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嵐
摘 要我國高校自從擴招以來,每年都大量畢業生走出大學校門,就業形勢日益嚴峻。而高職類學校的畢業生,相比于普通大學的畢業生而言,就業劣勢是顯而易見的。由于大學生缺乏相應的法律知識,維權意識也較為淡薄,社會經驗更是稀少,在就業競爭的壓力之下,很多高職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難免遭受侵權,這給畢業生本身及其家庭和社會帶了諸多危害。本文就高職畢業生就業過程中,就業權益如何能受到保護進行了探討,目的在于給高職畢業生提供一些策略和建議,更好的維護就業過程中遇到的侵權問題,以法律的手段保護自己的就業權益。
關鍵詞:高職院校 畢業生 就業 權益保護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6(b)-0000-00
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需要更多的符合型人才來建設,因此我國在高等教育的改革中,進行高效擴招的政策。高等教育的不斷深入,使得高校為社會輸送了大量高端技能型人才,進一步推動了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但是高校擴招帶來了近些年畢業生數量的猛增,使得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倍增。普通院校的高校畢業生面臨的就業壓力較大,但是高職院校畢業生由于其自身的劣勢所在,就業壓力更為巨大。惡劣的就業環境導致了高職院校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屢屢遭受侵權和就業權益難以維護的現象。如何保護高職畢業生就業權益,是本文要探討的主要問題。高職畢業生由于高考之后錄取的成績較低,其自身的綜合素質稍顯欠缺,在學制三年的學習過程中,學校的辦學方向傾向于技能和技術的提高,因此,高職畢業生學歷層次和知識范圍本身相對較低,在就業時其整體的競爭力明顯低于普通本科生。由于畢業生基于就業和盲目就業,給自身的權益保護埋下了隱患。另外,高職畢業生由于自主學習能力的相對不足,很多學生缺乏自我完善的動機和主觀意識,對就業方面的法律知識不甚了解,尤其是對《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等法律不完全熟悉,也是就業是權益無法受到保護的原因之一。第三,社會經驗的欠缺使得學生在就業權益受到損害時,顯得慌亂無措,很少想到以法律規范來切實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因此,高職畢業生就業權益保護是全社會都要關心和探索的問題。
2. 高職畢業生就業應有的權益
高職畢業生作為畢業生的一個重要的群體,在就業過程中,其相應的權利應該受到法律和就業單位的保護。根據目前就業規范的相關規定,高職畢業生應該享有以下的就業權益。
2.1 獲取就業信息的權益
就業信息足畢業生擇業成功的前提和關鍵,高職畢業生只有在充分占有信息的基礎上,才能結合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用人單位。因此,作為用人單位,有責任和義務將就業的全部信息清楚明了的畢業生,以便畢業生在信息對稱和透明的情況做出選擇。
2.2 畢業前的就業指導
作為高職院校的就業部門,有責任在學生就業之前,給學生開展定期的畢業前就業指導講座或者課程,學生有權從學校接受就業前的就業指導,學校的就業部門要通過上課或者講座的形式為學生安排就業前的法律規范指導,安排專業教師對畢業生進行就業指導,內容包括向畢業生宣傳畢業生就業時遇到的具體問題,幫助他們準確定位,合理擇業。
2.3 被推薦的權利
畢業生就業前學校有責任為學生提供較為可靠的就業單位,并且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推薦。學校和用人單位,作為公對公的企業或視野單位,為學生的就業權利進行保障。用人單位要保證給學校提供透明真實的用人條件,而學校也要真實有效的為單位推薦優秀的人才。因此,學校和用人單位的負責,才是對畢業生就業最大的權益保障。
2.4 學生自主的選擇權
根據我國教育改革的相關規定,實行招生并軌改革的高校畢業生有權利自主選擇就業崗位,在國家就業方針、政策指導下自主擇業。高校畢業生的條件只要符合國家的就業方針、政策,畢業生可以自主地選擇用人單位,學校、其他單位和個人均不得干涉。這就是說,高職畢業生的就業是自主的,雙向選擇的,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可以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于畢業生。強迫畢業生到某個用人單位是學校對畢業生的一種侵權行為。畢業生可結合自身情況自主與用人單位協商,要求學校予以推薦,直至簽訂就業協議。
2.5 被公平對待的權利
用人單位和畢業生的雙向選擇應該是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礎之上的。用人單位錄用畢業生的過程中,要做到一視同仁,不可以以學校的名氣定性,而應該以畢業生自身的特長和學識為評估是否被錄用的條件。但是當前高職畢業生的公平錄用權利被侵害的最為深入,尤其是性別的歧視,導致了女性畢業生就業的難度遠遠高于男性畢業生。公平受錄用權是畢業生最為迫切需要得到維護的權益。
2.6 違約及求償權
用人單位、學校及畢業生三方在自愿自主的情況下,簽訂了就業協議,那么任何一方不得隨意更改或者毀約。但是畢業生侵權的問題就在于一些用人單位隨意毀約,那么畢業生就應該依照相關的法律條文進行違約賠償,畢業生有權要求對方嚴格履行就業協議,否則用人單位應對畢生承擔違約責任,支付違約金,畢業生有權利要求用人單位進行補償。
3. 高職畢業生就業權益現狀
目前在高職畢業生就業的過程中,由于就業法律法規不健全、用人單位的觀念、就業權益救濟渠道不暢等原因,高職畢業生就業權益受到侵犯的情形屢見
不鮮。CCTV與智聯招聘網對大學生就業權益保護問題進行了網上調查,結果顯示,有74%的求職者遭遇過正當權益被侵害事件。
3.1 就業歧視
從筆者設計的調查問卷可以看出,高職畢業生就業中的歧視現象嚴重,主要是戶籍歧視,占約45%以上。另外,性別歧視現象較為嚴重,有關調查顯示:55.8%的女性學生可能會遇到性別歧視的問題, 63.7%的女生和47.6%的男性學生也同意女性學生在就業時會遇到被歧視現象。另外,畢業學校歧視也較多,60.2%的高職畢業生認為,由于學歷較低,容易被就業單位拒之門外,在學歷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劣勢。其他一些歧視包括身高和外貌歧視、健康狀況歧視、婚姻狀況歧視、血型星座歧視等。endprint
