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潔
摘要:高師院校的舞蹈專業給社會培養了大量的舞蹈人才,隨著目前高師舞蹈專業發展進行的不斷加快,大眾文化教育也在不斷地進行改革,社會大眾對高師院校舞蹈專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提高高師院校舞蹈專業的教學質量,本文主要探討了目前高師院校舞蹈專業的現狀,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高師院校 舞蹈專業 教學建議
一、高師院校舞蹈專業的現狀
目前高師院校舞蹈專業的教育體系基本是借鑒傳統的教育體系,但是高師院校的學生與一般高校的學生存在一定的差異,長此以往,對高師院校舞蹈專業的發展肯定會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一)培養目標
目前一般高師院校舞蹈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要具有創新性的綜合性人才,在舞蹈專業素質方面要具有較強的舞蹈技能和豐富的舞蹈知識,能夠勝任中等學校和高等學校的舞蹈課程,能夠從事舞蹈方面的研究;能夠勝任舞蹈編導、舞蹈藝術管理、舞蹈演員等工作。從中可以看出,目前高師院校舞蹈專業的培養目標基本上是教育類人才和舞蹈表演類人才。但是實際上,目前關于舞蹈專業的理論知識發展不夠完善,舞蹈專業知識人才比較欠缺,因此目前高師院校舞蹈專業的學生基本都是會跳舞,但是關于舞蹈的理論知識知道得非常少,高師院校舞蹈專業的教師基本都是來自舞蹈院校,對于舞蹈的理論知識了解得比較少,因此不利于高師院校舞蹈專業學生的綜合培養。
(二)課程設置
目前高師院校舞蹈專業開設的課程主要有聲樂表演、古典舞基訓、鋼琴課、藝術概論、現代舞創編、舞蹈欣賞、技巧課、芭蕾舞基訓、劇目排練、舞蹈教學法、民族民間舞等等。從中可以看出,目前高師院校舞蹈專業課程主要以實踐課程為主,理論課程明顯比較少,實踐課程一周有時候是8課時或者4課時,而理論課一周1課時。從中可以看出,高師院校舞蹈專業的教學缺乏理論的支撐,沒有對舞蹈專業的學生進行舞蹈文化思維的培養。
高師院校舞蹈專業學生公共基礎課,主要有大學體育、中國近代史、毛澤東思想概論、大學計算機、形式與政策、大學體育等。高師院校舞蹈專業學生的專業選修課主要有舞臺表演、集體舞、專業英語、舞蹈形態學、針灸學、女性心理學、西方經濟學、身韻教學法、音樂欣賞、舞蹈寫作教程等。
(三)教學方式
目前高師院校舞蹈專業教師的授課方式基本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都是教師教、學生學這種單向且單一的教學方式,老師要求什么,學生就學習什么。但是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不能引發學生對舞蹈的興趣,學生對舞蹈缺乏積極性,從而舞蹈專業學生的創造能力也得不到發展。比如:教師在給學生上舞蹈基本功訓練課程時,教師就會告訴學生動作的標準,然后讓學生自己去進行練習,達到相關的標準,這種枯燥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根本無心進行練習,還容易出錯造成受傷。
二、高師院校舞蹈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專業素質不高
當前高師院校舞蹈專業的培養目標基本是為了培養舞蹈教師和舞蹈演員。但是目前高師院校舞蹈專業的教師專業素質不高,教師的專業情意、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都比較欠缺,特別是舞蹈教師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情意,教師沒有與舞蹈專業的學生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道德缺失的現象,只是注意給學生傳授技能,并未真正了解學生的需要;另一方面,高師院校舞蹈專業的教師并未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導致只有技能,但是舞蹈技能沒有相關理論的支撐,導致高師院校舞蹈專業的學生也不了解與舞蹈相關的理論。
(二)傳統的教學內容和方式
目前高師院校舞蹈專業教師基本都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需求來進行教學方式的選擇,導致學生只是一味地學習舞蹈技能,并沒有對舞蹈真正的產生興趣,沒有挖掘學生對舞蹈的創造能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舞蹈是一種藝術,是學生充分施展自己的個性去進行創造,而不是只單純的學習已經有的舞蹈。但是隨著課程改革進程的加快,舞蹈教學也應該不斷地進行改革,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內容和方式。
(三)生源參差不齊
