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
【摘 要】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對中學英語教學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長期的教育活動中,許多英語教師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引入英文歌曲,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英文歌曲作為輔助性的材料,既可實現語言訓練的目標,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對英文歌曲在中學教學中應用的意義及其實際教學過程中的具體運用進行了探析。
【關鍵詞】英文歌曲 ? ?中學英語 ? ? 英語教學 ? ? 運用
一、前言
新課程改革要求中學英語教學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傳統的中學英語教學受教學方式以及教材內容的影響,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通過英文歌曲中歡快的節奏以及優美的旋律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對中學英語教學中運用英文歌曲進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中學英語教學中應用英文歌曲的意義
(一)英語學習趣味性的提高
傳統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知識的傳授過程與學生知識獲取的過程多集中在英文詞匯、語法或其他語言知識內容,使課堂內容顯得極為生硬且枯燥,無法適應中學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而引入英文歌曲,將知識的抽象性、趣味性與形象性結合起來,可以帶來更生動的教學內容,進而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意識,促進學生綜合水平得以提高。
(二)課堂氛圍的改善
新課程改革要求英語教學過程需保證學生能夠在良好的氛圍下以多種形式對英語知識進行了解與學習。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課件進行電影、圖像以及英文歌曲的展示,可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英語學習氛圍也隨之輕松。尤其作為能夠展示英語本土文化與本土生活的重要媒介,英文歌曲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幫助學生了解英語文化下的語言習慣與生活方式。而且學生更容易從中獲取英文知識,并參與到課堂中,對課堂氛圍起到很大的改善作用。
(三)語言訓練效果的提高
中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中,重點往往集中在語法層面。語法的內容主要指歸納與描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類的語言規范形態,是中學階段學生學習的難點。運用英文歌曲,可將其中展示的詞匯、語法、語音、歷史文化特點融入課堂教學過程,使學生在語法、詞匯等各方面得到提高,進而達到語言訓練的基本目標。
三、中學英語教學中英文歌曲的具體應用分析
(一)從教學背景角度
1.運用于閱讀過程中
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可設置與課堂內容相關的英文背景音樂,使學生能夠產生一定的畫面聯想以及帶來情感上的沖擊。但實際應用過程中需注意,中學階段的快速閱讀材料往往囊括許多信息,對學生的閱讀速度與信息獲取有具體的要求。因此教師在選擇英語歌曲時應注意其節奏的快慢,避免節奏過慢或過快造成學生思路被影響的情況出現。
2.運用于休息間隙
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經常出現倦怠的狀態。教師可在此時引入節奏感較為清晰的英文歌曲,如Watermark,The Lonely Shepherd等,使學生在音樂中放松身心。若課堂非為較為沉悶,學生整體興奮度不高,也可引入如《凱旋進行曲》《雙鷹進行曲》等節奏感極強的英文歌曲,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若英語課堂設置在體育課程教學或學生進行其他運動后,教師可選擇如Strauss圓舞曲等舒緩的歌曲,幫助學生快速進入學習情境中。
3.運用于復習或記憶過程中
據以往很多學者研究,英語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記憶的強化可選擇巴洛克時期的音樂。這種類型的音樂很容易營造舒緩、祥和的氛圍。學生復習或記憶過程中可在英文歌曲播放的背景下進行,尤其對其中涉及課文單詞或相關的內容理解將更為深刻。
(二)從語言教學材料角度
1.運用于語法及詞匯中
詞匯與語音的記憶是中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的難題,大多學生感到詞匯與語音難記、易忘。而英文歌曲將日常學習中遇到的詞匯都設置了一定的語境,學生在聽的過程中便會體會其中蘊含的情感與內容,能夠達到強化記憶的效果。例如,在學習月份的過程中,教師可引用歌曲Months in the year,歌曲中在每兩個月或三個月之間加入sha la la la la的緩沖節奏,使學生對月份的順序與讀音更容易接受。在語法方面,教師可直接對英語歌曲中的句式如排比句、重復句等進行分析,減少學生在語法學習過程中的枯燥感。
2.運用于聽力與語音學習過程中
在英語聽力部分,傳統英語聽力教學中所采用的方法主要為通過播放一段短文后,學生對其大意進行概括并完成習題,無法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但通過英文歌曲的運用,教師可選擇節奏比較緩慢的歌曲播放,學生可將聽到的歌詞大意進行分析并寫出其中的歌詞,或選擇節奏較快的英文歌曲并采用缺詞填空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在語音學習方面,受自身基礎能力以及母語文化影響,很多中學生無法把握英語語句的起伏感與連貫性,即使在教師的不斷糾正下提高語音技能也極為困難。因此教師可選擇存在一定語音現象的歌曲進行播放,如take me to your heart,以其中的一段歌詞“Looking at a crowded street,listening to my own hear beat”或其中存在的其他詞匯如let go,all around the world等學生可從中發現其存在的元音連讀或爆破音等,便可在日常口語表達或英文歌唱過程中熟練應用發音技巧,提高語音技能的同時也使聽力水平得以提高。
3.運用于翻譯與寫作過程中
中學階段的翻譯與寫作對學生要求一般較低,教師可將其作為輔助性內容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在引用英文歌曲后,教師可引導學生對其中的句式、詞匯的使用等進行模仿寫作,并將自己對歌曲的感受以英文的形式進行寫作。而翻譯方面,英文歌曲中包含許多英語原文化中的俗語或俚語,教師可將其向學生介紹,避免日后實際翻譯過程中出現錯誤。
四、結論
英文歌曲的運用將成為中學英語教學的重要手段。實際應用過程中,教師需立足于實際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并利用英文歌曲進行相應地完善,這樣才能保證教學質量的提高,進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曹錫文.淺析英文歌曲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04):113-119.
[2]劉能.英語歌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輔助運用[D].上海師范大學,2012.
[3]王俊豐.論英文歌曲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上海:赤子(上中旬),2014(1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