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海霞
[摘 要]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很多80、90后新生代青年進入城市,成為新生代農民工,并為國家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與以往農民工相比,新生代農民工以自我為中心,鄉土意識變弱,注重自身發展。但心理素質較差,自身定位模糊,法律意識淡薄。我國必須對新生代農民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構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堅持以人為本,與時俱進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并采用理論灌輸、榜樣示范、心理咨詢、法律素養培訓的方式提升新生代農民工的自身素質。
[關鍵詞] 新生代;農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問題
[中圖分類號] D230 [文獻標識碼] B
目前,我國在經濟建設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這些都離不開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的群體,新生代農民工。新生代農民工,一個看似很不起眼卻對國家和社會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然而對于數量龐大的新生代農民工的思想政治的教育也需要引起國家的關注和重視,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使其能更好更快的促進社會經濟的進步和國家的發展。
一、我國新生代農民工的概況及思想特點
(一)我國新生代農民工的概況
所謂新生代農民工,指的是那些在1980年以后出生的,出生年齡在16周歲以上,曾接受過初等教育,但不曾接受國家高等教育的而且戶籍屬于農村的,目前已經在各大城市或進行著體力勞動的青年農民工。與老一代的農民工相比,他們是一群富有青春活力的青年,因為年齡的原因,很少做過有關農活一類的工作,接受的教育程度略高,內心希望可以把自己很好的與這個社會融合在一起。
(二)我國新生代農民工的主要思想現狀特點
與以往農民工相比,新生代農民工具有的特點如下:
首先,淡化了鄉土意識,具有強烈的城市認同感。在農民工一代又一代的轉換中,越來越多新生代的農民工思想意識在慢慢地被社會環境所改變。其中最為明顯就是新生代農民工鄉土意識淡化,對城市依賴感增強。由于他們很早就離開家鄉,長期生活在城市,使得他們越來越喜歡城市生活,從而也淡化了對家鄉依賴。
其次,他們以自我為中心。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條件的改善,導致越來越多的新生代的農民工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加上家庭的生活條件的改善,很多的新生代對父母的依賴增強,從而缺乏獨立性,也缺乏群體的意識,以自我為中心,常常對城市人產生敵意。
最后,生活方式的轉變,自身發展的渴望。生活條件的改善,越來越多人不再為自己的溫飽問題而發愁,更注重對精神生活的需求,會注重自身發展,注重提升自身的精神發展。除此之外,他們休閑娛樂和消費行為也發生了變化。新生代農民工在工作之余注重休閑娛樂,追求對生活的享受。同時消費方式也由老一輩的農民工保守消費轉變為積極消費,出去滿足自己吃穿還追求高水平消費,花錢也大手大腳。
二、我國新生代農民工面對的思想問題及原因
新生代的農民工與老一代的農民相比,心理素質較差,心里的承受能力差,當他們面對身邊的困難的時候,容易產生恐懼的心理,又因為自身條件與城里人相距甚遠,容易使新生代農民工產生自卑心理;新生代農民工因為受教育程度不高,與城市的一些高知識分子相比存在很大的差異,自身能力有限,而社會對工人的要求卻越來越高,這也從另一個方面使得新生代農民工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懷疑與否定;自身定位模糊。新生代的農民工因為對自身的定義的模糊,使得他們在當今的社會中很難找到自己的立足點,也很難發現自己的長處和優勢,消極情緒滋生,不利于他們的發展;法律意識淡薄,新生代農民工因為是在農村長大的原因,教育程度不高,與城市人相比,法律意識的淡薄,在他們權利受到侵害時,不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損失得不到補償,這給新生代農民工們的心靈和情感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對他們的思想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除此之外,我們國家對于新生代農民工的新變化及出現的問題,在經濟和政治上并沒有及時的作出調整。農民功在城市中與城市居民在經濟和醫療上存在很大的差別,讓很多的新生代的農民工在充滿矛盾的政策制度下工作,就形成了多遠、復雜的思想。加上經濟政策的轉變使得人們的收入差距越來越大。很多農民工無法追求到自己想要的生活,甚至在經濟發達的城市中立足是很大的困難,這也使得他們在思想上產生抵觸。加上當今時代,由于文化的多元性和復雜性,使得很多的新生代的農民工對他們的價值觀念和社會觀念定義模糊,對其自身發展無法清晰地認識。
三、我國新生代農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
新生代農民工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不利于國家的發展,所以,加強新生代農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有利于激勵新生代農民工自身素質的提高。對農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升和培養他們。對新生代農民工進行思想教育,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政治素養、文明素養,還可以有效地改善他們的思維模式,使他們可以在對事物的認知上得到提高,可以更好地促進他們自身的發展以及為新生代農民工更好地融入社會、融入市場提供了基礎和機會。有利于提高社會生產力。新生代農民工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依靠力量,加強他們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激發他們的創造力,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從而提高社會生產力。
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我們國家一直在致力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而新生代農民工的思想教育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國家應該加強新生代農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改善他們的思想水平和認知。只有這樣,才能使得新生代農民工在當前的環境中可以很好地生存下去,才能實現國家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的目標。
四、我國新生代農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體系構建
因為我們國家人口眾多,新生代農民工的數量龐大。對我國新生代農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體系的構建也相當困難,所以要從實際出發,各個機構齊心協力,全面的、系統的去促進我國新生代農民工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建立。
