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娟
摘 要: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我國大力提倡素質教育,對小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樂藝術是人們表達情感的重要形式,目前音樂已經逐漸實現了全球化、多元化的趨勢。培養小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價值。針對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改善措施,以期對音樂教師提供參考價值。
關鍵詞:小學音樂;綜合教學;問題及對策
小學音樂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旨在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音樂綜合教學中,教師要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不斷完善自己,為小學生的成才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小學音樂綜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教學內容過多,偏離主題
小學音樂綜合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小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以及對音樂的審美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旨在活躍課堂氛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小學生的發展。但在現代部分學校的音樂教學中,教學內容設置很多,教師單純為了豐富音樂課堂的內容,選擇上出現“硬套”的現象,教師對綜合教學理念的理解及具體教學都出現了很大的偏差,與小學音樂綜合教學的初衷相違背,導致課堂看似精彩,實質上與音樂主題沒有絲毫關系,失去了音樂課堂應有的特色。
2.教學形式復雜,目標不明確
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組織教學,引導學生學習新歌曲成為當前音樂教師的主要形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并不真正熟悉所教音樂歌曲的旋律,尤其是不理解音樂綜合教學的真正意義。因此,大多數音樂教師沒有將綜合教學的理念貫徹落實下去,而是把其他學科的教學方法生硬塞進音樂課堂中。音樂教師在教學中,沒有正確掌握教學目標,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導致教學方法不得當、教學內容安排不合理的情況時有發生,讓學生對音樂逐漸失去興趣。
3.小學教學忽視音樂的藝術性
從整體上來看,我國小學音樂綜合教學嚴重忽視了音樂的藝術性。小學音樂教學必須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掌握音樂學習的技能,教師在音樂教學中,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很多學校對音樂授課并沒有重視,只是單純地把音樂教學當作一種輔助學習文化課的手段。學校貫徹的思想會影響小學音樂教師的教學目標,這一錯誤的認知使得小學音樂教學功能及作用難以彰顯出來。
二、提高小學音樂教學質量的對策及建議
1.提高小學音樂教師的整體素質
根據小學生具有向師性的發展特點,音樂教師必須要做到為人師表,為學生樹立榜樣示范作用。在小學音樂教學課堂中,教師之間可以采取自評、互評的多種評析方式。采取多種多樣的評析方式,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小學生對音樂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綜合性的評價模式對小學生的發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在教學中多鼓勵欣賞學生,讓學生在教師的積極評價中感受到自己的進步。
2.明確小學綜合音樂的教學目標
小學音樂教師明確教學目標,并嚴格執行到位,這是增強小學音樂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音樂教學目標的設置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教學能否保質保量地完成。因此,在實施小學音樂綜合教學中,教師必須緊扣綜合教學理念,依據音樂教育的實際要求,制訂教學目標。在小學音樂綜合教學課堂中,教師不僅僅是音樂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傳道者,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計出有價值的音樂問題,帶領學生思考問題,優化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對音樂藝術的喜愛之情。
3.優化音樂教學組織形式
小學音樂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與其他學科具有緊密的聯系。感受、鑒賞、創造是音樂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課堂中,小學音樂教師必須要綜合應用其他學科的理論知識組織教學。小學音樂教師必須認真研究教材,擴展教學內容,站在學生的思維以音樂為主線,引導學生思考、交流,逐步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及發散思維。例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把學生分成小組,讓每個小組的成員分別演唱最近學過的歌曲,讓學生聯想與這首歌曲相關的詞匯,或是作者的創作背景,讓每位學生充分感受音樂的魅力。
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入,教育專家對學科綜合性的教育越來越關注。小學音樂綜合教育屬于基礎性的教育,它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陶冶情懷,成為小學生的必修學科。教師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充分結合小學生的具體情況,因材施教。教師還要注重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與方式,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與鑒賞能力,整體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舒艷.小學音樂綜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2).
[2]魏瑞燕.小學音樂綜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考試周刊,2013(86).
[3]倪莉莉.小學音樂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音樂時空,2013(7).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