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平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動力,尤其是小學生更需要興趣的指引進入到學習中,他們缺乏自制力、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采用有效方法和措施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他們的求知欲,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進而快速高效地掌握所學知識,使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得到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 ?學習興趣 ? 培養
我國的教育家蔡元培對興趣的作用曾做出過這樣的評價:“我們教書,最重要的是引起學生的興趣。”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學生就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而且在課堂教學中表現得非常活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把培養學生的學習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利用本學科的特點和優勢,再加上自己的適當引導,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和研究總結了一些培養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方法,現表述如下,希望能夠為廣大同仁提供一些借鑒。
一、營造愉悅的學習氣氛
小學生活潑好動、自控力較差,注意力不集中且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作為語文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這些生理、心理特點,利用自由、寬松、愉快學習環境來影響學生的學習,這里所說的學習環境就是課堂學習氛圍。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以字、詞、句、篇等基礎內容為主,因此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基本上采用的是“教師講讀、學生聽記”的單一模式,教師主導了課堂,而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導致他們缺乏學習的主動性,更談不上學習興趣了。新課程改革倡導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這就要求教師為學生營造自由、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和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以積極的情緒和態度來學習新知,并使他們在無拘無束的課堂中暢所欲言,進而提高學習效率。比如,在教學《植物媽媽有辦法》這一課后,我讓學生思考和討論:楊樹、柳樹、鳳仙花、蓮花燈植物是依靠什么來傳播種子的?由于剛學完課文,學生覺得植物的旅行很有趣,他們很想知道其他植物是怎么傳播種子的,所以積極投入到了討論中,最后他們根據課文中的種子傳播方法和討論交流總結出了每個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這樣的拓展活動符合學生的求知欲望,他們都能積極參與其中,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也感受到了語文學習的樂趣,進一步提高了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
二、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的、基礎性的學科,包含的內容豐富,涉及的范圍廣泛,僅讓學生進行基礎學習是遠遠不夠的,所以讓學生掌握深入全面的語文知識是一件難事,尤其是小學生,他們的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力薄弱,很難長時間將精力放在學習上。針對這種情況,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按照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他們做課堂的主人,進而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首先,大部分學生在初讀課文后都會有一些疑問,有字詞方面的,有語句方面的,有文章主題方面的……不管是什么問題都說明了學生有求知的欲望。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并引導和幫助他們解決疑問。疑問解除了,不僅讓學生對課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讓他們感受到了教師對自己的重視,從而使他們更有動力和信心進行之后的學習,能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性。其次,教師不僅要鼓勵學生質疑,還要善于給學生設疑,為他們提供思考、討論的機會。有時候教師在提出問題后,學生表現得很沉默,但這并不代表學生沒有認真學習,相反,學生撓頭的動作、疑惑的眼神都說明了他們正在進行思考。此時,教師應當抓住學生這種自覺進入學習主角的狀態,對他們進行及時的引導和點撥,使他們嘗到學習的樂趣,這樣學生就能夠對語文學習產生學習的欲望和強烈的興趣。
三、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生的學習興趣來自于能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有效方法就是讓他們享受成功的體驗,感受成功的樂趣。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應當多為學生創造體驗成功的機會,要為他們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要從學生的表現中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并給予及時的鼓勵和表揚。具體來說,如果學生回答對了問題,教師要進行表揚;如果他們回答的不全面、不正確,教師不能全部否定,而要肯定他們的勇氣,并給予引導;如果學生在思考時遇到了阻礙,教師不能表現的不耐煩,而要耐心地引導他們。不管遇到哪種情況,我們都不能輕易否定學生,而要善于啟發和誘導,目的是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進而對學習更有信心、更有興趣。此外,對于那些學困生,教師要多關心和幫助他們,可以讓他們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這樣學困生也能品嘗到勝利的果實、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進而樹立自信,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和積極性。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利用第二課堂,多為學生設置課外活動,使他們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體會知識的用處,學習的樂趣。比如,教師可以分組讓學生辦“學習園地”“黑板報”等,要求每個小組都不能仿照其他小組的“成果”,要有新意、有個性、有思想,起到榜樣和宣傳的作用。要想辦出一期讓全班同學都愛看的板報,不僅要有美觀的版面設計,更重要的是要有精彩的、有趣的內容,這樣才能引起同學的閱讀興趣,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而要達到這個目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小組內的各個成員都博聞強識,要多閱讀課外書籍、報刊等課外讀物,多觀看電視新聞節目等,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面。這在無形當中就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觀察能力、編排能力,同時也使他們在相互合作中獲得了成功,感受到了快樂。當一期期令人滿意的“學習園地”“黑板報”出現時,學生們所感受到的成功的喜悅就是他們最好的學習動力,我們教師也就不用擔心學生提不起學習語文的興趣了。
以上只是筆者的一些粗淺的看法,培養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方法還有很多。相信,只要我們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學習、不斷總結、不斷反思,就一定可以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他們被動學習的局面,進而達到新課標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劉屹梅.淺議如何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J].學周刊,2012(35).
[2]朱彩云.如何喚起小學生的語文學習需求[J].新課程:小學,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