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濤
摘 要:小學生正處于形成敏捷思維能力的階段,而數學正是一門能夠鍛煉學生思維的學科。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對其進行數學思維的訓練,從而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以便為后續的學習做好鋪墊。重點分析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從而探究出數學思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體現以及如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思維;教學
數學作為一門需要縝密思維能力的學科,能夠快速提升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所以,當代小學教學的首要任務則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發展思維的環境,給予學生自由探尋并且思考的空間,進而使學生產生主動思考的積極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不斷探索、求知的精神[1]。由此可見,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重要性。
一、培養數學思維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通常大不相同。由于環境因素的影響,有些學生能夠具有較強的領悟能力,不需要教師反復地強調便能快速理解、掌握知識,還能將問題迅速解決[2]。而有些學生通常不能夠及時掌握學習內容,其學習的方法也多為強制記憶,從而使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雜亂無章,進而感到學習吃力,最終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由此可見,小學教師只有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重點關注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工作,讓其形成系統的方法以及解決題目的能力,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以上問題。所以,培養學生形成數學思維不僅能夠讓其具有獨特的見解以及想法,還能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的體現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才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這就需要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利用相對應的方法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引發其探索數學知識的興趣。例如,在講解三角形內角和一課時,教師應該讓每一位學生拿出形狀不同的三角板,并且讓其通過量角器對三角形每個內角進行測量,并最終進行加法運算得出結論。通過實際測量學生能夠得出即使不同形狀的三角形內角和均為180度。這樣一來,學生將會產生疑問,為什么不同形狀的三角形內角和均為180度呢?所以,教師在通過神奇的數學現象進行教學時不僅能夠引發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內容中,還能夠激發其求知欲。因此,就能實現讓學生主動去尋找答案,從而真正地熱愛數學并學習數學。
2.精心設計問題
通過對教師的教學方法研究可得,因為其在講解課程中沒有精心設計問題,所以,就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例如,在講解比的應用這一節,教師可以將課前精心準備的問題寫上黑板上面,讓學生進行回答。問題內容則是,王叔叔和李阿姨合辦了一家文具店,王叔叔在投資時花費了4千元,而李阿姨則花費了3千元,結果這家文具店共盈利了1萬元。提問:(1)他們如何分配這筆錢才合理?(2)應該分別給予他們多少錢?(3)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問題也是按比分配的呢?通過對這些貼近日常生活的問題進行提問,極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使其能夠積極地解決問題。這樣一來,學生通過主動的探究能夠深刻理解“按比分配”這個知識點。
3.加強與學生溝通
數學是數學思維能力與知識相結合的產物。現有的教學方法通常只是一味地灌輸,從而忽視了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這樣一來就導致學生不能將所學知識完全掌握。如果情況惡化將會嚴重導致學生產生厭學的現象,形成不良習慣。所以,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該重點關注學生形成判斷力、總結能力等能夠體現其數學思維的教學工作。老師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時,也要時刻與學生進行溝通。只有通過與學生積極的溝通交流才能夠了解其學習現狀以及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煩惱,以便于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所以,深入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正確引導其學習數學的方向至關重要。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中重點培養學生形成數學思維勢在必行。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不但能夠幫助學生有效地理解理論知識,并且能夠幫助其形成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這對其后續的學習有著很大的幫助。所以,將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在教學過程中,課前精心設計問題,從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加強與學生的溝通等工作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形成數學思維。
參考文獻:
[1]李玉平.在小學數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J].考試周刊,2011(75).
[2]蘇會生.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據分析意識的策略[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