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穎
【摘 要】基于社會、行業、企業對旅游從業人員的德育要求,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應以課程教學為基準點,以隱性滲透為著眼點,以實踐鍛造為關鍵點,不斷探索專業人才培養新路徑。
【關鍵詞】德育 高職院校 旅游管理專業 人才培養
德育一直是我國高職教育體系中重要的一環。隨著行業發展,旅游人才需求呈現出全新趨勢,一方面高技能、高素質人才奇缺,另一方面畢業生對口就業率偏低,企業員工流動性較大。旅游行業的發展亟須素質較高、功底扎實、具備可持續發展潛力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隊伍。
一、高職院校旅游專業人才培養的德育方向
長期以來,高職院校習慣于將德育智育化,將其作為一門課程傳授給學生。但實際上德育有其特殊的機制,我們應結合社會需求,準確把握人才培養的德育方向。
(一)社會對大學生的道德期待
社會和諧穩定發展需要高職畢業生具備政治道德、經濟道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具有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畢業生作為社會成員,能夠以道德為準繩,管理和約束自己的言行,從而保障社會環境安定團結。
(二)行業對畢業生的道德期望
旅游行業迫切需要學旅游、懂旅游、愛旅游,并長期投身旅游事業的人才,除了理論功底和實踐技能外,實干能力、吃苦精神、職業認同、團隊合作、創新意識等都被納入從業人員的評價指標體系。
(三)企業對從業人員的道德要求
企業的良性發展離不開優秀員工,職業品德、職業紀律、專業勝任能力等都是考核員工的重要依據。旅游產品的特殊性和旅游市場的多變性對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提出了新要求,除了遵守企業規章、工作守則、服務公約、勞動規程、行為須知等,還必須愛崗敬業、誠實守信、依法行事、學習并傳承企業文化。
二、高職旅游專業人才培養的德育要點
(一)以課程教學為基準點
發揮傳統課程教學系統性、指導性作用,既要有培養科學三觀的德育課程,更要有針對性強的職業道德教學內容。如何依據專業特點和行業人才需求進行科學合理的課程設計,應成為旅游專業德育的基準點。
(二)以隱性滲透為著眼點
高職旅游專業人才培養的德育工作應從以課程教學的直接教育為主轉為以向各學科、各途徑、各環節滲透的間接教育為主。道德學習必須有情感上的認同和接納才能內化為個人美德,因此我們的德育應著眼于將職業理想教育、職業道德教育、職業指導、創業教育作為重要內容,并滲透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三)以實踐鍛造為關鍵點
實踐出真知,社會實踐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課堂。以校內實訓、期中見習、畢業實習、社區服務以及各種志愿者活動、素質拓展活動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氛圍中得到鍛造和教育,是將德育教育內化為個人品質的關鍵點。
三、高職旅游專業人才培養的德育路徑
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如何結合高職教育規律和旅游專業特點探索行之有效的德育路徑,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問題。
(一)建構科學的課程體系
嘗試探索“五位一體”的課程體系改革,即融課程體系架構與專業培養特點于一體、融課程內容重組與行業人才需求于一體、融教學模式改革與學生學習特點于一體,融課程考核改革與職業資格認證于一體、融課程評價改革與教師激勵機制于一體。
(二)營造和諧的德育環境
一方面,從校園環境、專業教室、實訓基地等物質因素著手,創造德育的物質環境;另一方面,從學校制度、專業文化、道德風貌等方面營造和諧的精神環境。應重視校園文化、專業文化對學生的引導和熏陶作用,以文化建設促進德育,并從院、系、專業、班級多層級開展德育活動,營造德育氛圍。
(三)打造過硬的師資隊伍
一是要有一支能夠勝任德育工作的教師隊伍。提高德育成效,教師品質和人格乃是第一要義。
二是要通過專業提升和教學評價,對專業課教師提出融道德教育于課程教學的要求,尤其是將旅游職業道德通過典型案例、情景模擬、實訓練習等形式逐漸傳遞、滲透給學生,把旅游職業道德教育貫穿于專業教學全過程,以實現德育和智育的內在統一。
三是通過班主任、輔導員隊伍建設,在日常班級建設和學生活動中,變傳統德育大規模的說教、大面積的宣傳、大范圍的活動、大一統的管理為對學生個體的關愛,幫助學生將外化的教育內化為道德素養。
(四)建立交往式教學模式
第一,實施開放性教學。教學活動不再局限于教室和課堂,而是以課外課的形式延伸到實習基地、報告現場、校園活動現場和網絡空間。
第二,實施平等性教學。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單向性和被動性,不強調教師與教材的權威,教師與學生作為平等的認識主體參與教學活動,信息傳遞方式由單向灌輸轉為雙向對話或多向對話。
第三,實施互動性教學。平等的對話、真情實感的交流在師生之間進行,教師在理解和尊重學生的前提下,傾聽學生心聲,了解其思想狀態。
(五)實施系統化德育考評
一是多元化考評。將教師評價、用人單位評價、社會評價與學生自評相結合,實現考評主體的多元化。
二是量化考評。對德育量化考評的可行性、考核要素和測評體系進行深入研究,以期實現德育考評的客觀性、公平性和科學性,從而避免傳統德育考評過于濃厚的“主觀”色彩。
三是持續化考評。通過實習反饋、畢業生跟蹤回訪等形式,持續考核德育教育的效果。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旅游專業應當積極應對人才需求新形勢,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人才培養模式和德育模式,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駱郁廷,郭莉. “立德樹人”的實現路徑及有效機制[J].思想教育研究,2013(07).
[2]王婷婷.幸福觀視角下高職院校立德樹人的新思考[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1(10).
[3]張文文.旅游專業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問題與對策研究——以重慶市高校為例[D].重慶:西南大學,2013.
[4]趙玉平.強化高校體驗性德育模式的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