3.2 用人單位違反就業協議
其次,高職畢業生在就業中由于對勞動合同知識的欠缺,導致了很多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無條件地延長試用期并且不按照規定支付相應的工資待遇。還有一些單位收取各種名目的押金、培訓費。一些不規范的企業甚至限制畢業生的人生自由,從事非法活動。第三,用人單位隨意違約或不兌現用人協議書的條
款。由于大學生就業困難,很多用人單位處于強勢地位,所以在簽署就業協議時出現霸王條款,或者隨意更改協議內容等。對于協議中的工資待遇或者福利不予
4.高職畢業生就業權益受侵的原因
高職畢業生的就業權益之所以受到如此多的侵害,是因為整體的就業環境,法律保障體系,學校及學生個人自身的因素綜合造成的。
4.1 就業環境
高校的擴招致使大學畢業生人數的劇增,導致了整個就業環境的惡化,在就業時尤其是高職就業生處于相當劣勢的地位,用人單位的強勢,使得勞動關系中出現了不平衡的顯現,畢業生就業權利的侵害就很容易發生了。高職畢業生為了就業,屈就于一些用人單位的霸王協議或者隨意毀約,一些單位為了節約成本,在在勞動者試用期即將結束時,用人單位便以各種理由辭退畢業生,形成了一些就業陷阱。還有些用人單位以“高薪”為誘餌招錄高職畢業生,但在進入企業后,高職畢業生卻發現單位不提供任何底薪、不發放任何福利。
4.2 法律原因
國家雖然已經相繼出臺了《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有關法律法規,但是很多用人單位鉆法律的空子,或者無視這些法律法規,導致了大學畢業生特別是高職畢業生無法得到全面有效的保護措施,用人單位在招聘時,以“招聘先交錢”為要求,向畢業生收取各種費用,違反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另外,社會保障的不完善也是畢業生權益遭受侵害的重災區,社會保險購買率低下,簽訂的勞動合同不規范,短期化等,都是侵權行為。
4.3 高校自身的原因
高校對于畢業生的就業前指導工作做得不夠到位,而且學校就業部門也沒有充分利用社會資源,來幫助學生拓寬就業的渠道和范圍,也缺乏換位思考的理念,從學生的利益出發,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自我,進行可行的職業規劃,以及實現自我成長的發展。
4.4 畢業生自身的原因
高職院校畢業生缺乏法制意識,對于高校就業生在就業時遇到的法律條文很欠缺,甚至是無知。學生除了學習之外,很少涉及一些和自身利益相關的法律知識的學習,輕視網絡宣傳及普法專欄,因此,學生自身也要通過案例學習提升他們的法律素養。
5. 我國高職畢業生就業權益的對策及思路
5.1 細化法律制度,保護大學生就業權益
目前,高職畢業生平等就業權在實體法和程序法中規定得都不夠明確,制定細化明確的法律制度來及時有效的保護大學生就業時的權益,使得大學生平等就業,設置專門的機構來監管這些問題。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2027年8月30日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明確規定了“勞動者的平等就業權;實施就業歧視的,勞動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建議制定《大學生權益法》,明確規定大學生就業權益保障,完善現有的《勞動法》,拓寬其對就業歧視范圍規定過于狹隘的狀況,達到充分保障大學生平等就業權利的目的。
5.2 改善就業環境
由于高校畢業生就業環境的惡劣,加上有關法律、法規的不健全,以及社會風氣、舊觀念、舊思想的影響,尤其是高職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的就業權益受到侵害。改善社會整體就業環境,教育大學生學會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才能真正使得大學生在公平透明的社會環境中自主選擇用人單位,快樂就業。
6.結語
高職畢業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中各行各業所需的高端技能技術型人才,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對于當前所存在的高職畢業生就業權益受損現狀,政府、社會、企業、高校、家庭、高職畢業生本人各方面的力量都必須行動起來,共同建立和諧有序的就業環境,確保我國勞動力市場的正常運行,使得高職畢業生為國家的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程榮暉.畢業生違約現象分析及對策思考[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5 (15) .
[2] 陳平.當前我國畢業生就業面臨的問題及其對策田.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06(8).
[3]韓旭,劉俊麗.高職學生勞動權益保障問題研究——以勤工助學及就業為視角[J].法制與經濟,2010(4).
[4]樊文浩,喬瑞堂,王志惠.高校畢業生就業權益保護淺析[J].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4).
[5]高橋,劉春陽,劉敏.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大學生就業權益保護問題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7(15) .
[6]高宏.大學生就業過程中的不公平現象探析[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7(15).
[7]秦自強,王剛.大學生就業指導[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8]盧德炳.關于高職畢業生就業權益及法律保護的思考[J].成都航空職業技
術學院學報,2009(3).
[9]黎建飛.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法律問題[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7(2).
[10]蔣梅.大學生就業權益及其法律保護[J].高等教育研究,2006(10).
[11]姚麗.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過程中的權益保護[J].學問,2009(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