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泉順
【內容摘要】以往的教學中,初中物理教師往往只是進行知識講解,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知識導向”教學。現代教育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以“能力導向”進行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不僅幫助學生提高物理水平,還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能力導向 初中物理 有效教學
有效教學,從字面上理解就是教師的教學應該有效果、效用和效率。而判斷教師的教學是否有效,事實上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以往,教師在教學中往往以自己為中心,很少和學生進行互動交流,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完全不了解,學生不能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殊不知,教師過分關注教學效果,不考慮學生的能力培養問題,就可能會出現“揀了芝麻丟了西瓜”的大問題。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針對初中物理“能力導向”的課堂有效教學進行分析和探討,希望可以對初中物理教學起到一定的幫助。
一、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幫助學生鍛煉自學能力
教師的教學不僅應該根據課本知識進行安排,還應該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因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以往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只復述課本內容,課本怎么寫,教師就怎么講。這種枯燥的教學環境容易使學生出現厭煩的心理,同時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該從初中生的興趣點出發,在教學中適當結合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充分融入到課堂環境中,并針對課本內容進行自學。
例如,在講解蘇科版初中物理知識第一章“聲現象”知識點的時候,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聲現象”這一章節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聲音是什么”、“聲音的特征”、“令人厭煩的聲音”以及“人耳聽不見的聲音”這幾個部分。教師可以首先分析學生的興趣愛好,比如有些學生喜歡聽音樂,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進行課程設置,首先,播放學生喜歡看的電視劇中的主題曲,使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音樂中;讓學生聽一段大自然鳥啼蟲鳴的聲音,然后讓學生閉上眼睛體會這些聲音;再播放一段預先錄制好的噪音,其中包括車輛的鳴笛聲和工廠的鋸木聲等。學生在聽到噪音之后,臉上的表情明顯有了變化,他們由剛才的享受變成了厭煩。這時,教師再適當引入“噪音的概念”,學生就會主動投入到學習中。
二、結合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初中物理是八年級開設的新課程,所涉及的知識較為抽象,加上學生剛開始接觸到這門課程,可能會對一些物理原理的表達不太了解,往往會覺得物理知識太過抽象,而對這門課程失去學習的自信。而教師缺少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對學生的表現也不了解,使得課堂教學收效甚微。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該結合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按照難度設計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并逐步尋找問題的答案。通過這種方式,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培養。
例如,在講解蘇科版初中物理第六章“物質的物理屬性”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就應該結合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合作探究。該章節涉及到“物體的質量”、“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物質的密度”、“物質的比熱容”以及“物質的物理屬性”這五個方面知識,學生又不知道“密度”“質量”這些概念,由于這些物理知識都很抽象,教師就應該按照難易程度設置相關問題,比如在講解“物質的密度”時,就可以設置“水和酒精如何鑒別”、“鹽水和水怎樣鑒別”以及“刷了漆的銅塊和鋁塊如何鑒別”等問題。想要對前后兩者進行鑒別,學生就需要一步步地對這些問題進行探究,并根據其中的變量在不同的研究中進行適當的變化,真正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初中物理教材中涉及到很多物理理論,這些理論是經過很長時間的研究得來的。而理論知識往往需要和生活實際結合,才能夠體現出其自身的現實意義。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被我們忽視的物理現象都反映了物理理論知識。教師教學中,只是根據書本中的例子進行講解是遠遠不夠的,應該把握生活實際和理論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認識到生活實際的重要性。事實上,可以使學生在學習時從生活的角度切入,對相關問題進行研究,很好地培養自身的實踐能力。
例如,在講解蘇科版初中物理第八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就應該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教學。由于該章節的內容和力的作用相關,教師就應該從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通過生活實際理解抽象的物理理論知識,可以舉出這樣的例子:“大家試著用手拍一下桌子,然后說出自己的感受。”在學生拍完桌子之后,教師就接著講解:“大家拍桌子的那一只手肯定會感到疼,其實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的手是施力物體,而桌子則是受力物體,之所以我們的手會感到疼,就是因為力的相互作用所導致的。”要是學生仍舊不太明白,教師還可以繼續舉例,比如對“船槳往后面劃水,船會往前運動”的例子進行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