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琪雪
摘要:音樂欣賞是音樂教學的動力基礎,是打開學生音樂之門的鑰匙,是教會學生如何欣賞美的基礎。高質量的音樂欣賞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有助于學生形成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但是,幼兒師范對幼師音樂欣賞的關注度較低,本文主要通過對現代幼師音樂欣賞教學現狀的分析,提出相應的改革建議,進而達成通過幼師音樂欣賞教學促進學生成長成才的目的。
關鍵詞:音樂欣賞;現代幼兒園;改革建議
前言:音樂欣賞就是借助聽覺和視覺的重感官進行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和感悟,進而在頭腦中塑造一定的音樂形象的審美活動。教學大綱中提過:音樂欣賞課能夠擴寬學生的音樂視野,開拓學生的音樂思維,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音樂欣賞理解能力。但是如何通過音樂欣賞教學促進學生成長成才,是目前關注度較高的問題,最首要的步驟就是先對幼師的音樂欣賞教學水平提高重視,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一、現代幼師音樂欣賞教學的現狀
很多幼師學校,在幼師生的學習過程中,只是把一些簡單的音樂知識交給幼師生,并沒有考慮到這些幼師生在進入學校之前的藝術基礎,幼師生并不具備對音樂的感受力,理解能力等基本的音樂欣賞能力,所以幼師學校想要幼師生在一年或者兩年的時間內具備優秀的幼師水平的愿望并不現實,因為,對音樂欣賞能力的基礎不好,所以,幼師學校在教學過程中所組織的有關音樂欣賞的課時并不能夠滿足幼師生的需求。因此,幼師生在畢業之后的音樂欣賞水平也就無法滿足現代幼兒園的需求。
另一點原因就是幼師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學習的內容都是沿襲過去傳統的教學內容和方式,主要以聲樂,彈唱為主,很少有音樂欣賞方面的課程,由于在校學習的幼師生嚴重缺少與外界幼兒園的交流實踐,導致對幼兒教學的主要內容不了解。現代幼兒園的藝術課主要以藝術欣賞為教學內容,以便于在學生的幼兒階段養成良好的審美能力和正確的價值觀。幼師是一個定向的專業教育,因此,要求學校在培育幼師的時候應該緊密的與實際的幼兒教育情況聯系起來,早點參加實踐,盡量培育符合社會的幼師人才。
學生自身對音樂欣賞能力也沒有足夠的重視,覺得在以后的實踐中沒有實際的作用。覺得只要將專業的知識掌握好了,就能夠在日后的工作中大展拳腳。還有的學生覺得,自己是幼兒教師,是面向幼兒進行教學的,幼兒根本沒有對音樂的欣賞能力和認知能力,所以,對于自己是否掌握音樂欣賞的能力根本就不那么看重。
二、如何有效進行幼師課堂欣賞教學
首先,從幼師生的心理層面進行教學,從心里刺激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表現力,音樂邏輯能力和抽象概念。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①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首先,教師應該把握好對作品的講解,言辭要生動,情感要到位,盡量將學生引入到你所講的作品中去,讓他們對作品有一個初步的認知。在與其的討論過程中,觀察他們所感興趣的作品種類,建議從學生喜愛的作品類型講解,這樣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促進其對音樂欣賞的學習和把握。
②準備好教學用具。教師在上課之前應該準備好上課所需的教學用具,保證課堂有序順利的進行,避免因課堂中斷引起學生的反感,影響學生的學習。
第二,培養學生在美學方面的理解,提高其美學層次。作為一個優秀的音樂老師,不僅能夠準確無誤的辨別不同種類的音樂作品,還要求要有能夠鑒賞音樂品質的能力。這就要求學校要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經常給學生欣賞不同風格,不同民族的音樂和交響,協奏樂等以提高學生對作品的分析能力和欣賞能力。
第三,明確音樂欣賞的目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明確音樂欣賞的目的,對所要講解的作品的歷史,內容熟悉,積極解答學生在上課中的問題,盡量使每一節課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三、針對幼師音樂欣賞教學改革的探索
第一,拓展招生渠道,改變幼師生基礎差的現狀。由于幼師生的專業性的制約,幼師學校需要特別招收藝術基礎優良的生源。為此,幼師學校就應該積極主動的擴大生源招生范圍,進行擴招宣傳,吸引更多的優秀生源。并準備藝術測試,針對每批幼師生的具體情況設置課程,以便提高生源的藝術素養和文化素養。
第二,改革教學重點,專注培養幼師生音樂素養。幼師專業教育的改革應當從中國幼兒教育的實際情況出發,改革后的課程方案應該在教學專業化的理念的基礎上進行設置。首先,對藝術課程的結構進行調整,加大對音樂欣賞課程的關注,旨在提高學生的專業藝術修養和對音樂的欣賞能力。本著基礎性與實踐性并行的原則,在優化基礎,強化基礎的基礎上,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有計劃有針對性的組織學生到幼兒園進行實習,觀摩現代幼兒園的教學模式,為日后的工作提供實戰經驗,也為深化學習中的知識點。學校還可以組織一些課外學習,來提升學生們對專業知識的深層領悟和擴寬自身的音樂思維,為日后的工作提供幫助。
第三,建立新型全面的評價體制,激發學生對音樂欣賞的興趣。傳統的評價體制中,知識單一的對學生的音樂基礎,聲樂掌握情況,樂器的學習情況進行單一的評價,并不利于學生對音樂欣賞能力的提高。改革后的評價體制,是根據現代幼兒園的實際需要進行評定的,要求對一個幼師進行全方面的的評價,不僅包括傳統的評價基點,還會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水平,對音樂的理解能力,認知力等等能夠表現對音樂的欣賞能力的表現點。將這些作為一個幼師是否合格的評價標準,而且對于音樂的欣賞能力是否準確、精煉、積極將作為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四,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轉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講解應該更注重學生的理解能力,盡量不用抽象化進行對作品的解釋,還應該多多的關注學生的理解和對作品的情感,遇到思想消極學生盡量及時改正。
總結:對于一個新理念下的優秀教師,就應該積極的提升自己跟上時代的腳步。重點提高學生對音樂欣賞的能力,拓寬學生的音樂思維能力,提高對美的欣賞能力,提高對音樂的興趣,以便學生走出校門時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有一個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汪晶晶. 重視幼師音樂欣賞教學促進學生成長成才[J].成才探優,2014:58.
[2].張世蓮.提高音樂欣賞教學有效性的探索[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014(05):60-61.
[3].張蘭鎖.中學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J].中國職工教育,012:122.
[4].馬燕.在欣賞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欣賞品味[J].藝術科技,2014: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