(一)我國新生代農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構建原則endprint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在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遵循科學的發展觀念,做到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發展為導向,只有這樣,在針對新生代農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機構的建設中,才能更好的去解決新生代農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問題存在的弊端,才能更好的去促進我國新生代農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
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在我們國家的建設中,不僅是對新生代農民工教育的問題,好包括其他一系列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一定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我們的國家是會主義的民主的國家,國家一向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在解決任何問題的時候,只有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才能更好的在社會中立足,才能的到人民的滿意。
與時俱進的原則。在對待任何的問題的時候,一定要遵從與時俱進的原則,不僅是知識針對新生代農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還包括其他的問題,只有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注重與時俱進。才能更全面的去看待問題,去解決問題。才能使的我們所面臨的問題餓到全面的解決按妥善的處理。
(二)我國新生代農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我國新生代農民工的思想教育的內容涵蓋了政治教育的方方面面,其中大致的可以劃分為以下的幾方面的內容,其如下:
公德教化即公共道德教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只有不蹲的去加強農民工公共道德教化,草能更好的去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進行,才能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基礎和保證。
法治教育。我們國家是一個法治的社會主義民主國家,我們每一個公民都應該熟悉法律,去運用法律維護我們自身的合法權益,只有對農民工這個團體進行法制度的教育,才能使得他們學會運用法律的突進去維護自己的合法的權益,保證自己的權益不受侵害。
心理教育。在對農民工進行公德教化和法制教化的同時,也要對他們進行心理的輔導,他們因為子很所面臨的多重困難的阻撓,容易產生極端的心理,這時候就需要對他們的思想進行心里的輔導,只有采用才能舒緩他們的心里的和思想上的壓力,使他們可以更好的生活下去。
五、我國新生代農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堅持理論灌輸。在對農民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對他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灌輸,只有讓他們明白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為什么要對他們進行實施這種教育,才能讓他們真正的明白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的內涵以及作用,才能引起他們的高度的重視,從而達到預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發揮榜樣的示范。榜樣的影響力是非同小可的,尤其是對新生代農民工來說,在他們極度渴望被人關注的心理下,去對新生代農民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在對新生代農民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要注意引用一些榜樣的例子,用那些榜樣的實際去撼動他們,震撼他們的心理,讓他們深刻的體會到思想政治教育所帶來的震撼力,從心理去喚醒他們的思想。
提升法律素養。因為新生代農民工自身教育文化程度的限制以及他們對法律了解不足,使得他們的法律素養也存在著很大的不足,當我們在對他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要努力地提高他們的法律素養,這樣才能使得他們的政治思想更加的全面和完善,才能更好的為建設社會主義新型公民做鋪墊,才能更好的促進實實在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進行。
開展心理咨詢。在對新生代農民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因為他們知識的有限性,他們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難免會存在思想的誤差,這樣更加容易會產生心理的問題,所以,我們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也要注意對他們心理健康的教育,對他們開展專門的心里的咨詢,這樣我們也能夠充分的去了解他們心理的動向,去根據他們的心理特點制定專門的思想政治教育計劃,這樣可以更好的針對他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結語
新生代農民工,作為我們社會群體中的一部分,既是我們社會發展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對我們國家的進步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要認真研究我國新生代農民工的思想存在的問題,加強其思想政治教育,對癥下藥,探索出一套適合我國新生代農民工發展的方法,從而為后來者在此基礎上研究出一套改善我國新生代農民工發展的新路徑,可以更好的致力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設,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努力。
[參 考 文 獻]
[1]李莉.城市化進程中農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農業考古,2006(3)
[2]彭楓.新農村建設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
[3]袁祥花.論思想政治教育對村民自治的影響[J].安徽農學通報,2007(19)
[4]李品貴.全面理解鄧小平德育思想整體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構成[J].中國林業教育,2009(2)
[5]王治奇.鄧小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與原則[J].高等農業教育,2009(4)
[6]王松梅.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的現實困境與解決路徑[J].安徽農業科學,2011(27)
[7]鄧謹,劉淵潔.新生代農民工的思想問題及對策研究[J].寧夏農林科技,2011(8)
[8]趙宇燕.關于新生代農民工弱勢地位的幾點思考[J].農業與技術,2010(5)
[9]陶敏.追求與尷尬:新生代農民工的“城市夢”[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1(6)
[責任編輯:劉玉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