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鳳 董穎博
摘要:現階段新課程改革正處于不斷深化的階段,小學教育教學工作在這一過程中,逐步提高對學生管理的重視程度。小學生各方面能力都屬于一種成長與進步的階段,教師需要進行耐心的指導以及教育。學生的心理變化是小學教師在教學管理過程中所必須重點注意的內容,并且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將一種較為良好的氛圍提供給學生進行一系列教育教學工作。本文主要針對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有效途徑進行客觀分析,這對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質量的提升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有效途徑
教師在實際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中,針對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是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實質。在使用合理教育教學方式的基礎上,可實現對學校課堂紀律良好性的保障,促使學生在理想的環境內學習與生活。這不僅可幫助學生實現對學習成績的有效提高,同時也為學生全面發展目標的實現打下堅實基礎。現階段小學教師在工作中面對的主要問題就是,如何針對小學生教育教學管理工作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加強。
一、管理中的問題
現代小學教育更加關注學生的素質教育,重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目前,許多小學在教學中加強了對學生的教育教學管理,但是部分小學在學生的教育教學管理中仍然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
應試教育可以說是傳統教學模式中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尤其是在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以及學習能力,進行考察的過程中也是通過應試教育進行。但是學生其他方面的發展以及綜合素質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呈現出一種被忽略的狀態。
多數教師認為成功教學的標準就是實現對學生學習成績的保障,但是學生教育教學上的管理工作不能獲得理想中的效果。在應試教育以及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學生的創新精神不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發揮,這對學生今后的成長有一定的阻礙。
(二)教師教學水平不夠高
在教學工作中,教師處于一種主體的地位,課堂教學質量會受到多種客觀因素的影響,但是其中最為直接的就是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能力。現階段多數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呈現出水平不高以及思想陳舊的現象,尤其是在教育小學生的過程中不能科學運用現代化的理念,在管理過程中,也存在一種刻板的印象。現代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為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在此種培養方式下的學生并不能實現對這一需求的滿足。
二、怎樣加強管理
(一)創新教學理念
教師為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對教學中不足的改善,需要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實現對教學理念的不斷創新。在引導學生過程中也需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并且使用較為積極的方式進行教育。在考試時可適當的增加考試類型,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學習能力,都是教師應該關注的內容之一。在評價學生過程中絕對不能單純的依據卷面成績進行,而是要保障評價學生的客觀性與公正性。
在某小學四年級的課堂上,教師將班級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布置了當堂背誦兩首古詩的任務,各小組之間進行比賽,某個小組中有一個非常內向的學生背誦古詩的效果不是很好,教師便在全班同學的面前鼓勵了學生,并且課后指導他怎樣在理解古詩的含義上進行背誦,極大地促進了該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該學生的表達能力,實現了對學生的教育教學管理。
(二)提高教師教學能力
教師首先針對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進行不斷提升,這是促使小學生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實現合理性保障的重要前提。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針對自身的專業知識進行不斷強化,并且不斷提升道德素養。在激發學生興趣方面,結合實際以及學生需求,實現對多種教學手段的合理使用。小學教師必須注意增加與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在心靈上成為學生的朋友,為人才的培養做出自己的努力。
比如小學教師可以利用空閑的時間多看一些教學方面的書籍,學習其他教師教學管理的先進經驗,周末聽一些專業性的知識講座,增加自身專業知識,或者參加一些音樂、美術的培訓班,進一步提高自身修養和審美能力,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三)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小學生會在學習與生活中表現出相當強的好奇心,在心理上也會渴望得到關注與表揚。教師在安排教學內容過程中,可充分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而促使教學內容安排的合理性得到進一步提升,這對學生學習熱情的充分調動也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在激發學生大腦潛能方面,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所起到的作用不可替代,并且促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不斷提升。
小學教師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也需要針對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適當表揚與鼓勵。但是也不能嚴格的批評犯錯誤的學生,需要引導學生面對自己的錯誤與不足,幫助學生對自身的缺點進行有效改進。在此過程中,學生可實現對教師期望你的直接感受,主要是在拉近與教師之間距離的同時,大限度的增強自身的自信心。
(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寬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有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小學教師應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能夠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發展自己的個性。同時,教師需要注重自己的語言方式和行為習慣,因為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有著巨大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以身作則,及時為學生解決生活和學習上的困惑。在課后,小學教師可以將一些新聞中和書本上先進的人物和事件為學生進行講述,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結語:教師在實際進行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必須對自身的主導作用進行最大限度發揮。并且在不斷改革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這是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手段,并且鼓勵學生在思維發散的同時對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各種不足進行完善。上述條件滿足后開展的教育教學工作,可實現對正確以及科學教育目標的滿足,為學生今后的成長與發展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