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木兵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對于人才有了進一步的要求,要求員工不僅有高素質,還要具有團隊合作的能力。因此,各學校開始注重對于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合作學習是學校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手段,合作學習已經在初中學校中被廣泛應用。
關鍵詞:合作學習;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作用;原則
傳統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注重于教材上理論知識的講解,教師在課堂上機械地進行講解,沒有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對知識進行消化理解,導致學生對于物理學習沒有興趣,而且物理學習的難度較大,知識性較為連貫,學生若是一節課沒有學明白,會增加以后學習知識的難度,并且大大地降低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在物理課堂上開展合作學習對于幫助學生學習物理知識是有著重要的
作用。
一、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使用合作學習的意義
1.合作學習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在物理實驗教學中使用合作學習的方法,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主體性發展。教師將學生進行分組,小組成員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就需要在實驗中與小組成員進行不斷的溝通交流,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小組成員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與成員之間進行合作,學生的思維、表達能力和膽識都得到了鍛煉,在進行合作的過程中,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2.合作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傳統的物理教學,是教師發揮的舞臺,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中心,完全忽視了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這個事實,因此,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處于被動的地位,逐漸地喪失了學習物理知識的積極性,這對于物理知識的教學有著不利的影響。為了改善這種情況,初中物理教師在課堂上引用合作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在進行物理實驗的時候,可以和小組成員之間進行溝通,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動,改善了物理課堂沉悶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交流中放松心情。在愉悅的情緒下進行物理知識的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例如,教師在進行摩擦力相關知識的講解中,可以通過“影響摩擦力的因素”這個實驗過程,讓學生通過小組實驗,讓學生更多地了解摩擦力的相關知識。教師可以給學生發放一些玻璃板、有掛鉤的小木板、砂紙、彈簧測力器等,讓學生利用這些實驗器材自行進行實驗,教師不發表意見,一個小組中的成員思維是不同的,學生可以盡情地發揮自己的想象,與小組成員進行溝通,然后進行實驗,這樣的過程,可以幫助學生通過合作完成實驗。在實驗結束之后,每個小組對實驗結果進行報告,然后其他學生進行補充,在小組匯報之后,教師做一些實驗,讓學生觀察,發現自己在實驗中的不足,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學習物理知識,能夠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3.合作學習可以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
合作學習顧名思義就是以分小組的形式,讓學生以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合作學習將合作的觀念引入課堂中,合作既是學生一起進行學習的手段,又是學生進行學習的目的。每個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不需要別人的幫助,因此,合作是人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它與競爭一樣,對人類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需要的人才有了新的標準,企業需要有文化、有素養、有實踐能力,并且懂得合作的全方位人才,合作是現今社會發展的主流,這就使各學校也注重對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
二、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運用合作學習需要遵循科學性原則
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的方法需要遵循科學性原則,科學性原則是指在初中物理教學的課程中,不僅要合理地開展合作學習,使合作學習符合教學理念,還要符合初中物理教學自身的特點,從而保證合作學習的科學性。教師在進行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要按照學生不同的性格將學生進行分組,并且將學生作為實驗教學的主體。教師給每個小組分配實驗任務,并對每個學生在實驗教學中的表現和小組的成績進行評價,以此來激發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的榮譽感。教師要在學生進行實驗的過程中,對每個小組進行指導,促進小組成員之間進行友好的合作,共同完成實驗的目的。在實驗結束之后,教師要讓學生對于自己小組內成員的表現進行互評,對其他小組的表現進行評價,給予表現良好的小組進行獎勵,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小組之間的學生能夠進行更好的合作,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集體的榮譽感、責任感。
總之,合作學習是一種有創意的學習方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促進學生以后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昌祥.小組合作學習在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嘗試[J].中學物理:初中版,2013,31(10).
[2]郭天云.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3]宋惠興.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4(20).
[4]劉林學.合作愉快,探究成長:小組合作學習在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4(09).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