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月
【摘 要】針對當前大學生職業價值觀多樣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職業指導中力度不夠等現狀,從《職業指導》課程的實際出發,探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職業指導方面的運用。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就業指導的必然性,并對在《職業指導》課程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進行了探析。
【關鍵詞】職業指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業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首次明確提出的一個科學命題。命題提出以來一直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廣泛認可。在大學生教育中發揮著主導作用。結合筆者工作的實際,筆者認為,高職院校課程作為思想政治課程之一,對高職學生核心價值觀的養成具有重要作用。根據課堂教學的具體內容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擇業觀,養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職業指導》課堂現狀
大學生就業,歷來是社會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對于大學生自身而言也是涉及個人未來發展的關鍵選擇。當前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絕大多數以就業指導課程、就業輔導講座為載體,通過對就業政策、形勢分析,簡歷的準備和面試技巧等內容,幫助學生提升就業能力。課堂教學出現弱化甚至忽略職業道德內容,學生也普遍更重視求職擇業技巧部分。另外,課堂教學方法單一,缺乏實踐性;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時效性等使得課程失去了養成學生核心價值觀的作用。
在我國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統領,切實加強改進和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職業指導》課程中的具體應用
在授課過程中可以選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成功人物的職業道德事跡作為案例教學,會使學生覺得親切、可信、可感、可模仿,關于文明禮貌、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勤勞節儉、遵紀守法等職業道德基本規范在討論案例的過程中無形中建立,成熟起來,并且在從感性到理性的循環往復中不斷得到升華,從而真正掌握本門課的內涵和精髓,并使其認知、意志和情感發生一番刻骨銘心的變化。職業道德是《職業道德與職業指導》課要求學生掌握的重要內容之一,“百行德為首”,讓學生立業前,通過專業學習和社會實踐,首先學會做人的準則,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培養社會責任感,具有十分重要的社會意義。
發現大學生在就業價值觀上的偏差,我們在就業心理輔導中就要有針對性的注重科學的就業價值觀引導。這就要在概括精辟,寓意深刻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念中尋找方法和途徑。例如一些大學畢業生自我評價偏低,過低估計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水平,過低評價自己的意志力。擇業過程中的行為表現為悲觀失望,抑郁孤僻,不思進取,不敢參與擇業市場的激烈競爭等等。我們在心理輔導中就可以引導學生對于勞動態度進行思考。“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只要是通過自己的雙手踏踏實實勤勤懇懇的工作,都是值得肯定和驕傲的行為。當然,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競爭是實力的競爭,我們學生要想在未來就業市場上處于優勢地位,必須依靠自身不懈的努力,打牢專業基礎是關鍵。
同時我們也應當意識到,大學教育最重要的是讓學生發現自身所擅長的方向。所以,我們在心理輔導中,可以通過“職業興趣六島環游”、“技能成就故事”等團體輔導的方式,幫助學生深入認識自己的興趣、挖掘自身技能、可遷移技能,準確的定位自己,增強自信心。通過生涯人物訪談的實踐活動,學生主動了解感興趣的工作人物行為,幫助學生形成對外部工作世界的清晰認識,消除恐懼心理。
《職業指導》課程可以采用案例教學、學導式教學等方法,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教學內容,更重要的是通過課堂教學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就業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職業指導》課程作為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課程之一,是養成高職學生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