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指導思想就是“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和“三個代表”,以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的引領,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教育在新課程環境下,由“教師的教”向“學生的學”轉變,樹立主體意識,倡導面向全體學生,倡導學生主動學習。為實施這一轉變過程,在英語教學中,學困生的轉化教育工作極其重要。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了解學困生現有的知識水平、生活經歷;還要了解學困生的學習態度、興趣愛好、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等心理和行為特點,再通過課上觀察和課外交談了解他們造成學習差距的根本原因,然后根據不同情況給予指導和幫助,對癥下藥,掃除他們“學習英語難”的心理障礙,增強學習英語的信心,才能完成學困生的轉化過程。下面我淺談幾點建議:
一、了解學困生心理特點,增強學習英語的信心
學困生一般基礎較差,反應較慢,對學習英語有很大困難。
這種學生心理比較自棄,認為自己怎么也學不會英語,致使課上不專心聽講,對老師講的教學內容無心領會,作業照抄,學習英語越來越怕。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從精神上給予鼓勵。常言道“親其師,信其道”。用和藹的態度對待他們,用真誠的情感溫暖他們,使他們知道,老師關心他們、可以做他們的朋友,老師不難發現學生的內心世界是向往光明的,但是他們思想單一,缺乏堅強的意志,需要教師正確引導和幫助,使他們健康成長,從內心深處愿意接受老師的教育。
二、采用多種方式,提高學困生的注意力
集中注意力可以使學習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提高感知、增強記憶、促進思維的重要條件,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而學困生與優生比較,往往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或集中而不持久,為了吸引學困生的注意力,首先教師要注意授課的藝術性,充分利用學生具有“新鮮和好奇”的心理特點,在他們興致高注意力集中的時候傳授知識,突出重點。教師在創設問題時對學困生不要涉及過難的問題,以保持學習的興趣。這樣,不僅可以使學困生對本課知識得到認識和理解,還可以逐步啟發和引導他們思索,培養思維能力。
三、加強對學困生的課內外輔導,掃除學習障礙
我們知道,有目標,才能前進,教育要面向全體,即拉近學生的差異,共同朝一個目標前進發展。針對他們的實際,對癥下藥,如同在眾多樹苗中找出有病的樹苗,拔去莊稼地里的雜草一樣。找到欠缺的知識點,耐心輔導,在不影響教學進程的前提下,教師必須有意識地采取對學困生多提問,做練習時多指點的方式進行輔導,使學生點滴式進步,逐步掃除學習障礙。
四、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提高學困生的自學能力
俗話說“笨鳥先飛”,課前閱讀,即布置學困生先預習,了解下一節課將要學習的內容,教師設計好問題,讓學生自己閱讀,總結和歸納,逐步養成閱讀的習慣。
五、培養小組合作,共同探究創新
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不能讓學生感覺到自己是學困生,而要讓學生感覺到自己是小組中的一員,小組的成功就是自己的成功,分享集體智慧成功的喜悅,從而使學生逐漸具有合作意識,體驗到團結就是力量,共同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如在英語集中識詞學習單詞時,可以使小組每個成員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小組合作,可以兵教兵,自然而然地起到教師助手的作用。
六、方法雖好,貴在堅持
學習洋思經驗,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記錄學困生的欠缺知識點和進步知識點。及時輔導跟蹤,查缺補漏,解決實際問題,有意識地實施此項教學活動,識情和反思,分析和定位。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學困生的轉化過程中,根據教育理論,注重對學困生的調查研究,有了培養對象,確立了要實現的目標。針對學困生實際,有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朝著向往的方向,一直前進,加足馬力,從思想和學習態度上給予幫助,耐心把握學習的航向,從學習基礎上給予輔導,從能力上進行培養,堅持不懈,終究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