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影
摘要:目前,受傳統的教學模式的限制,高中美術專業的基礎色彩教學存在著很多的弊端,學生過多地受老師的限制,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自由運用色彩表達自己的藝術思想。高中美術專業是一門較為特殊的專業課程,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針對美術專業的改革也越來越受到不少專家和學者的關注。
關鍵詞:美術專業;基礎色彩教學;教學改革
美術專業是一門比較特殊的學科,色彩教學是美術專業中的基礎課程。在美術中,色彩更多的是一種藝術性的語言,只有掌握了色彩,并能充分運用色彩,學生才能在美術這門藝術中自由地表達自己。愛因斯坦有句名言:“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對于美術專業的學生而言,培養想象力比牢固掌握美術知識和相關理論更為重要。目前,美術專業的教學較多地關注對于專業理論的教學,這與美術專業的精神和培養目標都格格不入,針對美術專業的教學改革已成為趨勢。
一、傳統教學的局限性
高中美術專業一門培養學生審美能力、鑒別能力、藝術修養、創作能力等綜合性較強的學科,要求老師和學生通過共同探索美術的魅力,感受美術中作為藝術語言的色彩,提高其欣賞能力和創作能力。傳統的美術教學未能針對美術專業的特色和重點學習內容進行教學,過于注重對學生的基礎美術知識的培養,輕視對學生的想象力和情感思維的培養,且安排給學生的作業限制得過死,不能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作能力。
二、色彩教學的特點和要求
世界萬物匯聚到繪畫作品中,不外乎是由兩大因素組成的,一個是形狀,一個是色彩。這兩個因素中,形狀往往容易被人們認識,而對色彩的認識似乎較難把握。事實上,色彩包含著很多的信息內容,它具有暗示意味,富含情感,通過暗示與情感向人們傳達著某些深層性質的東西。作為一個美術學習者,不僅僅需要掌握色彩課程的基礎知識,更應該把握色彩學習的本質—— 色彩的運用,如何將色彩表達成美的藝術。色彩之美都是通過主觀的情感性想象感受和挖掘出來的。因此色彩教學應該特別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感受能力與想象力的培養,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作能力。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純度。色調的運用是色彩學習的重點,想象性色彩運用的目的是鍛煉學生運用色調的能力。在色彩學習中,為更好地運用色彩表達抽象觀念,要避開真實的物象。在教學過程中避開真實的對象,可以更好的解放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使其不受事物表象的束縛,自由表達,通過對色彩的本質的關注和訴求,使色彩由不再是表象中的色彩,而變成藝術理念上的抽象性色彩。
風景寫生是色彩課程的一個重點,風景比起靜物寫生難度更大。風景畫一般場面大,元素多,易受天氣時間的影響。要求學生有敏銳的觀察能力,概括、歸納、提煉能力,在時間的安排上是二周色彩寫生實訓,通過教師現場示范,講解,學生作品講評來提高學生的色彩修養與繪畫技巧。風景寫生課程的重點色彩的歸納、色調的處理、氣氛的渲染、筆觸與情緒的表達,而難點是空間關系、色調、用筆、意蘊、氛圍等。風景寫生要求畫面要盡量表達出風景畫的地理特征,季節特征,時間特征,在時間的安排上一般選擇早晨與傍晚的色彩氣氛進行描繪,畫面以小幅練習為主,通過對大自然色彩的領悟,提高色彩的運用能力。在進行風景寫生教學時,應該抓住重點和難點,并加強對學生理解風景意蘊的能力,在繪制中并充分運用知識營造具有美感的意境。
色彩訓練是美術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學生感到難度較大,其主要原因是對色彩的認識不深,基礎練習不多,色彩視覺形象積累少。色彩教學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應該分階段地進行。在分階段進行色彩教學中,應科學合理地安排每個訓練階段的主要內容,運用創意的方法,科學地組織教學活動。色彩訓練可分為限色訓練、色塊對比訓練、變調訓練三個階段。限色訓練的目的是讓學生運用有限的顏色調出豐富的色彩,加深對色彩的理解。色塊對比訓練是讓學生靈活地配置顏色,抓住各種顏色的特點搭配出能給人舒適感和美感的色彩組合。變調訓練是培養學生把握色彩的感性因素的能力,從而挖掘其主觀深層次的感受能力和創造能力。
三、色彩教學改革的方法
(一)發揚民主教學,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課堂上,課堂效率主要體現在學生的參與程度與反應上。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老師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營造出和諧的課堂氣氛,發揚民主的精神,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從參與中找到自信,從成功的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格外注重對學生主觀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輕松的教學環境中自由地感受美術,并自由發揮自己的美術才能。
(二) 轉變觀念,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課堂枯燥乏味的主要原因是傳統的教學方法太過陳舊、古板。因此,為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老師應該轉變觀念。新課改新形勢下的課堂教學應該是快節奏的、靈活多樣的、豐富多彩的,因而美術老師應該靈活運用教學方法,通過對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將課堂營造的更為活躍。
(三)讓色彩教學貼近生活,貼近自然
著名文學家歌德也曾說過,理念是灰色的,只有生命之樹常青。美術正是一門表現生命和生活的藝術。色彩并不存在于灰色的理念中,而存在于鮮活的生命中。美術課程必須擺脫課堂和書本上理念知識的束縛,而應該面向生活。整個世界中無處不存在美術,無處不存在色彩,老師應該讓學生日常生活中發現美和提高審美能力,走進大自然,去理解和感受大自然中的色彩,并將這些感受運用于自己的想想活動和創作活動。
四、結語
美術是一門感官藝術。美術教學中的基礎色彩教學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要求,在進行美術中基礎色彩教學時,要格外關注其他點和要求。讓色彩教學貼近生活、貼近自然是美術專業教學改革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