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音樂手段在小學體育課中的運用應該遵循服務教學的原則,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實際需要,合理有效地選擇和運用。本文通過訪問一線體育教師,總結整理與音樂手段相關的教學經驗和觀點,分析音樂手段對小學體育課的影響及其應用。
關鍵詞:音樂手段 小學體育 課堂內容 ? 配合
通過觀察和分析,筆者發現小學體育教學中有些內容不適合運用音樂,如需要學生注意力集中去領悟和練習的內容,包括新授課或對安全與保護要求較高的技巧類內容,還有存在一定安全隱患,需要學生重點注意人身安全的內容。針對此類內容,在課堂上應該謹慎選用音樂手段。相對而言,基本能力內容中具有明顯節奏特點的走步類、跑步類、跳躍類內容比較適合運用音樂,因為音樂中動感的節奏可以幫助學生有效把握運動節奏,提高參與興趣。同時,富有情景性、藝術性和表現性的內容在音樂伴奏下,更有助于開發學生想象力,提高他們的表現能力。
一、走步類內容的音樂配合
走步的重點是強調在走的過程中要保持放松、自然、協調的狀態,通過走步的學習來培養學生正確的身體姿勢和良好的身體形態。小學生年齡較小,對正確的身體姿態尚未形成準確概念。因此,擔負著“小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使命的體育教師應該采用有效教學手段來提高小學生走的能力。
小學階段的走步類內容多是以自然走為主,進而變化衍生出各種姿勢的自然走,通過各種走的姿勢的訓練,進一步強化、矯正和發展學生自然走的能力。同時,姿勢的變化也給予了學生一定的想象空間,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生動形象的樂曲對小學生想象力的開發具有很大幫助,根據走步的節奏和特點配以音樂,更有助于學生在優美、有節奏的旋律中表現自己、發散思維。
走步,一般為左右腳交替進行邁步,其節奏通常為“|噠噠噠噠|”以雙拍為單位,運用音樂多選擇2/4拍或4/4拍等。在走的教學中強調上體正直、抬頭挺胸、眼看前方,所以選用的音樂應該充滿活力、令人振奮,如《運動員進行曲》《閃閃的紅星》《學習雷鋒好榜樣》等,同時節奏要與步伐保持一致。此外,在樂曲類型的選擇上,勵志歌曲、愛國歌曲或革命老歌更有助于學生在激昂的旋律中建立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二、跑步類內容的音樂配合
跑步可以促進小學生身體發育,提高他們的心肺系統功能,增強他們的下肢力量。在跑的過程中,教師要強調步幅和呼吸的節奏把握,選擇節奏相符的音樂,以幫助學生調整步幅和呼吸。另外,長距離的跑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容易讓學生產生厭煩情緒,若在跑的過程中配以鼓舞斗志的音樂,便有助于刺激學生中樞神經,提高神經興奮度,進而穩定情緒。由此來看,音樂手段在跑步類內容的教學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通常,音樂中每分鐘的節奏能與人的心跳速率吻合,跑步中的節奏主要表現在步幅和呼吸上,如加速跑,需要學生在跑的過程中先慢后快,在最快時調整步幅節奏,再逐漸慢下來。其節奏有一個快慢的變化,節奏型為“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在此類練習中,教師多運用口令讓學生把握速度。如果此時選用具有節奏快慢變化的音樂,則有助緩解口令帶給學生的枯燥感,另外,動感的樂曲更有助于激發學生活動的積極性。呼吸上的節奏主要體現在長距離跑的練習中,人在長距離的跑步的過程中,隨著活動時間的增長,對氧氣的需要也隨之加大。此時,不科學的呼吸會造成體內缺氧,進而影響運動能力,嚴重者更會出現各種身體不適。因此,加強跑步中的呼吸練習是非常重要的。跑步中的呼吸主要強調口和鼻同時進行,這種呼吸一般運用“兩步一吸,兩步一呼”或“三步一呼”,因此教師要在學生練習時采用相應口令指導,如呼呼呼——吸吸吸,呼呼——吸吸。以上呼吸節奏,主要與三拍子和四拍子相接近,三拍子的節奏型為“噠噠噠|噠噠噠”,四拍子的節奏性為“噠噠噠噠”。
三、跳躍類內容的音樂配合
跳的練習有助于培養小學生正確的跳躍姿勢,增強他們的下肢力量。通過跳躍的學習,學生可以跳得更高、更遠,同時有助于目測力和時空感的培養。小學生天生愛跳愛動,趣味性較強的跳躍內容深受他們的喜愛。跳,即兩腳離地全身向上或向前跳躍,因為腳每次起跳離地時都會產生固定的騰空時間,所以起跳和落地總會具有一定的節奏。此時,選擇與之節奏相符的音樂配合練習,更有助于小學生的表現和發揮。
在發展單、雙腳跳躍能力的時候,應多選擇情景或游戲教學,此時可以選用與情景和跳躍節奏相符的樂曲,如“開火車”主要發展學生的單腳跳躍和協同合作能力,4~5人一列,一手搭前面同學的肩,另一手握住后面同學抬起的同側腳踝部位,數人一起,同側單腳起跳向前,模仿一列火車緩緩駛來。根據此情景,可選擇節奏緩慢、重拍突出的2/4拍匈牙利兒歌《火車開了》來襯托學生模仿火車,強烈的重拍便于學生聽出節奏,默契地完成集體合作。
四、結語
音樂手段只是一種輔助手段,在實際的運用中應當以課堂教學為重點,適當搭配必要的音樂手段進行配合,不可喧賓奪主,也不可一點不用。本文只是通過走、跑、跳三類對音樂手段的運用進行了分析,確切的使用方式還需要結合不同的課堂情況進行。
參考文獻:
于素梅.音樂:體育課堂教學元素“多不得”[J].體育教學,2013(3).
作者簡介:
潘君燕(1977- ?),女,一級教師,江蘇人,漢族,本科,小學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