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軍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不斷增強。“生態”一詞已經成為了近些年來不斷提及的名詞,生態學已經進入到各行各業,其特征正如自然界的“生態”所追求的物種多樣性一樣,以此來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幼師物理課堂教學中加入生態學,有助于幼兒教師在物理教學設計中幼兒活動的科學化,進而可以促進教學理念的轉變,有助于教師、學生、環境三方面的協調發展。可以促進互動、和諧的課堂氛圍,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課堂。
關鍵詞:幼師;物理教學;生態化;教學策略
一、生態化教學的特征
(一)開放性和發展性
生態化教學的開放性主要體現在教學中與自然環境的聯系跟交流,有利于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以及人文多方面的交流,這種開放性還打破了傳統的教學缺陷,可以增強學生跟老師之間的互動,可以讓教師了解到學生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而使課堂效率得到提高。生態課堂不僅僅是具有開放性,同時也兼具很強的發展性,可以讓學生不在關注的是單一的書本知識學習跟考試分數,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生命的進程,在學習中感受到成長跟學習的快樂。
(二)整體性跟動態性
生態化的本體特征就是一個有機整體的和諧發展,而教學的生態化可以讓學生、教師跟課堂氛圍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促進各個方面的良性發展,而教師跟學生作為課堂生態系統的主體跟課堂環境所組成的一個有機的整體,具有各自的運行法則,各個要素之間時時刻刻有著動態的交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課堂的事物。
(三)創造性跟個性的發展
當今社會的競爭不在是單純的人才競爭而是創新型人才的競爭,所以在教學上教師應該把學生創造力的培養作為一個重點,在生態化教學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可以激發學生在各個方面的潛能,使學生對于知識的追求充滿熱情,而知識的豐富有利于學生的創造力跟個性的雙重發展。
二、生態化教學在幼師物理教學中應用現狀
(一)形成人文生態壞境
就幼師這個職業而言,主要還大部分是女性,她們的思維方式還是比較感性,而物理教學中對理性思維的要求對于幼師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而生態化教學的運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幼師的一些難題,同時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鼓勵,可以讓學生跟老師共同進步與成長形成良好的人文生態環境。
(二)形成自然生態學習環境
對于幼師而言,知識跟能力的培養都是為了今后的教學做準備,具有接受知識跟傳授知識雙重的任務。而幼師生態學習環境的構建可以營造平等、和諧、相互尊重的課堂氛圍,尤其是在物理這種學生學習興趣可能不是濃厚的課程,課堂氛圍將在很大程度影響著學習目標的實現。所以應當充分的運用生態化教學的優越性,從根本上貫徹新課程改革。
(三)形成社會化生態學習環境
自然界的生存法則就是適者生存,所以在學習跟生活中都避免不了競爭,在課堂教學中生態學的引進,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在競爭的環境上成長,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從而增加學生適應環境的能力。
三、幼師物理教學中生態化教學策略
(一)教學方法的策略
在傳統的物理教學中,我們往往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大部分是依賴于老師的講解。傳統的教學模式一般為“學生預習―教師課堂講解―課后復習”。所以,在課堂上運用生態化教學,有利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改善傳統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對物理知識進行探究,從而達到教學目的的同時也能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提高。
教學方法的改善,可以引進先進的教學模式如多媒體教學,系統評價方法,豐富的教學方法可以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增加學生對于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使教師在教學的同時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不斷的學習各方面的知識,增強他們自身的知識素養,從而豐富課堂的教學氛圍,使教師跟學生一起努力向前。
(二)自主學習的策略
在新課程改革中,自主學習一直是我們課程發展的核心內容,而合作學習的倡導,可以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但是在合作中同樣不能完全的拋棄競爭,競爭跟合作一直都是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合作學習有利于好的競爭壞境的實現,有利于創造良好的社會生活環境,培養學生互幫互助的學習習慣。所以,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一方面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讓學生進行自主的交流合作,減少在學習的過程中老師的參與,讓學生自主合作中不斷的成長,讓學生對的學習中獲得更多的社會能力,有利于學生在物理課堂以外其它知識的擴充。
(三)學生個性培養的策略
社會需要全面性的人才但是不能忽視學生的個性的發展。實施教學的根本歸宿是為了使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在全面學習的基礎上使學生的個性得到良性的發展,使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收獲。作為生態個體的學生在許多方面存在差異。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只注重大部分的學生的發展,卻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性跟可接受性差異,以不相同的教學方式來對待每一個學生,這樣的教學可以使每個學生發揮他們所長,針對性的解決學生的問題。因此,教師要樹立“尊重差異,追求個性、寬容另類”的觀念,要承認并適應學生的個性差異,如不同的成就感,學習年齡、性格、興趣愛好及生活經驗;根據學生不同的需要進行多樣化的教學,尤其是對于幼師而言面對的學生比較特殊,學生在這個時期的學習情況可能影響著學生今后的學習跟生活。可以通過學生跟老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讓學生主動地參與課堂的管理,主動的提出自己在課堂中所遇到的問題,老師可以通過對問題的了解,對學生的困難進行針對性的解決,同時,可以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問題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案,改變傳統教育上,教師教學對學生個性發展的抑制性,從而真正的貫徹生態化教學,從而實現課堂這個生態環境圈的和諧發展。讓學生在生態化教學模式的貫徹下對于學習的興趣越來越大。
四、總結
在新課程改革的貫徹下,社會對學生的要求也越來越全面,不僅僅是對知識的要求還有合作精神、心理健康、溝通技巧多方面的提升。特別是對于幼師的物理教學這一塊,因為面對的群體跟學科都是有代表性的所以教學方法的運用將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情況,生態化教學可以使幼師的物理課堂氛圍更加的活躍,可以充分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更加的積極樂觀,為他們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增強學生各個方面的競爭力,有利于學生在生活中更有成就感,成為新一代建設主義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