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玲玲
摘要:上好高中生物課是眾多高中生物教師永恒的追求。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和高中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我們必須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學生的具體情況、不同章節教學目標的要求以及教師自身的能力,把教學方案制定得切實可行,這樣,才能把每一節課都上成精品課、示范課。
關鍵詞:高中生物 ?精品課 ? 示范課
當前,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和人們科學觀念的改變,世界各國紛紛開始重新審視科學教育。生物學作為新科技時代的熱點學科,其基礎教育更加迫切需要通過重大變革來提高教學效果。要想把高中生物課上成精品課、示范課,至少要做到以下三點。
一、改變傳統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積極思考
當前,在全國的部分學校中,生物學科的地位被忽視,不論學校領導還是學生,他們都認為這門課程可有可無,因此,學校一旦有了應付上級檢查或者與上課無關的工作,往往擠占的是生物、地理、歷史之類的所謂副科。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任課教師再不去積極地轉變教學思想,學生厭惡學習生物的心理就會更加強烈。
而且,在我國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今天,我們十分有必要正視生物學課程的地位。我們在教育教學中不妨開展一些以“讓學生愛生物,提高生物教學質量”為主題的課題研究,可以將轉變教學方式作為最終目的,把培養學生學習生物學科自主能力、提高生物學科教學質量作為的核心目標。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努力改善師生關系,教師要放下身段,與學生交心,做學生的知心朋友。為了讓學生把自己的想法與教師及時溝通,在課下教師可以讓學生以無記名的方式將自己的一些反思或者想法寫在小紙條上,放進意見箱里。這樣,教師只要打開意見箱,就可以將學生的想法與反思搜集整理。這樣能夠使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更加方便,也更能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
二、打造教師人格魅力,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要讓學生樂于學習某一學科,最為主要的是先讓學生喜歡該學科教師,該學科教師要通過人格魅力讓學生崇拜和信服。在教學中,教師的人格魅力至關重要。教師的人格魅力主要表現為:要有端莊的儀表,要有淵博的知識,要有優雅的談吐,要有樸實的格調,要具備一定的教法理論素養,要具備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一名高中生物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要對高中所有生物教材內容做到全面系統熟練的掌握。教師要對近些年的高考生物試題做到認真鉆研、透徹理解;對高中生物的“兩綱”(教學大綱、高考大綱)做到深入把握、了解吃透;把高中生物知識的考點在課堂教學的點滴中潛移默化。唯有如此,生物教學才會有深度,才會有廣度。
其次,要加強教育科學研究,向教研要質量,通過教研,在備課上下足工夫。備課就要備教材,教師要對教材中每一課的重、難點把握準、把握透,能夠熟練地駕馭教材,對教材中的每一個知識點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備課就要備學生,教師要對每個班級的情況了如指掌,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備課還要備教法,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墨守成規,要敢于打破傳統的教法,能夠以全新的視角充分激起學生未知的欲望。
再次,要追求卓越,不斷地完善自我。新課程標準下的生物教師必須熟悉與生物學專業相關的各類書籍,如《生物化學》《動植物學》《動植物生理學》《人體解剖學》《免疫醫學》等,這些書籍要常備案頭。教師只有做到對這些書籍常翻、常查、???,才能使自己的知識體系不斷地豐富、更新、完善。
最后,要訂閱一些與生物學相關的專業期刊,如《中學生物學》《生物學通報》《中學生物教學》《中學生物教學通訊》等,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把握時代的脈搏,更新自己的“頭腦”,擴展自己的“內存”。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而不從?!笨鬃拥倪@一論斷充分說明,教師的一顰一笑、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學生。因此,一個合格的高中生物學教師必須以更積極、健康、真誠、感恩的態度對待生活,對待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這樣,我們的學生才會健康向上,才會愛戴教師、尊重教師,才會“親其師,信其道”,愛學而樂學。
三、加強生物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
實驗操作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幫助學生認識抽象知識,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使學生能夠進入分析問題、探索規律的狀態。讓學生學會研究科學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觀察、設計、思維、動手等全方面的能力,這也是生物實驗課的終極教學目標。要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教師就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備好實驗課,以提高生物實驗課的質量。它包括實驗的計劃要有周密的制定,實驗材料要有充分的準備,實驗教學程序要有精心的設計。
其次,強化演示實驗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因為演示實驗可以向學生提示所研究問題的發生發展,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和思考,以便形成概念和規律。同時,演示實驗也是學生進行觀察和獲得感性認識的重要源泉,是發展學生觀察力、注意力和思維力的重要途徑。教師在演示實驗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演示實驗的操作要規范、要顧及全體學生、要選擇最佳方案、預測試驗可能出現的偏差、要注意實驗的創新。
最后,注重分組實驗教學,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分組實驗由學生親自操作,獨立完成,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既能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分組實驗要注意:一是分組要合理,即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性格特征、智能特點、操作能力、組織能力等多方面的情況,讓每個學生在分組實驗中都能夠發揮長處,這既有利于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又有利于提升整個實驗小組的實驗能力。二是分工要明確。明確分工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明確的分工可以使小組中每個成員在實驗過程中都貢獻一份力量,既能增強學生參與實驗的積極性,又有利于提高實驗的效率。三是教師要扮演好適當的角色。學生是分組實驗的主導者,在學生分組實驗中,教師既不能喧賓奪主,又不能完全放手。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指導和監督,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順利完成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