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凱
摘要:新的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對寫作教學的要求是:“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教師要通過作文教學使小學生能夠寫一些簡單的紀實作文以及想象作文,而且感情要真摯、內容要具體。然而,實際的作文教學現實卻令人擔憂。本文對小學作文教學進行淺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 ? 作文 ? ?不良傾向
一、小學作文教學存在的不良傾向
(一)有的小學生在思想上存在障礙,暴力化傾向嚴重
受生活環境和個人生活經歷的影響,有的小學生在思想上存在暴力化傾向,其在作文表述中將此傾向表現得更加突出。例如,大部分教師在作文教學之初,都會讓學生描寫生活中的童年趣事,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語言表達欲望,而有的學生在無意中會寫出這樣的話:“我把某個植物用力地踩,以此來解除我的心頭之恨。”還有的學生寫到一些惡作劇的“趣事”。教師看到這些文字,不禁會感到精神緊張,心情凝重:在當前的小學生眼中,所謂的趣事竟是這樣的殘忍!
(二)有的小學生表現得過于早熟,成人化傾向突出
現在的小學生在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下都表現得比較成熟。在作文教學中,有的小學生小小年紀就表現出對社會不滿,甚至憤世嫉俗。例如,有的學生在作文中寫到:“社會如此黑暗,我對生活都失去了信心,對世界充滿了仇恨。”如此成人化的語言讓語文教師看到后感到心有余悸。
(三)有的小學生思想復雜,很早就有了造假的意識
當前的小學生在電子信息的影響下,很少有閱讀的時間,這導致其缺乏基本的語言詞匯積累。一旦要寫作文,學生就感到無所適從,不知所措,要么東湊西拼,要么完全復制。這種沒有原則的摘抄和抄襲讓小學生的作文水平不但得不到提高,而且會影響學生的成長。
二、小學生作文存在不良傾向的原因
(一)受當前社會環境的影響
一些虛假廣告鋪天蓋地,影響孩子的成長發育。由于當前新聞媒體對廣告的真實性缺乏必要的監督和審核,使得一些不真實的廣告隨處可見,讓小學生感到眼花繚亂。另外,現在很多小學生的生活環境就比較復雜,一些成人交往中的世故、陰奉陽違、弄虛作假等不良行為都會影響到學生。
(二)受考試的指揮棒的影響
受考試的影響,大部分學生甚至有的語文教師和家長對作文教學都存在一種偏見,認為作文無非就是考試的一種工具,只要學生在考試中得到了高分,不管采用哪種手段都是正確的。有的教師在平時不注意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只是到了臨近考試的時候讓學生背誦幾篇作文范文,不管考場上考試什么作文題目,都讓學生按照自己背誦的篇目去寫,根本不關心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
三、提高作文水平的策略和方法
(一)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
要想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教師必須要了解學生,要真正走進學生的生活,深入感受學生的心理世界,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師如果單純地憑借想象去指導學生寫作文,就很難發現小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甚至會適得其反。例如,教師在教學生寫人物作文時,要指導學生寫身邊的熟悉的人,這樣,學生才能有話可說,有材料可寫,否則,會使學生感到無所適從,不知所措。
(二)做好作文課程的鋪墊工作
對于小學生來說,寫作文是很陌生也很頭疼的一件事,因為學生不知道寫什么。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作文課前的談話指導,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和學生真誠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要寫作的題材,通過交流去進一步地感染學生,指導學生,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三)注重小學生平時的寫作鍛煉
教師要讓學生通過平時的寫作鍛煉來提高寫作水平。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寫“小作文”,寫身邊的小故事,以此來培養學生寫作的熱情。教師要及時鼓勵和表揚學生,讓學生敢于寫,喜歡寫。學生如果能夠長期堅持下來,效果會非常明顯。
(四)要根據實際情況多批閱少改動
對于小學生的作文批改,語文教師要以經常性的激勵為主,不要簡單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對其進行刪改。在作文批閱中,教師要多提出一些合理性的建議,對于一些不具體的內容要讓學生親自去豐富和補充,以此來提高學生寫作文的積極性。
總之,小學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語文教師要重視小學作文教學,要根據學生的不同發展階段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和策略,積極引導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情感,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宋玉華.如何在小學作文教學中體現創造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9(1).
[2]喬楊.校外小學作文教學初探[J].大慶社會科學,2010(2).
[3]張妙春.小學作文創新的初探[J].科學之友,2010(6).
[4]李劍莉.論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J].青年文學家,2011(2).
[5]王學榮.引領學生愛上寫作文[J].文學教育(上),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