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鋒
【摘 要】英語學科在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英語學科教學也是傳播、弘揚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主陣地。因此,作為英語教師只要善于挖掘,就能在英語教學這片沃土中播撒德育的種子,定能培育出芬芳的德育之花,為早日實現“中國夢”培養德才兼備之棟梁。
【關鍵詞】初中英語;滲透;德育教育
實施素質教育工程就是要培養學生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都得到發展,五育和諧發展是素質教育的本質體現,是學生和諧發展的必然之路?!拔逵敝小暗隆睘槭?,然而,學校教育中由于片面的追求升學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充當了知識的傳聲筒,往往忽略了德育品質的培養。英語教育和德育之間,簡單來說其實就像肥沃泥土中沙粒與水的關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分離。作為英語教師,就要善于在這塊沃土中精心培育,讓德育的種子綻放出芬芳的花朵。因此,英語教師在做好教學工作的同時,更要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努力將德育滲透到英語教學活動中。
一、重視知情意行和諧發展,情感教育中滲透德育
1.激發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要從教學實際出發,運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他們積極學習的心理需要。加強英語教學的活動性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通過游戲、唱歌、比賽、表演等教學形式,可以把學生的認知活動與情感體驗巧妙地結合起來,同時也是向學生進行道德品質教育的極好機會。學習本身是一種艱苦的勞動,特別是英語單詞的記憶,往往是學生學習英語中遇到的最大障礙。教學中,我們不僅要引導學生確立正確的學習目標,樹立不斷克服困難的信心,還要盡可能設置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掌握記憶單詞的有效方法,使其在戰勝困難中萌發出能力、毅力和動力。
2.培養良好的習慣,增強學生的求知欲
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掌握學習方法是一種不自覺的過程,要靠老師的滲透和培養。從學習和掌握英語的角度來說,核心問題是要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英語的良好習慣,這是掌握英語的關鍵。要教育學生在課堂上認真聽老師和同學講英語,回家要聽錄音,培養聽力。在聽的基礎上說,積極參與課堂練習,要養成大膽講英語的習慣,朗讀和背誦的習慣,書寫規范整齊的習慣,運用語言交際的習慣,課后復習的習慣等。良好的語言習慣是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一個重要開端。
二、挖掘英語教學中的德育資源,合理滲透德育教育
1.抓住年齡特點,有效地滲透文明禮貌教育
七年級是初中生英語學習的起始階段,其教學內容一般比較淺顯,多與學生的生活接近。教學中很好的找到德育的切入點和結合點進行滲透。例如“Good morning!”“How are you?”“Hello!”“Nice to meet you!”“Thank you !”“Sorry!”等禮貌用語,是學生學習英語最初接觸的內容。只要利用學生初學英語時的興趣,創設真實的語言情景,在學生進行語言操練的過程中,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既使文道合一,文理交融,又達到了教育、教學融于一體的教學效果。
2.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有效滲透的育人功能
現行教材越來越貼近生活實際,便于學生接受。許多材料中都蘊藏著一定的人生哲理、生活情趣等。我們不能僅停留在教材的表層,而要學會使用教材,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把育人和教學科學有效地結合起來。許多格言、諺語與我們的生活、學習息息相關,它們來源于生活,貼近生活。它們言簡意賅,通俗易懂,便于接受。這樣既強化了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讓學生獲取知識并受到情感態度的陶冶,同時也是新課程目標所要求的,更是我們要追求的。
三、精心組織課堂教學,有機滲透德育教育
1.結合日常用語,進行講文明、講禮貌教育
英語課本里的日常用語,它們蘊含著極其豐富的自然美、道德美。上課時適時地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文明禮貌的教育。如在課堂開始時,要教會學生如何運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以及Hello, Hi禮貌地與別人打招呼,并且要做到言傳身教。早上見面Hi/Hello;每天上課走進教室“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Good morning, Miss …”、“Sit down, please.”下課“Goodbye, class.”、“Goodbye, teacher.”這些親密的用語,使師生之間的感情變得融洽與親密,同時也教育了學生在人與人之間見面時要使用禮貌的用語。
2.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精神
在教學中教師要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例如,在學到China一詞時,要告訴學生:我們的祖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她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有“四大發明”、萬里長城等人類文明的奇葩。通過這樣的教育,學生們心里充滿了民族自豪感。
四、以師愛激發學生的情感世界,樹立德育榜樣
教師要具有敬業精神,要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要用自己的愛來喚起和培養學生對學習的愛,從而引伸到對生活的愛。其實,英語課堂教學不只是語言知識的學習和操練,而是一種溫馨的情感交流、智慧潛能的開發,是師生共同創造精神生活的活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和諧師生關系,使學生在寬松、融洽、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學習的同時,品德得到培養,性格得到完善。
總之,作為英語教師,應自覺掌握和提高德育知識,把德育貫穿到英語教學始終。只要我們下大力氣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做到人人參與,創新方法,常抓不懈,以陽光的心態將德育的種子播撒,就一定能培育我們的學生健康、茁壯成長,并綻放出燦爛的花朵。
參考文獻:
[1]趙書剛.德育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滲透[J].考試周刊.2010年01期
[2]郗玲娜.淺談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現代閱讀.2011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