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貽川
摘 要: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著諸如知識與小學生實際運用能力脫節的現象。為了處理這個問題,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從教學策略上加以探究,應該正確處理知識與能力的關系,改善自己的教學方式,努力使其多樣化,針對小學生,數學教師應該降低知識方面的難度,多以問題為中心來啟發小學生的思維,使其主動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實際能力;教學策略
對于小學任何一門學科的教學,知識和運用能力的關系都顯得尤為重要。但在目前實際教學中,知識和運用能力脫節的現象卻普遍存在,尤其是在小學數學這門學科中表現得特別明顯。
一、小學數學教師應該著重培養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往往會存在著這種情況,就是許多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容易,但是運用同樣知識的應用題卻顯得非常困難。這就表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沒有處理好計算技能的訓練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之間的關系,僅僅訓練好了小學生的計算技能,而忽略了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讓學生產生了一種錯覺,就是數學只是單純的計算,因而就會出現所有的學生都會背九九乘法表,都會一位數、兩位數甚至三位數的加減混合運算,但一旦這些問題出現在了實際生活當中,許多學生卻無從解決。這就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解決能力的訓練。
二、小學數學教學方式應多樣化
許多小學生之所以無法將解決數字問題的能力遷移到解決對應用題的解決之中,大都是由于他們在問題表征上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把概念、技能的學習與應用之間分得較開,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應注重教學方式的多樣化,不僅僅是教給學生概念和技能,還應該讓學生把數學的學習當成一種實踐來解決實際問題。比如說斷尺問題,問在一把被折斷的尺子上從刻度3到5之間有幾厘米,許多學生就會不理解,教師可以給學生一把完整的尺子,并告知學生尺上刻度的含義,讓其找到3到5之間的距離,這樣學生便會在實際的運用中掌握5-3=2這一運算。
參考文獻:
[1]雷維維.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教學策略[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3):149-150.
[2]楊偉平.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9):176-177.
[3]張玉明.小學數學有效教學探微[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2011(9):65-66.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