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赟赟


摘 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英語教學中的重、難點,針對以往寫作教學重寫作結果輕寫作過程的實際問題,結合教學實例闡述了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如何利用分為“寫前、初稿、修改”三階段的過程取向模式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寫作能力;初中英語教學;過程寫作法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關于寫作五級目標是這樣要求的:九年級學生能根據寫作要求,收集、準備素材;能獨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師指導下進行修改;能使用常見的連接詞表示順序和邏輯關系;能簡單描述人物或事件;能根據所給圖示或表格寫出簡單的段落。為了有效地完成英語課堂寫作任務,筆者認為基于過程習作法的寫作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英語過程寫作法的特點
過程性寫作最明顯的特征就是注重思維訓練和作者的能動作用。Brown(1994)曾把過程寫作的特點歸納如下:
1.引向最終寫作結果的寫作過程為中心
2.特別重視修改初稿的過程
3.在整個寫作過程中,教師都應該給學生反饋意見,使學生能更貼切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4.整個寫作過程都伴隨著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
過程寫作法之所以是一種值得探究的方法,主要是因為它在教學方面重視以學生為主體,所有的學生都可以參與到寫作的過程中來。
二、過程寫作法在初中英語寫作課堂中的教學原則
1.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
過程寫作課堂的主人應該是學生。無論在哪個環節,教師都應明確自己的角色形象,教師不再是課堂的壟斷者,不再是知識的權威者,而是課堂教學中的組織者、協調者和指路人。只有當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他們才能更有效地內化知識,提高技能。
2.巧妙設計具體寫作任務
諺語說:好的開頭,就成功了一半。在寫作課堂訓練中,一個讓學生感興趣的、有話想說的作文題目可以提高初中生的寫作興趣,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寫作訓練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因此,作為教師應認真思考每一次的寫作任務,創設一定的情境,巧妙設計具體的作文題目,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
3.積極引導學生的互評活動
初中生的學習能力及判斷、評價能力有限。在過程寫作法課堂中的學生互評階段,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的互評,切忌完全放手,否則會導致部分學生亂評或越評越差的現象,而達不到該教學活動應該達到的教學目標。
三、英語過程寫作法實施的基本策略
1.寫前階段
寫前階段常用的方法有:提問法、辯論法、信息收集、查找資料、范文賞析等,但關鍵是教師要循循善誘,想方設法打開學生的寫作思路。在學生對寫作內容有了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后,教師還可讓學生用蜘蛛形表格、線形圖等方法,把這些觀點、想法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表達出來,以便理清思路,形成文章的框架。
2.寫作階段
(1)審好題。明確寫作任務及要求;明確人稱、時態、詞數要
求等。
(2)列提綱。圍繞寫作內容,謀篇布局,形成提綱,理出寫作要點,并一邊用英語寫出段落的主題句(topic sentence),并努力在腦海中追憶能支撐主題句的有關內容,用英語寫出關鍵詞或短語。
(3)打腹稿。根據要點及提綱,明確該寫什么,哪些該詳寫,哪些不用發揮,以保證文章切題。
(4)起草成文。將要點擴展成句,將主題句通過添加支撐句擴展成段落,再把各段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最終形成一篇語義基本連貫、有一定層次感的初稿。
3.寫后階段
寫作主體的能動性在寫作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英語寫作的批改,可以采用學生互批的模式。學生互批的修改方式也是過程寫作法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四、英語過程寫作法的實施步驟
下面以一堂我校的寫作課為例,來談談我們在具體教學實施中采用過程取向模式來進行的寫作教學探索。
教學設計:
1.寫前階段
(1)讓學生朗讀一首關于學校生活的詩:
School
Some things you like,some you hate.
Wake up at six,but youre still always late.
Not talking about when you can pick your classes.
……
(2)向學生展示與學校有關的圖片,如Baseball field,tennis court,table tennis,dining hall,library,classroom,subject,并與學生對話。如:T: Whats it?What can people do on the baseball field?Can you play baseball in your school?Do you want to play baseball?等與學生展開真實的交流。
設計意圖:有效的課堂教學情景,能吸引學生的注意,能將學生帶入特定的語言環境,通過對話讓學生說說自己學校的情況,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激活學生頭腦中儲備的相關知識。
(3)完成書本28頁的調查問卷,小組討論各自的答案,根據答案,我們知道并不是學校的一切都盡如人意,如果我們能把我們不喜歡的變成喜歡的,那么就是我們理想中的學校了。
設計意圖:先小組討論,然后進行匯報交流,加深對主題的把握和理解,這時學生參與積極,不僅說出了學校的實際情況,還描述了他心中理想學校的設置,其中有一位女生談到subject時,說了這樣一段話:I hope there are no physics in our school.Its too difficult for me to learn.I wish we have Home Economics. I like learning how to cook and sew.在這種場景中,學生能說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4)范文欣賞,搭建文章寫作框架
學生閱讀范文,并同伴合作總結出文章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理想中的學校的。我讓學生用概念圖來表示作文的提綱,從而理清文章的框架結構。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引出學生自己理想中的學校,從而引出本節課的寫作任務。
設計意圖:通過話題的問答、頭腦風暴、討論后,學生已經形成寫作的思維導圖。學生很快就列出了作文的框架,以下是一位學生的寫作提綱:(1)Beginning: School name and introduction.(2)Main body:①School buildings.②school subjects.③school sports.④school
time. (3)Ending:What I will do.
2.寫作實踐階段
學生根據教師提示完成。教師給學生一分鐘的時間考慮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來表達理想學校的科目、教學設備,進一步引導學生學會組織語言,為學生寫作做準備。學生思維活躍,各抒己見,想出了多種表達方法,如關于school buildings的表達方式有dining hall,library,chess club,playground,classroom等。在充分討論后,教師用幻燈片呈現了一些Useful expressions,并提醒學生在寫作時注意寫作技巧,可用本單元和自己已有的知識來豐富文章內容,用自己擅長的詞匯和句型進行寫作,用準確的時態和恰當的過渡詞,保證全文的組織結構得到巧妙合理的設計。
3.寫后評析——階段分組互改習作,集體評閱展示
師生集體解讀作文評分標準(見下表),學生根據自主選擇的任務分組,然后各小組依據評分標準互評,選出優秀習作;在班級文化角或作品專欄展示優秀習作;建議其他學生進一步修改習作,并主動在教室的英語角展示,以便與其他同學分享。
設計意圖:學生學會自我評價是終身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同伴評價作為一種評價形式,有利于學生自主反思,并促進其寫作知識和技能的發展。教師引領全班評閱優秀習作,有利于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寫作智慧,豐富其個人寫作經歷,生成其英語寫作能力。習作互評、集體評閱的過程中又融入競爭、激勵的因素,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能力。
總而言之,過程寫作法注重寫作教學的漸進過程,強調同伴合作,提升學生學習知識的能力和積累寫作經驗。從而有利于實現課標提出的課堂教學活動要面向全體學生,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的要求。
?誗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