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之喜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大量農村勞動力紛紛涌入城市,致使農村勞動力過度缺失,留守兒童日益增多,農村的發展步伐受到制約。留守兒童問題也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主要問題,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和引導是教師現階段首要解決的關鍵性問題,留守兒童性格孤僻、脾氣暴躁、學習成績偏差等一系列突出問題亟須解決,對于他們的關心和幫助需要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
關鍵詞:留守兒童;農村教育;務工子女;城市化進程
我校是一所偏遠的農村小學。在校學生共計302人,其中留守兒童256人,約占全校學生總數的85%,單親家庭有20人。根據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絕大部分留守兒童都是由孩子父母的直系親屬撫養或者寄養在朋友家里,甚至有一小部分學生并沒有法定監護人。由于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孩子缺少家庭的溫暖和父母的疼愛,父母也沒有很好地監管和教導孩子,致使很多孩子走上了歧途,這無疑是我們教育的失敗。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幫助家長共同做好留守兒童的教育和引導,為留守兒童創造一個健康和諧的成長環境,用愛心去感化他們,為他們撐起一片藍天。
一、建立學生檔案,收集學生家庭基本情況信息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大量農村勞動力紛紛涌入城市,留守兒童問題是全社會共同關注的主要問題。每一個留守兒童的成長環境、家庭背景都各不相同。據資料統計,往往單親家庭孩子的犯罪率要高于普通家庭,作為基層工作的老師,應該掌握學生家庭情況,了解學生的成長背景。通過建立學生檔案的方式,統計學生家庭的基本情況信息,檔案內容主要包括家庭成員、家長以及監護人的基本信息,這些信息有助于老師對學生家庭的基本情況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幫助老師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
二、教師應該具備高度責任感
教育工作者應該加強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和引導,同時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和愛護,使他們感受到學校大家庭的溫暖,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愛的力量是巨大的,學生在老師的感染下會變得更加輕松和快樂。留守兒童因為缺少父母的疼愛,抗挫折的能力比一般的孩子要差,所以他們與其他孩子相比更需要我們的關愛。這些孩子自尊心相比而言都特別強,老師在教育引導的過程中,對違紀學生的教育不能太過嚴厲,因為他們的心理都比較脆弱,這樣做會導致學生心靈上遭受創傷,極易產生逆反情緒。因此,我們應該用愛心去包容他們、感化他們,讓他們明白老師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關心他們、幫助他們。
三、建立教師與父母溝通的橋梁
教師應該擔負起教育留守兒童的責任和義務,促進他們身體到心理得到健康發展,同時老師應該加強與孩子家長的溝通和聯系,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性格特征以及興趣愛好,這樣做有助于老師對學生的基本情況進一步掌握。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老師可以通過班級QQ群的方式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交流。老師與學生家長之間通過信息互聯,將學生在校期間的生活和學習情況反饋給家長,同時家長也可以將學生在家的一些情況傳遞給老師,通過這樣的聯系和交流,可以有效地加強對孩子的監督和教育。此外,老師還可以利用重大節日期間,留守兒童父母返鄉的大好時機,召開學生家長會,進一步與學生家長進行交流,促進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四、大力開展留守兒童關愛活動
1.學校和班級應該定期組織文體活動,豐富留守兒童的業余生活,使他們可以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增強自信心。通過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使學生能夠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建立班級學習小組,提高學習興趣。通過班級分組將留守兒童與品學兼優的學生分在一起,以互幫互助的方式加強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幫襯作用,促進他們的學習,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摒棄不良的行為習慣。
3.定期召開主題班會,多展開一些熱議話題。班級應該經常組織主題班會,班會主題選擇要恰當。通過主題班會的形式加強與留守兒童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了解他們思想和內心世界,這樣做有利于老師對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進行掌握,進而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心理狀態。
綜上所述,留守兒童問題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老師和家長應該共同努力,致力于解決留守兒童問題。學校應該建立學生檔案,收集學生家庭基本情況信息,老師應該擔負起教育留守兒童的義務和責任,家長與老師之間的溝通和聯系有助于學生情況的掌握。此外,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也應該備受教師和家長的關注。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應該幫助家長共同做好留守兒童的教育和引導,為留守兒童營造良好的氛圍,讓他們健康地成長,為他們撐起一片藍天。
參考文獻:
[1]任云霞,張柏梅.社會排斥與流動兒童的城市適應研究[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02).
[2]王東宇.留守孩的心理健康狀況、人格特征以及影響因素的探析[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