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真真
摘 要:長期以來,我國的語文教學一直處于不利于開發學生能力的模式,而“翻轉課堂”是新時期教育背景下產生的高效課堂教學。本文主要通過介紹“翻轉課堂”的特點,分析“翻轉課堂”對學校、教師、家長、學生的要求,以及施行這種教學模式面臨的挑戰,并最終提出了實施翻轉課堂教學的策略,試圖為該教學模式的應用實踐提供借鑒和指導。
關鍵詞:翻轉課堂;語文教學;策略
隨著網絡技術和多媒體的普及,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也日益多樣化。我們學校的課堂教學模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時下,“翻轉課堂”已經成為教育界關注的熱點。正確地運用“翻轉課堂”的模式教學,對于建構合理的語文教學模式具有重大的意義。
1 “翻轉課堂”的涵義
“翻轉課堂”(Flipping Classroom)是一種新出現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起源于美國科羅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園高中的Jon Bergmann和Aaron Sam這兩位化學老師,他們將結合實時講解和PPT演示的視頻上傳到網絡而引起眾人關注[2]。
概言之,翻轉課堂就是由教師自己潛心創建視頻,完成后由學生在家中或課外觀看視頻中教師的講解,然后再回到課堂上,師生面對面交流和完成作業的一種教學形態[3]。
2 “翻轉課堂”的特點
(一)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
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模式給予學生充分學習的機會,學生學習的主要資源是教學視頻,視頻不僅有特定的主題,更重要的是可以隨時暫停、回放、重播等。課上,教師可以集中時間解決共同的問題,利用大部分時間實現“一對一”的輔導。這種教學模式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探究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學生不再被牽著鼻子走,而是做自己學習的主人。
(二)教師成為新型的幕后助力者
基于“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中的主角,而是學生問題的解答者。比如在講解《紀念劉和珍君》這一篇文章時,教師應首先考慮到學生會對哪些句子產生疑惑,例如:“我已經出離憤怒了”,“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等等。教師在制作教學視頻時,要突破賞析這些句子的難點,讓學生真正理解文本的內容[4]。“翻轉課堂”需要高質量的教學視頻,所以,教師也要不斷學習新知識。這是新時期新型的“教學相長”。
(三)教學內容呈現方式豐富多彩
在網絡媒體支持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以大大突破傳統課堂的局限性。通過各種教學資源的整合運用,把學生的多種感官調動起來,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接收豐富多彩的學習訊息,加寬學生的思考空間[5]。比如講《拿來主義》這篇課文時,可以比較東西方的經濟、技術、文化的不同。又比如講解《紅樓夢》里的寶黛愛情時,可以找到《羅密歐與茱麗葉》的相關視頻,讓學生在對比中,感受東西方人對待愛情的不同態度。
3 “翻轉課堂”面臨的挑戰
(一)教師業務能力的再提高
一些教了許多年的老教師,由于他們已經適應了自己的那一套教學模式,所以讓他們改變就變得較為艱難。新型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有很強的駕馭教材的能力。而且要想很好地完成制作視頻的工作,就要學習網絡視頻制作工具的使用技巧、音頻技術、Flash動畫、教學內容的分布和編排等,這就要求教師拓展自己的技能,同時也要具有較強的整合資源的能力[6]。
(二)家長監督助學的新理念
利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孩子自主學習的時間大大增加了。學生在家中學習,如果沒有大人的監督,很難保證所有的孩子都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因此家長的監督工作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對于生活壓力日益加大的工薪階層的家庭來說,監督孩子的學習任務無疑又會給家庭帶來不小的負擔。
因此要求家長有必要和教師一起參與討論、制定學生的學習計劃,形成“家長—學生—教師”的交互系統。
(三)學生自學習慣的新問題
放手讓他們自覺學習,這對他們來說得具備很強的自制能力及學習能力。因為“翻轉課堂”要有網絡支撐,如果讓孩子在沒有家長、教師監督的學習環境下,一些學習自覺性不強的學生,很有可能完不成教師布置的課前準備工作,因而課上不能很好的參與到教師設置的教學環節中,從而影響了整體教學進度和效果。
4 實施翻轉課堂教學的策略
(一)統一參與人員的思想認識
讓參與的教師、學生及家長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清晰的認識。作為教師要按照學校翻轉教學的具體內容及做法實施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細心指導學生學習。作為家長盡量抽出時間來陪同孩子一起學習。家長可以積極參與進來,比如和孩子一起朗讀美文,比賽背誦優美的詩詞,談談自己對《論語》、《孟子》一些國學經典的看法等等。學生在這種氛圍中不僅可以增進和父母之間的感情,而且能不斷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制作形式多樣化的教學視頻
學校在制定教學內容時,首先要清楚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了解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魯迅的文章讓人很難讀懂,比如《藥》、《祝福》、《孔乙己》等。教師在課堂上賣力的講解,學生可能還是聽的一知半解。利用翻轉課堂,教師可以精簡有關民國時代的革命背景,搜集有關魯迅的趣聞軼事,如蕭紅寫過一篇回憶散文,叫《回憶魯迅先生》。通過這些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相信學生不會再對魯迅感覺遙遠了,而是主動地去了解他,進而增強學好魯迅文章的信心。
(三)突破傳統社會教育評價觀念
我們的學校教育長久以來都是奉行“分分,學生的命根”的原則,以一個考生的分數來判斷他是否成功。特別是語文作為國語教學,在考試中占的分值也高。在這種思潮影響下,學生怎能不埋頭于苦練題海戰術呢?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短期很難顯現,唯有改變現有評價觀念,真正關心學生是否學的快樂,是否學的有用,從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的角度評價其教學效果,才能為“翻轉課堂”模式創設積極的輿論導向。
5 結語
翻轉課堂是新時期一種新的教與學的模式,這對于教師和學生都是一種挑戰!對于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我們還需要理性的分析和對待。只有客觀的認識到它的優勢和不足,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取長補短,才能使這種教學模式運用的更好。
參考文獻
[1] 張樂慧.以“翻轉課堂”構建大學英語教學新模式[N],陜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14(4)
[2] 張躍國,張渝江.透視“翻轉課堂”[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3):3~5.
[3]劉榮. “翻轉課堂”學與教的革命[J],基礎教育課程,2012(12).
[4] 彭敏.“翻轉課堂”與微課教學在大學英語讀寫課中的應用研究[N].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5(2 ):208-209.
[5] 徐愛君, 劉延華.關于翻轉課堂的本土化應用思考[N].山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1):81-83.
[6] 葉波.翻轉課堂顛覆了什么?[J],課程、教材、教法,2014(10):29-33.