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東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初中物理教學在內容和形式上都進行了更新和完善,而作為物理教學的重要模塊之一,實驗教學受到廣泛的重視。實驗教學在新課改中不僅在內容上進行改變,而且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也不斷創新。以下我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和在實驗教學過程中的發現,談一下如何在新課改形勢下順利開展初中物理實驗教學。
關鍵詞:初中物理;興趣;創新;互動
初中物理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建立完整的理論體系,對于自然物理現象能夠進行理論把握,而且要初步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在實際的操作中使學生掌握所學理論,并且幫助學生通過自己親自動手參與去驗證和發現物理規律等。而實現這個目標的最重要途徑就是開展物理實驗教學,但是我們發現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存在一系列的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克服這些教學弊端和傳統教學思路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內容。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進行改變效果會比較好。
首先,注重培養學生對物理實驗的興趣,這是開展好實驗教學的前提,也是激發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物理實驗學習和操作的重要內在驅動力。眾所周知,興趣是培養學生學習和進步的第一導師,而當前初中物理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學生對于物理實驗不感興趣。據了解,有的學生是因為感覺物理實驗就是例行公事,在上課的時候都是按照老師的要求一個步驟一個步驟的照搬,在實驗之前已經知道實驗結果,并且目的性過強,使整個實驗過程充滿功利性,沒有任何自己的喜悅和感受在里面。鑒于此我認為教師應該在實驗教學中加入問題情境的設置,不要為了實驗而實驗,要關注學生內在的情感需求,讓學生在對某一事物產生好奇的情況下主動進行實驗,從而在獲得結果的時候收獲自信和成就感,從而形成對物理實驗的興趣。
例如,在學習電路設計的時候,在學習了一個開關控制一個白熾燈之后,可以設置問題情境,如果教室里有四個白熾燈,如何使一個開關同時控制它們呢?在問題情境里,讓學生在實際的實驗操作中進行思考研究,這樣比直接讓學生學習完并聯電路之后進行驗證實驗要有趣得多,可以極大激發學生的實驗興趣,經過學生之間的幫助探究,以及對課本的預習會想出設計方法,從而獲得自我確認,培養對物理實驗的興趣。
培養學生的興趣還可以通過整體的學習氛圍和實驗熱情對學生進行熏染,潛移默化地對其產生積極的影響。初中學生大部分對于物理這種發現生活中的規律學科很感興趣,學生每當學會一個物理現象并且在生活中發現其應用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快樂,這就是物理實驗興趣建立的良好開端。因此我建議教師日常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實驗能力和物理操作水平,申請學校開放物理實驗室,定期為學生開設開放性物理實驗教程,供有興趣的學生觀看。通過神奇的物理實驗過程激發學生的參與心理,在整體活躍的實驗氛圍下,學生逐步建立對物理實驗的親和感,從而為興趣的發展鋪好道路。總之,興趣的培養既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教學,也需要教師自身不斷完善教學素質和能力,繼而為學生的興趣發展做好準備。
其次,創新是開展好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要保障,也是新課改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最新要求。物理本身是一門比較科學規范的學科教學,而物理研究的創新發展對于我國綜合實力以及今后經濟的發展都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國越加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而物理教學的實驗教學模塊更加離不開創新。那么如何在實驗教學中建立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其創新能力呢?
第一,教師要改變傳統的物理實驗教學過程。由于我國應試教育的局限,導致初中物理考什么就學什么,而對于不會考的動手操作內容就相對忽視,即使最近幾年開始的新課程教學中,教師為了節省教學時間,提高學生的成績,實驗教學流于形式,只是為了應付檢查了事,導致學生的實驗能力很差,只會做幾種簡單的實驗,對于創新型的題目根本就不會做。因此教師應該走出以分數為主導的教學怪圈,關注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真正使學生學有所得,舉一反三,能夠自主進行知識的遷移,這才是物理實驗教學應該注重的部分。例如在學習密度和體積的時候,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操作,感受密度與體積、質量的關系,激發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并進行探究,從而發掘其創新意識。這樣才是真正為其今后的創新發展負責。
第二,物理實驗的創新教學需要教師和學校的有力配合,一方面學校要不斷更新物理實驗器材,為學生的實驗提供最優良的環境,另一方面教師要及時了解最新的物理研究成果,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灌輸創新理念。例如以物理學家敢于進行新的猜想和實驗的故事為例子來激發學生的探求欲望,鼓勵學生始終以懷疑的眼光對待身邊的理論和知識,相信自己的動手實踐,這樣在實驗教學時,學生才會有創新思維的形成。總之,創新意識和能力是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最后,互動是提高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要條件,也是新課改中提出來的重要教學方法之一,要求實現學生和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全面互動,在實驗過程中形成積極的實驗氛圍和互動狀態,這是在合作教學層面上的進一步深化。
第一,教師要注意參與到學生的實驗過程中來,很多初中物理教師在上實驗課的時候經常缺場,在為學生講完了實驗步驟和流程以及注意事項之后就忙自己的事情,讓學生完全在放任環境下進行,一方面學生缺乏教師的指導,很多不自信的學生根本就不敢動手實驗,另一方面,初中學生自制力相對較差,很容易出現走神以及中途放棄實現的情況。因此教師要積極參與到學生的實驗過程中,及時為學生進行指導和解答,從而促進實驗的順利完成,這需要教師參與互動,以此提高學生的參與性。
第二,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需要教師合理進行小組的分配。互動又區別于簡單的合作,而是學生之間、小組之間的交流與協作,學生就一個問題自由發表意見,提出困惑,從而實現教學的趣味化。另外需要教師在深入了解學生發展特點的前提下,幫助學生積極發揮自己的特長,例如有的學生對于物理理論知識學習的很好,而有的學生比較擅長動手操作,教師可以實現他們的互相幫助和交流,共同完成實驗。
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詳細論述,我發現初中物理的實驗教學既需要方法上的完善,也需要內容上的創新,從而為學生今后的理性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