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寶華
摘 要:課程標準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明確要求,要求教師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越來越多地將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主要對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過程中易出現的問題,及如何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兩方面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方法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這種教學模式的提出主要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對學生學習數學具有重要意義,但由于這種教學模式教師的自主性比較強,因此在課堂實施中也會存有一些問題。
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含義與特點
1.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含義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選取與學生生活貼近的事例、采用生活化的語言方式,解決數學問題,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會用數學知識、運用數學思維解決教材及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2.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特點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主要有三個特點:(1)教學資料要生活化,應盡量選取學生經常可以接觸到的生活物品或者事例,選取學生熟悉的事物;(2)教學語言的生活化,小學生語言能力有限,詞匯量不是特別豐富,教師選用生活化的語言可以加快學生的理解;
(3)教學手段的生活化,教師的教學手段可以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不會讓學生產生距離感,可以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易出現的問題
1.過于注重生活化教學
一些小學數學教師為了響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教學的生活化,從而輕視了數學知識的學習,將其置于從屬地位。例如:一位一年級數學教師在教授學生“認識人民幣”這節課時,為了突出教學的生活化,設置了一個情境:小紅和小明兩個人去動物園玩,學生就開始討論去看什么動物等,直到最后才討論門票要花多少錢的問題,本是一個很簡單的知識點,但由于教師過于注重生活化的教學,導致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讓學生找不準主要知識,而且還很浪費課堂時間。
2.生活化教學的錯誤認識
(1)理解不到位
有一些小學數學教師對生活化的教學并沒有一個準確的認識,認為生活化的教學就是在每一節教學中都要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否則就是沒有實施教學的生活化。因此,一些教師為了教學的生活化,在不必要的時刻也會牽強地將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聯系在一起,對教學生活化的理解產生偏差。
(2)盲目從眾
一些教師對教學生活化的理解不是很透徹,但又要實施新課程的要求,因此會效仿其他教師的教學,但由于并沒有正確理解教學生活化的含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常常會看到已經上課十幾分鐘了,教師還在渲染情境沒有進入正式教學的現象,不僅不能按時完成教學內容,而且教學效果也不理想。
三、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方法
1.教學教材的生活化
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接觸的教材往往只有數學書,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各種具有生活色彩的輔助資料等。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課外讀物,或者為學生推薦一些視頻等。比如教師可以推薦小學生回家去看七巧板這個節目,不僅可以獲得學生的喜愛,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還可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2.教學語言的生活化
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邏輯能力還處在發展階段,對于一些專業化的語言無法理解透徹,所以教師在講數學知識的時候,要盡量使用生活化的語言,深入淺出,將復雜難理解的話語簡單化,便于小學生理解。例如,教師在講“比較大小”的時候,就可以這樣講,文具店里的鉛筆是一元一支的,鋼筆是五元一支的,那么哪只筆花錢多,還可以怎樣說呢等等,通過用這些小學生日常熟知的語言進行講解,可以很好地幫助小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3.教學手段的生活化
數學教師在教學方法上也要進行合理的生活化,對于適合的知識點,就選用小學生熟知的事物進行講解,例如:教師在教小學生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圖形這塊知識點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在周邊事物里找到學過的圖形,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去認識,然后鼓勵學生,增強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深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與理解,從而促進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在實施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過程中,要正確理解教學生活化的含義,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合理地聯系在一起,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努力實現數學教學的最優化。
參考文獻:
[1]汪小琴.淺談如何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J].科教文匯,2012(33).
[2]李姍姍.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J].新課程:小學,2014(05).
[3]王懷喜.關于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J].小學科學:教師,2011(09).
[4]邊巴普赤.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生活化的幾點思考[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42).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