高師院校舞蹈專業的學生水平不齊,高師院校在招生的時候水平就參差不齊,很大一部分學生都是沒有接受過舞蹈訓練的普通高中生,只是經過了短期的培訓之后就進入了高師院校的舞蹈專業,成為了該專業的學生。由此可以看出,普高中生是高師院校舞蹈專業的主要生源,而真正專業的舞蹈生卻非常少。因此,生源參差不齊也給高師院校舞蹈專業的教學帶來了很大的阻力,教學太難就會有很大部分學生跟不上,教學太簡單就會浪費專業舞蹈生的才華。
三、高師院校舞蹈教育改革措施
(一)加強舞蹈理論教育
高師院校舞蹈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舞蹈教師和舞蹈演員,這兩個目標都要求了該專業的學生必須要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特別是舞蹈教師,要成為一名舞蹈教師,就必須擁有很扎實的舞蹈理論知識、過硬的舞蹈技能和扎實的舞蹈教學方法。另一方面,高師院校的學生在文化課程的基礎上比別的學生薄弱,再加上目前沒有重視理論知識的教育,高師院校舞蹈專業學生在舞蹈相關理論上非常欠缺。因此,必須要加強理論知識的教育,結合舞蹈技能、舞蹈教學技能,這樣才能讓舞蹈專業的學生全面發展,提高綜合素質,適應今后工作的變化。高師院校舞蹈專業的培養計劃中應該加入舞蹈教學法、舞蹈理論、舞蹈美學、舞蹈編導理論等等課程,這些課程并不是只是從形式上加進去,而是要從實際上去認識去執行,讓學生好好進行學習和理解,真正達到融會貫通。
(二)加強舞蹈基本功的練習
高師院校舞蹈專業的學生能力水平參差不齊,很大一部分學生在此之前沒有接觸過舞蹈,對舞蹈的基本技能也不了解,因此高師院校舞蹈專業應該更加注重學生基本功的訓練。舞蹈的基本功是學習各種舞蹈的基礎,只有把基礎打牢才能讓他們在學習民族舞、現代舞的時候事半功倍。高師院校舞蹈專業的學生年齡結構比較大,身體的協調程度和柔軟度都比較欠缺,因此舞蹈基本功對他們來說也是有一定難度的,教師在教他們舞蹈基本功的時候,一定要結合學生自身的情況,而不要用專業舞蹈生的要求來對待他們。
(三)結合培養目標進行教學
高師院校舞蹈專業大部分學生畢業之后都進入中小學成為了一名舞蹈教師,針對這種就業趨勢,高師院校應該適度的降低舞蹈技能的難度,讓舞蹈技能更加適合師范性的就業形勢。舞蹈專業的學生畢業進入中小學之后,就主要負責編排文藝節目、娛樂節目比賽,舞蹈編排和編導能力是他們今后工作的中心。因此,高師院校在進行舞蹈教學的時候應該加強學生舞蹈編排和編導能力的訓練,讓學生真正編排舞蹈、表演舞蹈,教師在旁邊給予學生指導,讓他們在實踐中成長。
除了舞蹈的編排能力和編導能力外,高師院校還應該注重讓學生學習舞蹈的教學法。首先應該讓學生了解幼兒園學生、小學生、初中生的身心特點,然后根據他們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小學生及幼兒就進行舞蹈啟蒙式的教學,讓學生學會啟蒙階段的教育方法和舞蹈訓練的重點。舞蹈教學法是一門需要學生親身去實踐的課程,因此教師一定要注意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課上多讓學生自己進行操作,教師在一旁進行指導;另一方面,要安排高師的舞蹈生去中小學及幼兒園去參加教學實習,讓他們在實習的過程中就參與策劃一些文藝節目,把在學校學到的理論在實踐中去加強。
(四)培養舞蹈專業學生的音樂能力
舞蹈離開了音樂是無法存在的,舞蹈的靈魂就是音樂,對音樂的學習能讓舞蹈更好地展現出來。而高師院校舞蹈專業的學生大部分是今后的中小學及幼兒園舞蹈教師,而中小學及幼兒園師資力量比較薄弱,很多舞蹈教師都要兼任音樂教學的任務,幼兒園、中小學目前在音樂和舞蹈方面沒有好的設備,一般教師在授課的時候都是自己一邊彈琴一邊唱歌,因此在高師院校的時候,也應該加強對音樂的培訓。這樣不僅能讓舞蹈專業學生的舞蹈技能更加精進,還能讓高師院校舞蹈專業的學生學習到音樂的能力,今后更好地進行,應對工作中各種突發情況。
四、結語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高師院校舞蹈專業的授課也應該變得更加靈活,要根據每個學校今后學生的就業情況和實際身心發展的特點來進行教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是為了能讓學生全面發展,為今后能更好地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讓高師院校舞蹈專業的學生全面發展是當前舞蹈教學的一種趨勢。
基金項目:
本論文是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的部分研究成果,項目名稱:全人教育理念下高師院校舞蹈學專業教師教育方向課程體系的改革研究,項目編號:2014646。
參考文獻:
[1]王滬川.高師舞蹈專業教學的現狀及其對策[J].體育與藝術教育,2008,(22).
[2]荊玉環.高師院校舞蹈專業教學探析[J].文教資料,2010,(03).
[3]王金霞.高師舞蹈教育專業教學方法的現狀及改革[J].科教文匯,2008,(06).
[4]楊思思.高等師范院校舞蹈專業教學現狀及對策[J].音樂大觀,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