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瑞華
摘 要:數學是一門內容較為抽象、邏輯性強的學科,要做好數學教學,需要教師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設計豐富的教學活動。礙于概念知識的理論性較強,且枯燥乏味,小學生數學概念學習效率較低,加強對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思考,促進概念教學活動更加形象具體,是促進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提高的重要舉措。
關鍵詞:小學數學;概念教學;學科素質;學習興趣
教師的教學方法對于教學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促進學生學習興趣與探究積極性的提高,讓學生自主學習,有利于學生數學成績的提高以及能力的進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關注概念教學,發現概念教學的問題,開發概念教學的有效手段,有利于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改革。
一、小學數學概念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在教學中,教師只有關注概念教學,利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教學,才能促進小學生數學能力的全面提升。但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概念教學的進展并不是那么順利。下面就對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問題進行幾點分析:
1.教師的個人業務水平有限
小學數學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設計者與實施者,其數學專業水平以及教學業務水平對于小學生的學習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師隊伍中,一些教師的知識水平不高,且缺少教學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數學教學,在課堂中利用課本以及黑板為小學生展示所有的數學知識。這些教師的頭腦中沒有系統的教學方法,也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教學培訓,他們對于數學知識的了解只限于課本內容以及課程標準。教師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深度不足,對于數學知識的開發過程不盡了解,都會影響數學教學效果。
2.教師的課堂把握能力不足
在教學之前,教師都要對課堂教學活動進行準備,備課,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備課環節,教師需要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全面的分析以及深入的了解,從而能夠根據學生的水平確定教學目標,制定教學主線。作為課堂活動的組織者,一些教師在教學前并沒有深入了解教材,更沒有利用各方面的資源對教學內容進行加工。教學準備的局限性,讓教師無法把握課堂教學,也無法針對具體內容調節教學活動,影響了概念教學的效率。
二、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方法分析
在教學改革的今天,加強小學數學概念教學力度,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科學化,是每一位小學數學教師應當關注的問題。下面筆者針對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對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方法進行幾點分析:
1.提高小學數學教師的學科素質
教師的個人學科素質對于小學生數學概念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會模仿教師的數學問題解決思路以及記憶方法,如果教師能力不足,會直接影響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一些教師因為個人學科素質不足,不能很好地把握數學概念,也不能及時發現小學生數學概念學習中產生的錯誤,從而影響了小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作為新一代的教師,要具備終身學習的意識,時刻充實自己的數學學科知識,利用工作之余給自己充電。學校要重視高質量教師隊伍的打造,通過定期培訓讓教師了解最新的教學思想以及最有實踐價值的教學方法,促進教師教學思維的更新。通過定期考核對教師的學科素質進行考查,將教師學科素質的提高作為一項育人工程提到日程上來。只有小學數學教師的學科素質提高了,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才能更加有效。
2.提高小學生的概念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小學生的個人感受,利用合理的教學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概念學習興趣。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不能強迫學生進行學習,而是要利用有效的手段讓學生主動學習、樂于學習,認識到數學概念學習的規律與方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具有概念學習興趣,就愿意與教師一起一點一點地探究數學規律。教師可以針對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一些探究活動,讓學生在探究中體驗數學學習的過程,通過探究成果來找到數學概念學習的成就感,讓學生的數學概念學習興趣得以提高。
比如,在講解有關長方形的知識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長方形模型,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長方形的特點進行總結,并得出長方形的概念。在探究活動中,學生進行交流與討論,通過互動交流去探究長方形的概念,通過探究得到自己的學習成果。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全心全意地參與,不再聽教師的講解,不再是教師的配角,有利于他們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
綜上所述,無論是哪一門學科的教學,都應當從小學生這一學習主體出發。概念教學的重點,就是對概念進行形象化、生動化與趣味化處理,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數學概念。加強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概念教學改革,有利于推動小學數學教學水平的整體提高。
參考文獻:
趙艾茹.如何進行小學數學概念教學[J].學周刊,2011(27).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