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娟
摘 要:國際形勢的改變推動新時代的到來,在此形勢下,高中英語教學也被給予了高度重視。然而我國高中英語教學在質量和水平上的落后令人擔憂,如何與先進教學模式進行交融,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理智進行摒棄以推動高中英語教學的發(fā)展成為重中之重,將對其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生;英語教學;自主學習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逐步深入,中國加強了同各國的經濟政治交流,因此,學好英語在21世紀的今天乃至未來都成為一項必不可少的生存技能,但英語學習的現(xiàn)狀不容樂觀,學生對本國文化的絕對優(yōu)越感、對西方文化不自覺的排斥和抵制,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呈現(xiàn)出積極性、主動性不高的狀態(tài),加之中國式英語課堂教學往往是教師一手“包辦”,學生在課堂這個舞臺上進行鍛煉和展示的機會少,在教師片面強調試題的作答、成績取得的情況下,學生逐漸成為考試的機器,丟失了自我思考、自主學習的意識,思維和表達能力不高,綜合運用英語亦不能得心應手。經綜合分析,這一消極現(xiàn)象表現(xiàn)最突出的就是高中生,他們本身處于幼稚與成熟的過渡期,而高中英語的學習也處于由易轉難的階段。面對這一挑戰(zhàn),加快轉變教學模式和策略,以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引導高中生明確英語學習的目標,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將挑戰(zhàn)變成機遇,切實提高高中英語的教學質量。
一、高中英語教學的特征及存在的問題
正如每個人對新鮮的事物都會感興趣,大部分剛剛接觸英語的學生也都會對英語學習充滿了期待與神往,初級英語中簡單的詞匯運用較好掌握,這讓學生的信心和自豪感倍增;但進入高中后,隨著英語學習的逐步深入,教材容量逐步擴充,內容更加深刻廣泛和抽象化,詞匯量加大,句型句式變化繁復,一些不能根據(jù)英語學習變化做出及時調整的學生無法適應,他們在迷茫中彷徨,久而久之,喪失了新鮮感和興趣,卻衍生出對英語學習的乏味、厭惡感、無力感,也因此在無形中使英語教學的難度加大。如何在相關英語知識基礎缺乏的情況下,對英語學習進行全面了解和深入學習成為英語教學更進一步發(fā)展的瓶頸。
二、如何順應英語課程改革推動英語教學發(fā)展
在教學體系改革的時代背景下,作為高中教學的核心課程,英語占據(jù)了很大比重,而且這個比重還在逐漸加大,這說明了國家對英語教學的重視也在逐步加強,但目前的狀況卻讓我們不得不正視在英語教學中仍存在很多問題這樣一個現(xiàn)實:課程標準缺乏穩(wěn)定、統(tǒng)一和基礎,學科特性和時代特色不突出。而要改變這樣的現(xiàn)狀,就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使其順應課程改革的潮流,與時俱進。
既然在中國式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導,那么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就要從教師著手,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對教師的影響根深蒂固,他們已經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當成一種固定模式,所謂“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所以,教師首先要學會轉變,摒棄所謂的落后于時代的“經驗”。科爾頓也曾說:“迂腐以墨守成規(guī)的錯誤自傲。”教師的“大權獨攬”直接或間接地導致了學生的被動學習和死記硬背。教師要轉變觀念,應當意識到英語學習是一個漫長的自我學習過程,教師不可能面面俱到、手把手地教給學生所有英語知識,最重要的是引領學生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樂趣,使其從被動學習的誤區(qū)中走出來,積極地探究更高級的英語,勤說、勤寫、勤聽,主動建構知識框架,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生不是容器,灌多少就能吸收多少,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掌握學生的個性特征,因材施教,適當加壓,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舉個例子,老師在教學“Wildlife protectiong”這節(jié)內容時,可以讓學生自己簡單閱讀文章,然后找出描寫野生保護的單詞和句子,并且自主地記憶新單詞,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讓學生記錄學習這篇文章的感受和想法,并且在不斷總結的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其次,教師教學的內容應從側重于課本知識轉向注重與現(xiàn)實相結合,突出英語在現(xiàn)實應用中的實踐性、靈活性、趣味性和真實性,而不再局限于固定不變的問答對話,實現(xiàn)從靜態(tài)到動態(tài)的跨越,知識與應用相結合,才能學以致用,經世致用。舉個例子,教師在教學“Friendship”這篇文章時,可以讓學生上臺用英語講述自己與某位朋友的友誼,以及分享他們之間發(fā)生的有趣的故事,為了能夠更好地完成任務,學生會先認真學習文章中的單詞和語法,并且將其運用到實踐中,實現(xiàn)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高中生作為高中英語的學習對象,樹立自主學習意識也尤為重要,對此上文中也提到過,自主學習意識的樹立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可得益。”莎士比亞的這句話很好地揭示了興趣對于學習的巨大作用,它是英語學習乃至各科學習的初始源泉和根本動力。通過開設英語角,制作英語報,表演英語話劇,開展英語歌曲大賽,成立英語興趣小組等活動方式一改往日枯燥、單調、乏味的學習方式,使英語教學呈現(xiàn)多樣化、藝術化和系統(tǒng)化,使學生能在交流學習的過程中找準自己的定位,適時調整學習方式和態(tài)度,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使英語學習蒸蒸日上。
現(xiàn)階段,英語學習的實踐性還不是很突出,高中英語學習的最直接目的是應對高考,其應試教育模式存在很大弊端。對于高中英語教學的起步階段,國家的重視帶來了新的希望。2003年教育部頒布的相關新課程標準更是提出了要將中學階段作為英語教育的重中之重。當然只有政策還遠遠不夠,還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教師應轉變教學理念,引導學生成為英語學習的主人,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主意識,使學生全面發(fā)展,共同創(chuàng)造英語學習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王娟.素質教育模式下的中學英語教學芻議[J].泰安教育學院學報岱宗學刊,2010(04).
[2]鐘倩瑤.淺議“四會一體”的中學英語教學模式[J].教育教學論壇,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