目前,余額寶的吸金特征與銀行的吸收存款業務相類似,二者已經形成了競爭關系,各大銀行必然通過控制自己的平臺來摧毀余額寶的根基,達到徹底封殺余額寶的目的,使余額寶面臨著災難性風險。
2貨幣基金流動性過快不利于金融業健康發展
以“余額寶”為代表的互聯網理財產品以其特有的貨幣基金流動性快為特征,滿足了大量資金少的散戶一方面追求高額的利息,另一方面貨幣基金使用便捷靈活的愿望,這對于大量小額散戶短期內是有利的,但是在貨幣基金總額不變條件下,依據費雪方程式可知,貨幣基金流動性過快,必然會導致物價水平上升,實際貨幣供給量減少,進而導致利率上升,進一步加劇了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之間的矛盾,造成金融業內部矛盾不斷升級,在金融監管不及時或不到位的情況下,金融業很難健康、穩定、快速發展。
3互聯網理財金融監管尚處于空白
互聯網理財作為一種新型金融經營業態,它與傳統金融業的最大不同是不成熟,最重要的是在目前金融監管條例中沒有對其專門進行監管的法律規定,且互聯網理財發展又非常迅速,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它的發展對傳統金融理財產品的銷售造成巨大沖擊,形成理財產品一邊倒的格局,不利于理財產品在金融業內平衡穩定發展,最終必然會擾亂金融市場秩序,金融業的發展道路上必然會受到更多更大的障礙或阻力。
4互聯網理財提升了傳統金融的貸款利率
以“余額寶”為代表的互聯網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保持在5%以上,而傳統金融中的老大即商業銀行的活期存款利率僅為035%,五年期整存整取的利率才為475%,可見,兩者收益率的差距相當顯著。這也意味著在吸金競爭力方面的相差懸殊,互聯網金融理財給傳統金融帶來了巨大壓力與挑戰,在央行不干預的條件下,傳統金融業若不轉型且不影響其利潤率的條件下的唯一辦法就是上調存款利率,這樣會造成貨幣貸款額需求量顯著下降,傳統金融機構貨幣滯存增加,貨幣市場流通不暢,極易引發新一輪的金融危機甚至經濟危機,不利于金融業的健康發展,這一點一定要引起金融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
三、互聯網理財對金融發展的啟示
(一)對于傳統金融業的啟示
由于互聯網理財產品剛剛起步,短期來看其對傳統金融業的發展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但是長期來看,如果按照目前速度發展下去,可以預見它對傳統金融業發展的影響是巨大的,我們以“余額寶”為例來分析互聯網理財對傳統金融業的啟示。應警惕互聯網理財的“長尾效應”。長尾效應認為所有非主流的市場累加起來就會形成一個比主流市場還大的市場。由于傳統金融業,尤其銀行業以其活期存款利率低,貸款利率高而聞名,加上傳
統金融堅持“二八定律”原則,認為80%的利潤是由20%的大客戶帶來的,不愿意為小微客戶提供服務,這就給互聯網理財企業“吸存”大量小額散戶資金創造了條件,近期各大商業銀行也意識到了競爭壓力,正在轉變傳統壟斷經營的觀念,開始重視互聯網金融的“長尾效應”,例如廣發銀行與易方達基金公司合作推出“智能金賬戶”和“快溢通”業務,智能金賬戶的利率高于活期利率。在未來,傳統金融業一定要和優秀的基金公司合作,為客戶提供更安全便利且收益率高的短期理財產品,將自己的優勢與基金公司的優勢相結合,取長補短,共同開展業務才是正確的發展道路。
(二)對于互聯網金融的啟示
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互聯網理財也不例外,這就提醒理財用戶要提高對互聯網理財的警惕性,與此同時也要求互聯網金融公司加強自身誠信建設,最好實現資金運行信息公開透明化,不要忽悠廣大用戶,雖然互聯網理財收益率較高,但是一旦誠信問題受到質疑,那么會受到毀滅性的打擊,這一點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同時要注意防范網絡風險,由于互聯網理財的一切手續或程序都是使用互聯網按照指定命令借助于第三方支付平臺來進行傳輸和轉換數據信息,這些數據信息的安全性非常重要,因為通過掌握這些信息可以把握一國經濟情報,這直接關系到國家金融信息的安全與金融業的穩定運行。
(三)對于金融監管部門的啟示
金融監管部門的職責是保證金融市場健康穩定發展。這就要求一方面面對著互聯網金融理財的快速發展,金融監管部門要及時研究制定監管的法規條例,重點完善監管體系,守住風險底線,對其進行適當的引導與監管。規范有時也是一種保護,是為了其更好更快的成長,保證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也要求金融監管部門對傳統金融業的經營理念進行改革或轉型升級引導,意識到競爭壓力,不斷提高業務水平。當二者競爭矛盾升級時,金融監管部門要成為它們矛盾消除的調節器,達到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競爭與合作并存的雙重效果,實現他們之間求同存異,相互融合,互惠共生,共同推進金融業整體科學、健康、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詹晶余額寶對我國金融業深化改革加快轉型的啟示[J]特區經濟,2014(6):20-22
[2]莫易嫻,曾祥箐互聯網金融對銀行理財產品的沖擊與對策[J]新金融,2014(6):44-48
[3]吳楠余額寶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及其應對策略[J]法制博覽,2014(7)(中):24-25
[4]劉偉毅互聯網金融:大數據時代的金融革命[M]中國經濟出版社,2014
(責任編輯:馬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