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尚軍



【摘 要】本文以酒泉職業技術學院為研究載體,以職業教育為研究背景,對學校辦學條件、實踐教學、教學方法和手段、教風學風、專業教學環節設置、教師師德師風、教學水平、專業技能、綜合素質等教育影響因素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反映出酒泉職院各項指標穩步提升,社會聲譽反響良好,絕大多數畢業生認為學院專業設置符合市場需求,課程設置符合崗位需要,教師的師德師風好,總體評價優秀。最后,提出把握“一帶一路”戰略發展機遇,推動職業院校發展,完善辦學條件,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擇業觀等建議。
【關鍵詞】畢業生 ? ?高職院校 ? ?人才培養
在教高[2006]16號、教高[2008]5號、教職成[2011]12號等文件精神的指引下,高職院校不斷加強學生綜合能力和水平的培養,重視培養質量。通過對學生畢業后的跟蹤調查,反饋通過工作實踐所反映出的學校教育教學表現,以不斷改善、完善校內教育教學,提高學生質量。
一、高職院校學生就業情況
高職院校在相關文件和社會對人才需求的指引下,堅持以服務學生、用人單位和社會人才需求為宗旨,所培養的學生的綜合素質逐漸能適應行業和企業發展需要,就業呈現出良好的局面。根據酒泉職業技術學院2012—2014屆畢業生的就業統計,反映出就業率、對口率一直處于較高水平,并呈現逐年提高的態勢,就業穩定性較好(見下表)。
酒泉職院2012-2014屆畢業生就業情況一覽表
畢業時間 畢業數(人) 就業數(人) 就業率(%)
2012屆 2072 1691 81.62
2013屆 2213 1841 83.19
2014屆 2336 2004 85.78
二、高職院校畢業生教育教學質量調查及評價
1. 調查方式及內容
調查主要針對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的課程設置、綜合素質培養、專業技能培養、就業指導和服務等方面,通過調查問卷、走訪、電話訪談等方式進行調查。對酒泉職業技術學院2012—2014年畢業生發放企業調查表100份,收回有效表格85份;實地走訪和電話訪問企業10家,整理訪談記錄10份;發放學生問卷表1000份,收回有效問卷797份。
2. 綜合評價
絕大多數畢業生認為學院專業設置符合市場需求,課程設置符合崗位需要,人才培養結合緊密,校企互動良好,辦學條件優越,實踐教學設施完備,教學方法和手段靈活,學生管理嚴格,教風學風良好,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對畢業生就業工作非常重視,學院的社會影響力和美譽度逐年增強,畢業生對學院具有較強的認同感和榮譽感。部分畢業生認為,學院應進一步加大專業實訓與崗位技能需求的結合度,提高專業技能,不斷提升就業崗位質量。(分項調查結果見圖一)
圖一 教學及管理評價
調查學生中,有87.13%的畢業生認為我院的師資結構和教學設施合理齊全;85.48%的畢業生認為我院的專業和課程設置合理;80.72%的畢業生認為我院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合理;88.67%的畢業生認為我院的學生管理和學風良好;85.59%的畢業生認為我院校園文化活動安排合理;85.01%的畢業生認為我院的社會影響較好。
3. 專業評價
包含畢業生對本專業教學環節、認同感程度、證書獲取狀況的評價(見圖二)。
圖二 專業評價
調查問卷中設計的影響上崗就業的4個要素中,有51.65%的畢業生認為專業對就業幫助最大;45.34%的畢業生認為教學實踐對就業幫助很大;39.33%的畢業生認為專業實訓對就業幫助很大;32.08%的畢業生認為專業實習對就業幫助很大。
4. 對教師的評價(見圖三)
圖三 師資隊伍綜合評價
調查顯示,有51.18%的畢業生認為我院教師的師德師風好、教學水平高、專業技能精、綜合素質高,總體評價優秀;40.51%的畢業生認為我院教師的綜合素質良好;8.31%的畢業生認為我院教師的綜合素質一般。
三、意見和建議
1. 把握“一帶一路”戰略發展機遇,推動職業院校發展
利用高職院校為社會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的地位,積極為“一帶一路”戰略中基建、油氣管網、旅游、電網設備、交通物流和農產品等基礎性行業培養和輸送人才。在酒泉職業技術學院現開設的土木類、石油化工類、旅游類、電子機電類、物流類和農學制種類高職高專專業的基礎上,拓展專業數量,優化專業設置,提高所培養的畢業生的質量和競爭力,積極再為“一帶一路”戰略中相關行業提供更多更優質的人才。
2. 加強學校基本建設,改善辦學條件
在辦學條件方面,學院遠離中心城市,區位不占優勢,教育的社會大環境比不上發達地區和中心城市,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學院對人才和學生的吸引力。應當積極爭取財政和社會資金,拓寬經費渠道,改善現有辦學條件,特別加強圖書資料建設,切實提升學院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3.緊緊圍繞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目標,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學院應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能力的提高,要教給學生一種思維方法和學習方法,使學生掌握學習新知識、處理問題、應用信息、社會交往等方面的能力;要不斷地進行教育教學改革,減少學校的培養與用人單位用人機制之間的差距;要加強學生的誠信教育,培養學生的吃苦精神,提升就業穩定性;要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思想和創新意識,使他們就業后,不僅僅是一個被動的工作者,更應該是一個工作和業務的創新者。
4.進一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擇業觀
盡管學院畢業生的整體素質較好,但是仍然有對自身期望值過高、眼高手低、不能吃苦的學生,建議學院在培養過程中更加重視對學生的積極引導,協助他們盡早制定恰當的職業生涯規劃。
【參考文獻】
[1]張鑒.產業升級背景下高職教育專業結構優化的路徑[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3,22(06):55-58.
[2]楊銀付.提升我國人才培養水平的若干思考(下)[J].人民教育,2011(22):8-12.
[3]焦鋒.面向市場 提升專業人才培養水平[J].教育與職業,2013(10):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