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科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把人作為對象的社會實踐活動,它是客觀存在的。現在大學生的思想問題越來越嚴重,本文將通過對現在的教育者與大學生在思想教育溝通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指出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溝通上應該改進的地方,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希望對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者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思想政治 教育溝通 優化策略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溝通的概念及內涵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溝通的概念
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溝通的概念,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觀點和看法。有的認為溝通是教育者對被教育者進行的有目的、有組織性的信息交流以及雙方交互不同觀點看法的過程;有的人認為溝通是為了更好地完成規定好的教育目的,對于特定的教育內容與受教育者進行思想以及道德上的交流。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溝通的內涵
所謂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溝通,體現的是教育者在一定思想的指導下對大學生進行的具有一定目的性的觀念性的指導。包括教育者的思想、情感等都需要傳遞給被教育者,在得到對方的認可之后溝通的活動才得以形成。在與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溝通的時候,教育者要圍繞教育內容對大學生進行主導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從而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溝通中存在的問題
(一)溝通渠道單一
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溝通具有影響性意義的就是教育者與被教育者在交流的過程中信息傳遞的渠道。如果信息傳遞渠道受到阻礙的話,就會直接影響信息傳遞的質量。單一的教學模式缺乏靈活性,對于溝通的效果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導致溝通雙方不能進行及時有效地交流,使學生對思想政治的學習產生一定排斥心理。
(二)過于注重主導地位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直處于居高臨下的位置,使得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思想政治教育溝通一直處于被動狀態。很多學生都不會主動與老師進行溝通,等到老師找到自己的時候才不得以和老師進行交談。正因為在交流溝通的時候,教師沒有放下高高在上的態度,導致無法與學生進行面對面、心貼心地溝通與交流。
(三)教育者自身素質問題
在一些高校,經常會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不是相關專業的人來進行講解與溝通的現象,這也嚴重影響教育者與學生溝通的效果。正因為沒有過硬的專業知識,教育者自身沒有良好的思想素質,也不可能將正確的思想傳達給學生,導致與學生不能進行有效地交流與探討。
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溝通的改善策略
(一)樹立溝通的價值觀
從溝通的定義以及內涵,我們不難看出溝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肩負的重要使命。教育者只有努力做好溝通的工作,才能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以及目標得以實現。作為傳遞信息、化解矛盾的重要手段,只有有目的性地進行溝通,才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接受科學的思想理論。只有樹立溝通的價值觀,才能更好地解決在溝通方面存在的問題,從而推進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提高教育者的自身能力
教育者觀察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著溝通的效果,只有對大學生的情緒以及行為表現進行細心地觀察,才能掌握并了解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只有這樣才能對不同學生的狀態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溝通與交流,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育者所要傳達的內容與信息。教育者不僅要具有一定的觀察能力,還要具備足夠強的分析能力。教育者只有在平時善于培養自己的分析能力,才能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通過認真細致地觀察以及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全方位地分析思考,更加準確地掌握大學生的思想狀況,才能更好地改善交流方式,從而進行更有效的溝通。
(三)提高學生的溝通表達能力
在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溝通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自己需要有過硬的知識技能和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樣也要提高學生的表達以及交流的能力。信息時代的到來,大多數大學生在平時習慣用手機以及電腦進行溝通,缺乏面對面的交流,在語言的表達上經常含糊不清、詞不達意。所以對于溝通來說,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是相當重要的一個方法。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去,從而增強學生在溝通信息表達上的自信心。只有教師和學生的能力都得到提高,才能確保溝通的同步進行,以免出現教師單純地講的情況。
(四)堅持平等原則
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作為主體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不但教師認為這是很正常現象,就連學生也會表示贊同。但是這是很不利于大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溝通的。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時候,一定要遵從平等的原則,因為只有平等才能使大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談論與溝通中去。溝通是一項雙方共同進行的活動,如果被教育者一直處于一個被動消極的狀態的話,溝通就會達不到預期的效果;而且溝通是雙方互相交流、互相補充信息的過程,只有對信息有共同的理解才能達成共識。
(五)情感溝通法
在教學過程中,只有溝通雙方坦誠相待,才能使溝通更加順利地進行,通過感情來進行思想的溝通與交流才能達到教育的真正目的。教育者在教學過程中投入了真情實感才能使學生受到熏陶,從而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思想情感以及精神上的交流。在情感溝通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一定要理解和尊重,學生之所以對教師敞開心扉是因為被教師的情感深深打動。教育者一定要保護好學生的隱私,這樣才能換取學生的信任,才能達到更好的溝通效果。
四、總結
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溝通越來越受到重視。本文通過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溝通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簡單地探討與研究,并總結出優化思想政治教育溝通的策略。不僅要求教師要有過硬的專業技能以及專業素質,還要求學生有良好的表達能力,只有雙方處于一個平等的基礎上才能使溝通順利地進行,才能促進教與學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夏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絡溝通研究[D]. 重慶:西南大學,2009.
[2]谷佳媚.思想政治教育溝通的有效路徑[J].思想政治教育,2009,25(3).
[3]李麗軒.思想品德課堂溝通障礙及其優化機制[J].教學與管理,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