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亞停
摘要:“道可道,非常道”。很早以前人們就認識到了存在著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知識,這就是“緘默知識”。課堂教學有教師的緘默知識也有學生的緘默知識。通過“緘默知識”的研究如何提高教育效果,是我在教學中的一些體會。在中學生物學教學過程中,緘默知識與顯性知識之間其實存在著“銜接性”和“連續性”。情景體會、實驗操作感受、想象等緘默知識對顯性知識的學習起到一種基礎、輔助和向導作用,也可能干擾和阻礙與顯性知識不一致或相沖突的作用。挖掘課堂緘默知識會更有效地對學生顯性知識的學習和運用起引導和支撐作用,進而實現課堂教學效率、效果、效益的最大化。
關鍵詞:緘默知識 ;高中生物; 高效課堂
一、緘默知識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一)緘默知識
用書面文字或圖表、數學公式等來表達的,稱為“顯性知識”。不能系統表達的知識稱為緘默知識,也稱為“隱性知識”。緘默知識具有非邏輯性、非公共性、非批判性、情景性、文化性、層次性、優先性。緘默知識有三層:無意識的知識、能夠意識但不能用言語表達的知識、能夠意識且能夠用言語表達的知識。
(二)“應用緘默知識”
即“建立于緘默知識”,指在學生原有緘默知識的基礎上產生和解決核心問題;指在核心問題產生與解決過程中激活、檢討、修正及豐富學生的緘默知識;指在核心問題產生與解決過程中促進緘默與顯性知識的作用和轉化。
二、挖掘緘默知識,有效創設教學情景
有效教學情景的創設對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引發學生認知沖突、激發學生探究愿望和創新精神有著重要作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實踐經驗、已有知識的基礎、知識結構等緘默知識,是教師確定教學目標的基礎,也是教師每個課時創設情景教學的向導。課堂教學中的情景創設,還要有靈活性。教師備課過程中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緘默知識,精心預設,靈活使用教學設計,創設開放,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使教學內容在動態、靈活的情景中生成,使學生在最恰當的引導點閃耀思維的火花。例如《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一節教學中,利用窗外玫瑰園和荒地的比較,學生認識到恢復力穩定性強弱與結構有關,“多年后是否一定恢復森林?”學生根據自己對周邊環境了解的緘默知識,猛然意識到生態系統恢復還與水分等因素有關,引發學生對環境問題的思考。通過挖掘教師和學生的緘默知識創設情境,提高了教學效率,獲得良好效果。
三、基于實驗操作感受,設計實施學習活動假說演繹法,科學家正是借著預設、信念、判斷等緘默知識的力量,才有新的科學發現,提出新的科學知識。高中學生已具有一定的知識、生活實踐技能,這些緘默知識是教師進行探究性教學活動的基礎,教師大膽放手讓高中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落實三維目標。
(一)利用教師緘默知識設計好探究性問題
教師根據自己對教材的分析,對學情的分析,對探究性活動實施的經驗等知識,設計適合學生基礎的問題,問題要具有驅動性、啟發性、自主性,問題能體現科學的探究過程和思維方法。例如《酵母菌呼吸作用方式的探究》問題設計:1.誰吃過酸饅頭?2.為什么酸?3.哪來的二氧化碳?4.發面時加入什么微生物?5.請你敘述酒醅的做法。6.酒味哪里來?7.酵母菌呼吸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對比中,你想探究什么問題?學生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有能力根據自己問題設計,操作實驗,合作探究。
(二)挖掘學生緘默知識,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過程中,體驗過程,分享成果
上述內容的實驗過程中,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參與實驗操作,相互糾正疏漏,分析討論失誤,分享成果,總結結論。在40分鐘教學中,知識和技能得到了提升,團對合作精神得以升華。在這個過程中,原有的隱形知識明朗化了,又形成了新的說不出的感受——緘默知識,取得了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四、發揮想象,化抽象為形象,變隱形為顯性
在教學中,學生常表現為會做不會說不會寫,會操作卻說不出設計的理由。而有些學生答題,敘述能得高分,卻是畫家的媽媽——會說不會畫,高分低能。通過實踐活動領悟和獲取必要的隱性知識是從顯性知識到隱性知識的過程,直接體驗的過程是從隱性知識到隱性知識的,同時還是一個使隱性知識顯性化、符號化、表達能具體化,從而得到檢驗、修正與利用的過程,從隱性知識到顯性知識升華的過程。會說不會做是顯性知識不能很好的轉化為隱形知識的體現,會做不會說是隱形知識不能很好地轉化為顯性知識的表現。因此,在生物教學中,教師要用準確,生動的語言,豐富多樣的多媒體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化抽象為具體,把隱形知識顯性化;鼓勵學生通過實踐的方式或親身參與的方式,去學習和獲取對他們的成長與發展極為重要的個人實踐知識,把明確知識內化。進而實現課堂教學效果的優化。
五、重視學生緘默知識,運用多元化評價
在教學評價中,應突出“個性化”的標準,因為真實衡量和甄別學生認識能力和水平的不是他們對靜態教材知識的記憶、再現和簡單應用,而是他們從自己的緘默知識出發對靜態教材知識所進行的動態理解、闡釋、批判、綜合和創新。因生活境遇的不同,學生之間的緘默知識和緘默認識模式總有不同。這種不同從根本上決定了他們對于教材知識的理解、闡釋、批判、綜合和創新有著個性化的色彩。因此,突出評價中的個性,讓每個學生在總結性考試中不僅能夠答出正確答案,而且還能圍繞著問題發揮自己的認識,有助于他們認識能力特別是知識創新潛力的提高,有利于以后課堂學習中學生的發展,教學效果的逐步提高。
總之,利用教師緘默知識,精心備教材、愛心備學生、用心備教法,彰顯教師教學智慧,精心創設課堂教學;應用學生緘默知識,使學生體驗學習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學會、會學、樂學,落實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是廣大教師追求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